最近全球風暴的活動可以說非常強,北大西洋和太平洋佔據了所有風暴發展,根據全球氣旋監測數據顯示,北大西洋颶風「漢娜」(HANNA)在登陸美國之後,已經減弱為了熱帶低壓,這個風暴看上去不強,但是對美國的影響非常大。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境內,由於颶風的登陸帶來了很多地區出現被水淹沒的情況,所以小颶風發飆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颶風將抵達美國影響區域,那就是中北太平洋地區的颶風「道格拉斯」(DOUGLAS),這個風暴巔峰時刻是達到了16級,相當於2020年以來太平洋地區的「風王」。
根據美國氣象局數據顯示,「道格拉斯」(DOUGLAS)正在以每小時26公裡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逐漸向夏威夷群島靠近,強度將逐漸減弱。雖然如今的風力已經從16級降低到了13級,但是這個風暴實力不可小覷,它正在夏威夷火奴魯魯(HONOLULU HAWAII)周邊地區發展,所以這些區域正在遭受狂風暴雨的襲擊,具體參數多大影響,等後期美國公布了再來看,這就是影響美國的「兩個風暴」,除此之外再無命名的風暴。不過我們最為關心的就是西北太平洋地區情況,這7月就要結束了,為何颱風還未出現任何變動,難道7月真的沒有颱風嗎?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
從衛星雲圖來看,其實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擾動區域還是不少,大範圍都是有存在的。只不過長期以來,受到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一直沒有發展的空間,而如今西北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已經發生轉變,出現了緩慢北抬的情況,所以颱風醞釀和發展已經非常明顯了,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8月3日前後,南海北部將有熱帶低壓活動,並可能發展為颱風;受其影響,華南沿海地區將有較大風雨天氣。
而這個是否變化還不好確定,但是歐洲數值中心(EC)從最初預報有颱風跡象,如今已經調整沒有了,而GFS的預報又提前了。
前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說7月不太可能出現颱風,但是GFS的超級計算機模擬,從8月初出現颱風已經調整到了7月。根據超級計算機模擬數據顯示,在菲律賓東部地區,預計一個新的颱風胚胎即將形成,過後將會持續增強,GFS預計在7月30日的時候,會達到989hpa氣壓值,依照這個情況來說,很大概率會形成今年的3號颱風,當然這首先影響的就是菲律賓,然後預計這個颱風將可能持續沿菲律賓近海北上,然後進入到我國臺灣省和福建省進行登陸,所以這個很大概率就是一個影響我國的颱風,當然變化空間很大,這裡參考。
大家可能也看到了,GFS的模擬稍微不穩定,最初預EC模擬都是要靠近我國廣東地區,但是新預測模擬EC已經沒了,而GFS是預測是靠近福建或者臺灣,這再次說明了海洋的變化空間較大,所以大家參考下。如果GFS的模擬準確,那麼今年7月就不會出現「0颱風」的情況,也不會出現歷史性的情況,確實今年西北太平洋地區很異常,初期有弱厄爾尼諾現象,而如今還有副熱帶高壓直接影響,導致颱風遲遲不出現,很明顯,今年夏季的颱風可能出現略偏少的情況,這就是大概的情況,當然具體我們也持續跟進,暫時就這麼多數據。
最後來看看降雨的情況,7月新一輪降雨的最後一天,在7月27日14時至28日14時,根據暴雨預警顯示,我國大範圍地區依然有強降雨發展,其中9省市局部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發展,最強降雨量還是分布在長江流域,湖南出現了150毫米的大暴雨,所以雨水有點強,大家多多注意下。
不過我們也說了這是「7月新一輪降雨的最後一天」,所以到了7月28日的時候,降雨就緩慢減弱了,到了7月29日之後,降雨就主要集中在四川地區最多,這就是雨水的趨勢,所以這個變化還是較大,大家需要時刻關注動態,如今的雨水很明顯,颱風等待起來了再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