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福布斯中國
關於蘋果MacBook放棄英特爾而採用基於ARM架構的自研晶片的傳聞,在其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0)前夕甚囂塵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蘋果很有可能在本屆WWDC上發布搭載自研晶片的Mac產品。
蘋果很有可能在本屆WWDC上發布搭載自研晶片的Mac產品。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根據Apple Insider的報導,知名的蘋果爆料人士Fudge猜測,根據蘋果供應鏈傳出的消息,首款加載ARM晶片的Mac將很有可能是一款12英寸的MacBook新品。
截至目前,蘋果電腦已經有過兩次換芯歷史:一次是在1990年代蘋果從摩託羅拉的晶片轉向IBM的Power處理器;另一次是在2005年的WWDC大會上蘋果宣布從Power轉向英特爾的x86處理器。
如果真如傳聞所言,那麼今年的WWDC上,蘋果或將開啟其第三次換芯。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蘋果除了Mac系列產品外,全部採用的是自家A系列仿生晶片。
為什麼換「芯」
究竟是什麼變化促使蘋果在15年之後動了放棄英特爾x86晶片的念頭?
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隨著大部分消費者的支出和技術投資已從PC設備轉移到行動裝置,Microsoft Windows及其Windows軟體的重要性已大大降低。根據AppleInsider過去十年的歷史服務數據記錄顯示,雖然2010年間,大約15%的Mac用戶安裝了Boot Camp,但如今卻只有大約2%的計算機設置為雙啟動到Windows。
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這麼多年來,讓所有的產品都用上自家晶片一直是蘋果默默努力的方向,畢竟這更有利於其掌控產品更新節奏,控制成本,以及整合軟、硬體生態。
綜合此前報導,蘋果的這款或冠以「A14X」代號的自研晶片,基於ARM架構,使用臺積電的5nm工藝製造,包括8個高性能內核和4個節能內核。據稱該晶片在性能上要遠超目前英特爾為Mac系列提供的晶片。
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多年裡,蘋果在對英特爾x86相關平臺上投入的同時,也在持續增加對其自身獨立工具和基礎架構的投資,並由此構建起了其前所未有的移動平臺。這包括蘋果自己的定製ARM晶片及其LLVM軟體編譯器、Swift語言、Xcode開發工具、App Store平臺、Apple Arcade等新服務。而所有這些相關工具和平臺已建立起iOS系統及其類似物作為領先平臺,進一步為其精英用戶提供高端的智慧型手機,為企業用戶提供平板電腦,以及應用在新的計算領域,包括Apple Watch和AirPods等可穿戴裝置。
越來越賺錢的蘋果移動平臺
蘋果在過去十多年中開發的移動平臺,在硬體銷售方面產生了數千億美元的收入,在App Store和訂閱收入方面的創收也突飛猛進,遠遠超過了Google的Android。而2008年7月推出的App Store,如今更成為全球175個國家最具影響力的應用市場之一。
本周,蘋果首次在官網宣布其App Store於2019年在全球範圍內創收5,190億美元。據美國經濟諮詢公司Analysis Group研究表明,創收類別主要包括移動商務App、數位化商品和服務,以及App內廣告。其中,來自實體商品和服務(主要包含移動商務App)的銷售額所佔份額最大,佔比接近80%達4,130億美元。數位化商品和服務的款項及銷售額佔610億美元,App內廣告銷售額佔450億美元,其中44%來自於遊戲。
在今年4月30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蘋果公司報告稱,App Store在第二季度創下了全年收入紀錄,第三方付費訂閱比去年增長了40%以上。
Analysis Group還對 5,190 億美元營收的地理構成進行了調查,中國市場規模約為2,460億美元,佔47%。美國市場規模為1,380億美元,佔27%。而歐洲、日本和世界其他地區分別佔10%、7%和9%。
另據蘋果2019財年年報顯示,蘋果已經能夠從iPhone應用、AirPods耳機、AppleWatch和來自谷歌植入safari搜索的支付中增加收入。
蘋果移動平臺的規模之大及其重要性某種程度上已經大大掩蓋了本身的PC業務,蘋果從移動平臺上賺的錢遠遠超過從Mac上賺的錢。2019財年、2018財年、2017財年蘋果在Mac上的銷售淨額分別為257億美元、252億美元、256億美元;而其Services部分的銷售淨額則分別是463億美元、397億美元、327億美元,漲幅明顯,其中Services業務的銷售收入包括其數字內容商店及流媒體服務、AppleCare、授權以及地圖、Siri和免費iCloud服務等。
而以上這一切,都已經與英特爾的x86平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