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表主溝通聊天時得知這塊帝舵2015年購於韓國,期間沒有做過保養,由於發現表鏡上有水汽,所以聯繫到我,打算檢測防水及做一次整體保養。收到表檢查發現,把管已脫落(難怪表主說在旋緊把冠時,不像以前那樣有阻尼感)。由於把管脫落導致機芯內部進水,指針氧化嚴重,特別是秒針、盤面、機芯夾板邊緣、自動陀等部件已產生銅鏽。把杆鏽蝕,秒輪片及軸有輕微鏽蝕。
由於這塊帝舵表進水完全是因為把管脫落導致,正常帝舵表的把管部件,廠家設計為螺紋旋緊到表殼。並且帝舵表大多採用勞力士的蠔式表殼,防水性能可以說優於市面多數腕錶。但為什麼這塊表的把管會在後期使用中發生脫落情況呢?
下面的圖片上大家可以看到這塊表把管的位置,由於長期佩戴的原因,髒汙痕跡明顯。灰塵,汗液,還有平時接觸到的水,如果長期積存在把管、錶冠位置而沒有定期清潔,長此以往就會侵蝕把管的螺紋位置,導致固定失效。再加上平時調校手錶的指針、日曆功能等,就會有很大可能導致把管脫落。所以,平時佩戴腕錶,還是要自己定期做簡單清潔,保持外觀衛生為好。這時可能有的表友會問,我們又不是專業人士,沒有工具去拆卸錶帶等外觀件去做衛生清潔,這種情況怎麼辦?牙刷,牙籤及棉籤,這些生活常用品每個家庭都有吧,錶帶表耳連接軸的生耳位置,是特別容易積聚灰塵等髒汙異物,這個位置可以清水粘微量的洗潔精來刷洗,注意用水量不要太大,刷洗時也要儘量避免水流到表頭位置,如刷洗過程中有水流到表頭位置,馬上用紙巾擦乾基本也不會有問題的。
刷洗後避開表頭位置,把錶帶用清水衝洗乾淨再用紙巾擦乾即可。把管和錶冠由於是殼體的通道,所以就不要使用水了,可以用乾燥的牙刷來刷動清潔。如果髒汙較多,那麼可以用一些微量的酒精,再利用牙籤或棉籤來做清潔。注意事項:如使用清水清潔表殼、表鏈等外觀件時,一定要把錶冠推回或旋緊至手動上鏈位置,避免清水通過把管通道流進機芯內部,並清潔外觀件後記得擦乾,切記!開始拆解機芯,清洗外觀件,修復把管,簡單清潔拋光指針,測試防水,保養調校走時誤差,並測試24H後走時誤差及動態走時誤差再做精細調校,最終做72H測試。待保養的腕錶,先來檢查一下手錶的現有狀態。
日曆功能出現故障
表鏡中的水跡非常明顯
嚴重氧化的秒針
移除表鏈 開始拆解
利用工具及專用模具開啟後蓋
後蓋標識
已產生銅鏽的自動陀
進水導致鏽蝕的自來杆
變形的機芯固定螺絲口
取下自動夾板螺絲,沒有變形的螺絲口要保證無痕取下。
移除自動夾板
取出把杆,可以看到把管一起脫離,並把芯根部已鏽蝕。
髒汙的把管墊圈
已除鏽並清洗乾淨的把杆
取出機芯
氧化的鏽跡貼附在表殼內圈位置
嚴重氧化的秒針
個別位置氧化的分針、時針。
移除指針、盤面。
氧化產生鏽跡的字面盤邊緣
移除周、日曆系統。
取下擺輪,擺輪的狀態還不錯。
髒汙的擒縱系統
移除撥針、原動機構。帝舵對於ETA的28機芯打磨還是比較到位的大鋼輪放射形日內瓦紋路打磨。
氧化及輕微鏽蝕的秒輪
拆解完畢,開始清洗機芯部件
繼續手工再次漂洗
保養條盒輪,加注專用油脂,所有清洗乾淨的部件放入防塵罩待用。
開始修復把管。
檢查殼體螺紋是否正常
取下附著在把冠上的把管,清洗把冠,很多髒汙。
使用瑞士專用工具安裝把管到表殼。
把管修復完成
測試殼體防水性能是否達標
機芯部件做防擴散處理,開始點油組裝。
清潔擺輪託鑽
調校走時誤差
繼續組裝日曆機構
簡單清潔拋光指針
裝針、裝殼。
上機做初步誤差測試。
24H後再次測試走時誤差等各項數據是否符合要求沒問題裝回表鏈,繼續上自動搖表機測試72H動態誤差及自動上鏈系統功能。
測試完成,打包可以飛回主人身邊了。
謝謝觀看!
關注數碼之家網瀏覽更多精彩資訊、拆機圖文DIY
技術交流請聯繫原作者
作者:蕭錯
本文來源:數碼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