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在新加坡舉行的朝美領導人首次會晤上,剛一見面,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就直接用英語向美國總統川普打招呼:「見到你很高興,總統先生(nice to meet you. Mr.President)。」令外界頗為吃驚。
如今,時隔8個月,「金特會2.0」在越南河內登場。金正恩會說英語嗎?他如何與川普對話?在這位80後身上,凝聚著無數謎團。
英語水平可應付日常?
據不少外媒爆料,金正恩曾在瑞士克尼茨一所德語學校接受教育,可以說具有「國際化的教育背景」。
有媒體報導稱,金正恩在該校學習的時間是1998年到2000年,周圍人都知道他喜歡動作大片、愛打籃球。還有媒體推測,金正恩在校學習時間段是1994年至1997年,當時他化名「樸雲」(Pak Un),被認為是朝鮮駐瑞士外交官員的兒子。瑞士當地教育機構官員曾表示,1998-2000年確實有一位名為Pak Un的朝鮮少年在該學校就讀,但「無法確認或否認」這名少年就是金正恩。
金正恩的同班同學表示,在校期間,由於德語不流利,金正恩在學業上有些吃力。至於英語方面,有報導稱金正恩上過英語課,還通過了考試。
有關金正恩的外語能力如何眾說紛紜。有韓國專家認為,鑑於教育背景,金正恩的英語「可能會很流利」,但流利程度不得而知。有報導稱,在瑞士期間,除了英語和德語,金正恩還學習過法語。而據英國《每日電訊報》轉引瑞士媒體爆料,金正恩當時英語成績屬於「勉強通過」。
美國籃球明星「大蟲」丹尼斯·羅德曼曾幾次訪問朝鮮,有媒體報導稱他與金正恩「私交頗好」。去年6月,羅德曼曾對記者表示,金正恩懂一些英語,尤其是在談論體育的時候。「我認為他懂一些英語。如果你談起籃球,他能明白。」羅德曼如此表示。但另一方面,英國《天空新聞》2014年的報導稱,金正恩與羅德曼通過翻譯進行交流,所以「英語水平似乎並不是很好」。
不少人認為,金正恩的英語理解能力和口語水平,足以應付非正式對話,但在諸如無核化等重要議題方面可能有些捉襟見肘。相關視頻顯示,金正恩出訪時,一名工作人員時常陪伴左右,被認為擔當翻譯工作。
罕見詞「回懟」川普
2017年,金正恩與川普曾隔空「互懟」。川普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時,抨擊金正恩是「火箭人」,金正恩則不甘示弱,反擊稱川普是「精神錯亂的美國老糊塗(mentally deranged U.S. dotard)」,其中「老糊塗(dotard)」這一晦澀的侮辱性字眼,引起外界關注,美國網友甚至為此翻起了字典。
「dotard」一詞是經過朝鮮官方翻譯的英文。追溯歷史,這一詞最早出現在14世紀。據《紐約時報》報導,「dotard」一詞源於「dotage」,後者指的是「精神狀況和思維敏捷程度雙雙下降而引發的衰老狀態或時期」。1980年以來,「dotard」一詞只在《紐約時報》上出現過十次,且均出現在文藝報導中。另外,該詞還曾出現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
曾任美聯社平壤分社社長的吉恩·H·李(Jean H. Lee)表示,她曾到訪朝中社辦公室,發現朝中社翻譯文稿時用的是非常老的朝英字典。
這一罕見用詞引起網友調侃。有網友感嘆金正恩的英語文學修養「深厚」,還有網友笑稱,「金正恩的英語水平比川普還好」。
交流溝通
「金特會1.0」時,有學者認為,在與川普會面時,金正恩如果展現出一定的英語能力,不僅能讓川普感到驚訝,還有助於會談氣氛。
川普和金正恩都有「善變」的名聲,有學者指出,翻譯人員在化解潛在緊張局勢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為其外交使團聘請了一些十分出色的翻譯。一些專家認為,考慮到川普常常不閱讀簡報材料,這一點尤為重要。《波士頓環球報》一名記者曾提問,為什麼美國翻譯必須加入川普和金正恩的會談?曾為7位美國總統做過翻譯、美國國家語言服務辦公室主任哈裡·奧布斯特指出,翻譯比總統準備得更加充分。
「其中一個原因是,陪同總統出訪的翻譯人員可以看到總統的談話要點以及會議所需的全部文件」,奧布斯特指出,「對川普這樣的總統來說,這一點無疑尤為重要,因為他不讀簡報」。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