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精益生產嚴格品控的防水卷材歷經長途跋涉終於到達客戶手裡,客戶在使用過程中會因運輸儲存、施工應用不當導致產品施工後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今天對客戶應用中常見問題的產生原因、解決方案及注意事項進行解析,為後期客戶的使用規避風險。
監理或測試人員未選用正確的測厚儀器。
錯誤的測量厚度工具(只適用於剛性材質厚度測量)
依據GB/T 328.4-2007 建築防水卷材試驗方法,測量時應選用標準所要求的測厚儀進行測試,而不能選用遊標卡尺或千分尺進行測量。
測厚儀
熱熔類卷材厚度測試接觸後立即讀數;自粘類卷材厚度測試輕輕落下立即讀數。
卷材表面老化、PE隔離膜和瀝青塗蓋料收縮比不一致導致;
材料使用不符合標準規定,上表面隔離材料PE膜或細砂的卷材外露使用。
材料表面「龜裂」
材料表面出現「龜裂」問題,因聚乙烯膜只是表面防粘材料不耐紫外線老化,應儘快做保護層;
依據GB 18242-2008 標準3.4用途中規定:外露使用應採用上表面隔離材料為不透明的礦物粒料的防水卷材(頁巖面卷材)。
1)熱熔類卷材
產品熱熔過程中沒有成熔融狀態;
卷材頂端沒有用金屬壓條進行固定;
未做砌牆等保護,未按要求回填(野蠻回填)。
依據GB 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術規範和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熱熔卷材要熱熔充分,瀝青油出油均勻,與基層實現滿粘;
卷材頂端須用金屬壓條進行固定;
依據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回填前應該對防水材料採取保護措施再進行回填(如採用保溫板、砌磚牆或其他材料隔離保護);回填應分批、分段、分層回填。
圖一:保溫板隔離保護;圖二:砌牆保護
2)自粘卷材粘接不牢滑移、脫落
基層的平整度、乾淨度、潮溼度不能滿足施工條件;
溫度的適應性(此處溫度指材料與基層接觸時的溫度而非環境溫度;溫度直接影響著自粘產品的初粘性,初粘性的優劣又決定了施工時的初粘結效果);
施工部位,不同的施工部位有不同的影響,在凹陷、凸起或陰陽角處,由於應力過大導致產品的翹邊或者粘結不牢,有胎自粘產品容易出現此類問題。
翹邊問題
依據GB 50345-2012 屋面工程技術規範和GB 50108-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防水層施工前必須將基層上的塵土、沙粒、碎石、雜物、油汙和砂漿突起物清除乾淨;防水基層表面應清潔乾燥,不得有明水或過於潮溼,否則水分揮發時會導致卷材起鼓;
溫度低於5℃時,必須藉助於熱熔或者熱風裝置粘結;溫度低於15℃時,建議增加熱熔或熱風輔助;
轉角處應根據要求做半徑為50mm的圓弧角,鋪貼卷材時應保持鬆緊適中;天溝、簷溝、水落口、立面卷材收頭處等基層與突出屋面結構的交接處,以及基層轉角處、防水層等應力集中部位,在低溫環境下粘接卷材時,容易產生空鼓、粘接不牢等細部節點處理不到位導致滲漏,因此該些部位必須使用熱熔輔助施工,以達到滿粘效果。
材料存儲不當導致局部位置破損,隔離材料嵌入塗蓋料中,出現不易揭膜現象;
環境溫度高,太陽直射,卷材粘性增大,隔離材料不易揭除。
儲存不當
依據GB 23441-2007 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GB/T 23457-2017 預鋪防水卷材或GB/T 35467-2017 溼鋪防水卷材標準,卷材存儲時應立放不超過單層,平放不超過五層,並遮蓋帆布;
夏季施工前卷材應存放在蔭涼通風處,施工時再搬運到工地進行施工,開卷撕膜前避免陽光曝曬;夏季溫度高時,可避開炎熱的時間段,選擇早晚施工。
不同類型、規格的產品應分別存放,不應混雜。避免日曬雨淋,注意通風。
貯存溫度不應高於50℃(自粘45℃),有胎卷材立放貯存只能單層,運輸過程中立放不超過兩層,無胎自粘卷材橫放不超過五層。需儘量避免將卷材長時間存放在室外,即使加蓋苫布,仍會加速自粘卷材的老化、性能衰減、施工粘接性能下降。
感謝您耐心讀完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