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聲音演繹文學名著200集廣播劇《白鹿原》在喜馬拉雅熱播

2020-12-05 西部網

「西安的東南有個白鹿原,傳說,每當國泰民安、河清海晏之時,白鹿便會出現……」11月3日,伴著古樸、莊嚴的音樂,富有地域特色的廣播劇《白鹿原》在喜馬拉雅拉開了大幕,以全新的表現形式讓大眾重溫經典,並受到一致好評。

由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廣播電視局和西安市委宣傳部指導,西安廣播電視臺、喜馬拉雅根據著名作家陳忠實同名小說改編製作的大型廣播劇《白鹿原》,是2020—2021年度全省重點文藝項目。

「廣播劇《白鹿原》是一部正劇、大劇。該劇的改編,謹遵原著,既著重表現了朱先生『房是招牌地是累』的豁達,也表現了白嘉軒對善良的堅守,體現了原著的精神,主題積極健康。」陝西柳青文學研究會會長、白鹿書院常務副院長邢小利說。

填補廣播劇領域空白

渭河平原的雄奇史詩,

農耕文明的長軸畫卷,

半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

古老土地在新生的陣痛中戰慄。

……

小說《白鹿原》曾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是著名作家陳忠實獻給陝西、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文學瑰寶,更是一部史詩性現實主義巨著。小說《白鹿原》自問世以來,已陸續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但廣播劇形式一直空缺。

西安廣播電視臺、喜馬拉雅組織省內外專家學者就《白鹿原》廣播劇版改編進行多次論證,歷時兩年時間完成製作。大型廣播劇《白鹿原》填補了《白鹿原》在廣播劇領域的空白,讓廣大聽眾在聲音中品讀經典。

「廣播劇《白鹿原》按照當下社會的主流文化思想,結合廣播劇自身的特點,對原著進行了較為成功的改編,具有較好的可聽性。」西北大學文學院院長段建軍說。

據段建軍介紹:該劇增加了鹿泰恆的戲份、重新塑造了他的人物性格,符合「一代人管一代事」的傳統思想,更體現了中國傳統鄉村家庭教育的一個典型;塑造了白嘉軒、鹿子霖的成長過程,使二人的人物性格更加飽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合理改編了白孝文這一人物的結局,不但使劇作更容易被當下社會的主流思想所接受,更弘揚了正能量,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內涵。

據參與廣播劇《白鹿原》創作的工作人員介紹,該廣播劇分為冬至、驚蟄、芒種、霜降、清明5部,每部40集,共200集,每天在喜馬拉雅播出2集。全劇以渭河平原半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為背景,以白鹿原上白、鹿兩家幾代人的恩怨糾葛為主線,描繪了從清朝末年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宏大歷史畫卷,深刻展現了關中農村的時代變革。

陣容強大特色凸顯

一部成功劇目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優秀的主創團隊。廣播劇《白鹿原》邀請了國內擁有豐富製作經驗與代表作品的一線廣播劇製作團隊。導演仲維維是著名小說演播藝術家,擁有「全國人民喜愛的長篇小說演播藝術家」稱號;旁白仲良是原蘭州軍區話劇團團長,擁有豐富的話劇舞臺經歷;飾演白嘉軒的是著名演員趙錢孫,多年從事配音工作;飾演鹿子霖的是著名配音演員張琳,多次獲得國家話劇表演大獎。

據仲維維介紹,該劇製作過程中,主要考慮原著的文學性和嚴肅性不同於一般的網絡作品,不同於一般的快餐文化。他們要求一定要用專業的態度、專業的精神、專業的技術、專業的製作理念來完成。另外,該廣播劇的後期製作也請了專業團隊完成。

仲維維說,這部戲由老中青三代演員共同完成,中青年演員基本上是由專業院校畢業的知名從業者和學生構成。在製作中,他們考慮到廣播劇不同於影視和舞臺劇,要完全靠聽覺,在語言的表達方式、表現形式等方面,進行了一些符合廣播劇特徵的處理。為了體現黃土特色,還專門邀請了西安本地的演員來扮演劇中的角色。

「剛開始就和導演商量,還是要保持廣播劇更樸實的審美,在語言特色、地域特色上要有一些提示性的處理。」仲良說。

「用聲音塑造角色,從聲音裡聽出人物的喜怒哀樂,更重要的是,要真實地把人物的內心反映出來。」張琳說。

廣播劇《白鹿原》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對朱先生、白嘉軒、鹿子霖等主要人物進行了深度挖掘與藝術再造,使人物更飽滿、個性更鮮明、形象更生動。同時,根據廣播劇的特點進行了調整,使戲份更集中、情節更精彩、節奏更明快,更加符合當代大眾審美。

邢小利說,在藝術水準上,全劇人物形象樸實、臺詞生活化、情節曲折化。同時,劇中對渭北平原的鄉風民俗、特色物產、秦腔曲調等都進行了細緻描寫,深刻、生動還原了20世紀上半葉渭北農村的真實生活狀況,從情節的合理性、故事的戲劇性、劇集的可聽性等多方面保證了作品的藝術價值。

用藝術詮釋陝西文化

「從改編的角度講,能看出作者在尊重原著、理解原著的基礎上,結合廣播劇這一藝術形式的特點,對原著內容進行了合理的調整和改編,主要包括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以及環境氛圍等方面的藝術再造。」邢小利說。

邢小利分析:廣播劇《白鹿原》思想上有深度、藝術上有水平,主要人物形象飽滿豐富,一些次要人物也個性鮮明;對話生動,能體現不同人物的性格,能表現人物性格的豐富性;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流暢生動;環境氛圍有歷史感和現場感,改編得很成功。整體而言,改編後的作品,將人物形象提高到了新的層次。

