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據BBC報導,前英國政府輻射事務顧問巴斯比博士表示,日本核電站的問題極為嚴重,尤其令人擔心的是福島核電站三號反應堆。他稱,該反應堆現在遇到了麻煩,因為它使用的是一種不同的燃料:它不是鈾,而是一種鈾鈽混合燃料,而鈽是極為危險的,因此一旦這種物質洩漏出來,將使海嘯災難雪上加霜。鈽是世界上毒性第二大的物質(世界上毒性第一大的物質為釙)。一片藥片大小的鈽,足以毒死2億人,5克的鈽足以毒死所有人類。鈽的毒性比砒霜大4.86億倍,一旦洩露進入太平洋全人類都玩完!
真相: 當地時間14日凌晨03:11的BBC新聞[1],報導了前英國政府輻射事務顧問巴斯比博士(Dr Christopher Busby)對福島核電站3號機組的擔憂。這條新聞的背景是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13日警告說,福島第一核電站3號機組反應堆面臨遭遇外部氫氣爆炸風險。但是關於鈽的毒性問題,卻不似流言所描述的那麼可怕。「一片藥片大小的鈽足以毒死2億人,5克的鈽足以毒死所有人類」的說法更是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
巴斯比博士提到的這種鈾鈽混合燃料,也就是MOX燃料,全稱為混合氧化物燃料。傳統的反應堆是以鈾235為燃料,通過用中子轟擊鈾235原子核,發生裂變反應的同時會產生大量的熱。但事實上,自然界鈾儲量的99.3%都是無法用於核電站發電的鈾 238,鈾235僅為0.7%,難以滿足世界日益增長的核能需求。MOX燃料就是一種為了通過核反應來利用鈾238而設計的特種核燃料。
MOX燃料是由7%的鈽239氧化物和93%的鈾238氧化物混合製成的。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將核廢料裡的鈽以及自然儲備更多的鈾238給利用了起來。當鈾238吸收一個中子之後,會經過一些核反應轉變為鈽239,而鈽239也能發生核裂變反應,能夠用於核電站發電。使用了MOX燃料的核電站,在發電的過程中一部分鈾238會發生這個反應,就可以在消耗鈽239的同時,使部分鈾238轉化為鈽239。在最後剩下的核燃料裡面,還會有一定量的鈽239,可以提取出來,重新製作成核燃料。如果控制合理,這種燃料對鈾238的利用率將非常高。[1]另一個優點就是為傳統的鈾燃料反應堆中鈾238轉化成的鈽239找到了新出路,也算是幫助解決了核廢料處理的一個難題。
對鈽毒性的誤解由來已久,關於它是劇毒的物質、「一丁點就能致人死亡」的說法在西方世界也同樣流傳廣泛。推測,鈽可能是受到了劇毒的釙的牽連。兩者的衰變類型相同,化學符號接近(Po、Pu),連中文寫法、讀音都那麼那麼的相近,也難怪不明真相的群眾們把他們的各類性質掰到一起去。
如果非要來說明鈽的化學毒性,人們相對熟悉的砒霜、氰化物的毒性都比鈽要大得多。單次過量攝入鈽而引發的死亡案例,至今都未出現。[2,3,4]
對於鈽危害的擔憂,更多的是來自於鈽的電離輻射能力。鈽衰變時會產生α射線。α射線的穿透能力非常弱,在空氣中前進幾釐米就將能量耗盡。對於環境中的鈽並不用太擔心。一旦鈽進入到人體內,形成的內照射會對人體有一定的影響。α射線會造成細胞的損傷、染色體的損傷,理論上可能導致癌症發病率的上升。但是這種影響並不會比其它能放出α射線的放射性物質危害更大。相比之下,鈽的半衰期很長,使得單位時間裡的輻射量相對要小,危害也就更小。在自然界廣泛存在的氡的放射危害就要比鈽大的多。
事實上,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美國就有26名工作人員因核武器研究,受到了鈽的汙染。但是在他們身上並沒有出現嚴重的健康影響,更沒有人因此而死亡。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一批志願者甚至接受了注射或是吸入鈽的實驗,也沒有發現有任何明顯的傷害。這與之前大家對鈽毒性的過高估計大大不同。
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訪問哈維爾核子實驗室時,就曾受邀觸摸了一塊以塑料包裹的鈽環,以親自體會其溫暖的觸感。附贈八卦一則,鈽舔起來⋯還真的像金屬⋯⋯
基於鈽本身的化學毒性並不那麼大,電離輻射能力也不比其它放射性元素要來的特殊,加上鈾鈽混合燃料裡鈽也只有7%,3號反應堆如果發生爆炸洩露,並不會比其它使用鈾燃料的反應堆要來的更危險。
至於使用了鈾鈽混合燃料的三號反應堆,不論如何,我們都還是希望它能夠安全。而目前它的情況還暫時處於穩定中,大家來了解一下吧。
14日上午11時01分(當地時間),3號反應堆機組發生氫氣爆炸,反應堆所在建築遭到損壞,但反應堆屏蔽殼未遭損壞,屏蔽殼內部壓力穩定,沒有造成核燃料的洩露。並且,爆炸後監測到的核輻射水平沒有明顯變化。
15日一整天福島核電站3號機組沒有出現異常。
16日上午8:34,3號反應堆機組湧出白煙約45分鐘。監測到的核輻射水平出現了升高,但隨後又回落了。目前,整體看來沒有安全危害。
17日,3號反應堆機組又發生了湧出白煙的現象,隨後使用直升機從空中對其進行澆水降溫。
結論:謠言破解。 鈽的毒性並沒有謠言描述的那麼可怕,「5克的鈽足以毒死所有人類」純屬扯淡。使用鈾鈽混合燃料的反應堆如果發生爆炸洩露,並不會比使用鈾燃料的傳統反應堆要來的更危險。
專業視角解讀日本地震、核洩漏,請點擊果殼 【地震特輯】
關於地震、核洩漏的更多問題,向 【果殼問答】 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