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錶之家 鐘錶文化] 鐘錶的出現,是為了讓人們準確的了解時間,服務於日常生活,由於這種特殊的功能性需要精湛的技術才能實現,鐘錶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代表著前沿的科學成就。得益於歐洲國家對天文、數學、物理等方面積極的探索,精密鐘錶在歐洲國家快速崛起,並作為機械科學的傑出成果而對外展示,同時可攜式的鐘表逐漸受到民眾的喜愛,鐘錶的功能性和耐用性變得尤為迫切。20世紀初期,勞力士創辦人漢斯•威爾斯多夫從經營鐘錶生意開始,轉為製作鐘錶,從而有了勞力士和帝舵這兩個今天極為重要的鐘表品牌。這兩個品牌雖然在當時歷經曲折,但始終保持著一個特性,就是強調鐘錶的實用性和功能性。
帝舵North Flag極幟系列腕錶
2015年,帝舵在巴塞爾國際鐘錶珠寶展覽上發布了品牌全新的研發成果——North Flag(極幟)和Pelagos(領潛型)腕錶,這兩款腕錶分別搭載品牌裡程碑意義的自主機芯MT5621和MT5612。North Flag是品牌對於精密可靠,極地探險所需要的工具儀表的禮讚,是能夠陪伴探險者進入險地的時計裝備,顯而易見,North Flag將面對嚴酷的挑戰,需要經受惡劣以及多變的外部環境。
極地之幟
歷來,最能體現腕錶可靠性的,必然是極端的環境。在歷史上,所有深得人心的腕錶,都具備可靠耐用的基本素質。1950年代,是戰後歐洲迅速恢復的時期,當時有一支科考隊,來到不列顛北部的格陵蘭島考察,這個考察持續了2年,成員有30人,包括教授和學生,從氣候學者、冰川活動學者到地質學者等等。格陵蘭島是艱難的極地環境,溫度可以從零下50攝氏度一直到20攝氏度以上,極大的溫差造成很多電子設備不易使用,而當時的機械時計,僅有少數制表廠能夠生產抵禦極端環境的腕錶。
在此之前,勞力士曾接受挑戰推出了耐用的探險腕錶,也就是探險家系列的前身,此時,帝舵亦選擇挑戰這個任務,為每一位科考隊隊員提供了一枚帝舵OYSTER PRINCE腕錶,型號為Ref.7809。這枚腕錶組合了勞力士的部件和第三方的機芯,能夠經受住極地環境最大的敵人——極大的溫差和極底的溫度。此後,帝舵曾繼續為前往格陵蘭的科考隊提供腕錶,包括1960年代初,衍生自勞力士探險家的帝舵探險者腕錶系列Oyster Prince Ranger亦在提供的表款之列。
1970年代的帝舵OYSTER PRINCE RANGER Ⅱ腕錶
此後,帝舵腕錶堅實耐用的形象,便自此流傳。之後的帝舵,緊隨勞力士探險腕錶的發展,推出了不少能夠在多變環境中穩定使用的腕錶,比如OYSTER PRINCE RANGER和OYSTER PRINCE RANGER Ⅱ等等。
2015年,帝舵推出驚豔眾人的North Flag極幟系列腕錶,搭載帝舵首枚自產機芯,這可以說是帝舵這麼多年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改變,進一步形塑了帝舵的現代形象,並鼎足於同價位段的消費市場。這款腕錶同樣是對於探索精神的致敬,其獨特的表殼、錶盤刻度、指針設計,都體現了傳統探險腕錶的一些特色元素,尤其是帝舵歷史上的OYSTER PRINCE RANGER及其二代腕錶。這不僅僅是為了尊崇歷史的經典,更代表了對於極地環境的再次挑戰。
探索自然的精密儀表
自然總是充滿美好和惡劣環境的,在極地能看到波瀾壯闊和氣勢如虹的雪原美景,也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毫無疑問的是你將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在這樣的境況下,為了確保生命安全,隨身佩戴的各項工具都必須狀態良好,而作為顯示時間的工具,精密的機械腕錶肩負重任。有人說電子表更可靠,事實是電子元件在超低溫下常常是失效的。
帝舵North Flag的設計簡潔明了,在9點鐘位置顯示了動力儲存的狀況,在3點鐘位置顯示日期,因此具備了時計最基本的時間要素顯示功能。有趣的是,秉承著傳統探險腕錶的設計理念,腕錶的動儲和秒針均設計為黃色,經過科學證實,黃色是在弱光線下極易識別的顏色之一,比如汽車尾燈、交通信號燈等均使用黃色,即便在大霧天氣也能看清。此外,腕錶配備了夜光顯示,有助於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提高時間的可讀性。
腕錶的中層表殼使用316L不鏽鋼材料打造,連同表耳一體成型,鑄造堅固的表殼結構。放棄使用傳統的焊接式獨立表耳或者可活動表耳,帝舵的North Flag極幟腕錶應用了無表耳的中層表殼結構,錶帶或者表鏈可以直接用軸連接於表殼。表殼的表面經過磨砂處理,提高腕錶的耐磨損性能,又營造出剛毅的視覺效果。表圈為特別製作的雙層結構,上層為316L鋼,下層為陶瓷材料,一種堅固耐用,一種脆弱但防磨損,這樣的組合除了有科技感,在實際使用中也起到了很多作用,比如側面可以防止磨損,保持外觀質感,上面可以防磕碰,保護陶瓷材料。
North Flag夜光魅影
這款全新的腕錶配備有兩種錶帶材料,一種金屬鏈,一種皮質錶帶,均十分契合腕錶所展現的儀表精神。
科技造就優秀品質
外觀的良好設計,以及符合佩戴需求的表殼造型,為腕錶增添了一份穩固的安全保障,而在特殊環境下,決定腕錶是否可靠的要素,在於機芯是否能穩定運轉。機芯的核心部件,在於擺輪遊絲系統,日常影響機芯走時的影響因素中,擺輪遊絲也是首先被考慮的。由於材料特性的限制,很多材料並不適用於探險腕錶,因此,我們看到大多數能夠在極地中使用的腕錶,都使用特殊材料,比如勞力士的藍鈮遊絲和目前廣泛使用的矽遊絲。MT5621使用的便是矽材料遊絲,矽具有抗磁和抗溫差性能,因此能夠在低溫下依然正常工作。
帝舵MT5621機芯
帝舵MT5621自動上鏈腕錶,沒有十分精美的修飾性打磨,而是使用了很素雅的噴砂效果裝飾,一如集團對於機芯的製造理念。機芯的擺輪使用四臂四螺釘微調擺輪,Incabloc避震器,無卡度遊絲,瑞士槓桿式擒縱機構,振頻為28800次/小時。但從擺輪遊絲和避震系統來看,就已經看到了很多高級品牌所選用的精密機芯結構。機芯厚度達到6.5毫米,直徑33.8毫米,ETA 2824厚度才4.6毫米,直徑25.6毫米,說明這款自產機芯比帝舵慣用的ETA機芯要大而厚得多,意味著它有更大的空間,部件尺寸可做的更大,相對來說性能就比較容易提升。
有意思的是,帝舵MT5621還具備其他一些特性,比如雙向自動上鏈,瑞士COSC天文臺認證,快調瞬跳日曆,秒針暫停調時,動力儲存顯示,以及70小時動力儲存,這些幾乎已經是如今高素質基礎機芯的標配。
自去年下旬帝舵North Flag上市以來,這款具有帝舵全新品牌精神的時計便廣受歡迎,人們喜歡欣賞它的細節處理,喜歡它出色的精準性,偏好它簡單清晰又充滿探險傳統的錶盤設計。帝舵Nroth Flag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又一款必備腕錶,它秉承著對自然的探索精神,對時間和機械性能的精準把握,以及毫不吝嗇的透底展示自己的首批機械成果,成為2015年的焦點腕錶。(腕錶之家 吳一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