具體來說,在人物塑造上,廣播劇《白鹿原》對原著中的人物形象進行了深度挖掘與藝術重塑,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達到了更飽滿、更生動、更真實、更合理的地步。白嘉軒與鹿子霖的人物再造則是改編後作品的最大亮點。作品不但深刻揭示了白嘉軒與鹿子霖相愛相殺的根本原因,也立體展現了白、鹿二人的成長過程。

在結構上,廣播劇《白鹿原》分別以冬至、驚蟄、芒種、霜降、清明5部,高度概括了時代變化和事件進程,並闡明了白嘉軒等主人公的心路歷程,使作品脈絡清晰、層次分明,達到了單部精煉、整體和諧的地步。

在音樂音效上,該劇針對陝西西安地域特色,大量使用嗩吶、秦腔、老腔等傳統的音樂元素,並邀請優秀音樂製作人定製片頭曲、片尾曲、插曲,生動渲染民俗風情。

廣播劇《白鹿原》正式上線播出,更是掀起了又一輪「《白鹿原》熱」。「廣播劇《白鹿原》從日常生活著手描繪了一卷壯麗生活史,聽起來讓人身臨其境、回味無窮,並且每次都能發現一點新意,是一部值得推廣的藝術精品。」一直關注並收聽廣播劇《白鹿原》的王女士感慨說。

廣播劇《白鹿原》用聲音演繹經典,用藝術詮釋陝西文化、展示人文風貌,用網際網路平臺將陝西籍作家名著推向全國、傳向世界,給廣大聽眾帶來了一場聽覺盛宴。

廣播劇《白鹿原》在喜馬拉雅熱播。(資料圖片)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三體》廣播劇投資千萬,喜馬拉雅或成「有聲IP策源地」
    該計劃旨在以《三體》小說為起點、框架和平臺,吸納更多創作者加入,用想像力構建起更為宏大和豐富的世界,打造一個多元而豐富的IP鏈條。廣播劇正是這一計劃的首個落地項目。據硬糖君了解,《三體》廣播劇於2018年年中在喜馬拉雅秘密啟動。編劇根據廣播劇特色,九易其稿,對原著進行了相應創作改編,並經過《三體》核心內容開發團隊的審定,最終呈現獲得了劉慈欣本人的認可。
  • 喜馬拉雅發布2020年度巔峰榜
    近日,喜馬拉雅正式發布了2020年度巔峰榜單,從熱播、新晉、口碑、暢銷 4個維度評選,《遼瀋先聲》獲得年度熱播榜第一名,《鬼吹燈·免費合集》拿下年度新晉榜榜首,《2021衝刺背誦手冊(30天帶背)》登上年度口碑榜第一,《少兒英語啟蒙課—牛津樹入門至高階(551天登頂班)》與《鬥羅大陸》分別斬獲年度暢銷榜中好課、好書榜榜首
  • 喜馬拉雅放出《三體》廣播劇試聽片段,網友直呼「太震撼」!
    最近,讓無數三體迷為之瘋狂打call的史詩級科幻大作《三體》終於等來了廣播劇的消息——由喜馬拉雅重磅出品的《三體》精品廣播劇將於今年123狂歡節期間在喜馬拉雅App全球首發!具體發布時間是12月1日!劉慈欣點讚:聲音是科幻故事最棒的載體消息一經發布,就引來了不少粉絲和音頻愛好者的關注與好評,還"炸"出了原著作者劉慈欣在試聽後的連連誇讚,稱該廣播劇能讓人"一秒鐘入戲":"第一次聽三體的廣播劇,既熟悉又新鮮。真實的聲音讓每個人物都變得鮮活起來,讓人身臨其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聲音的確可能是科幻故事最棒的載體——它提供細節,以及空間。"
  • 喜馬拉雅2020年度巔峰榜出爐 看榜了解人們內容消費新潮流
    榜單從熱播、新晉、口碑、暢銷等4個維度評選,推出5大榜單,共有100個專輯上榜,匯聚全年好書好課。  近日,喜馬拉雅正式發布2020年度巔峰榜單。榜單從熱播、新晉、口碑、暢銷等4個維度評選,推出5大榜單,共有100個專輯上榜,匯聚全年好書好課。
  • 喜馬拉雅上線《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海量精品有聲劇...
    12月1日,《陰陽師》的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上線喜馬拉雅123狂歡節。       《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基於原遊戲世界觀和遊戲人物人設進行創作,展現了在遊戲世界觀下角色身上發生的新故事。作為一部懸疑題材的輕喜廣播劇,《怪談書社》讓聽眾緊張刺激之餘,又笑點滿滿,十分治癒。
  • 聽《三體》廣播劇、看《千與千尋》 喜馬拉雅聯合愛奇藝夏日雙倍快樂
    此前,喜馬拉雅已先後與優酷、騰訊視頻、美團、京東、財新、芒果TV等品牌實現會員權益共享。雙方達成合作後,將攜手為年輕用戶提供更多元的視聽體驗,進一步豐富雙方會員權益,切實提升雙方會員產品價值。 喜馬拉雅、愛奇藝聯合會員可在雙平臺搶先追更《月上重火》《民初奇人傳》這樣的熱播好劇 「愛奇藝一直致力於為會員提供優質的娛樂內容和服務體驗。
  • 可以聽的歷史大劇上線喜馬拉雅123狂歡節,陳建斌獻聲《雍正大傳》
    12月1日,由喜馬拉雅聯合中信出版社出品,陳建斌配音的有聲劇《雍正大傳》正式上線喜馬拉雅123狂歡節。《雍正大傳》攜手殿堂級配音陣容,重現雍正的人生,囊括雍正經歷的軍政大事、人生變故、思想變化、生活百態,打造聲音歷史大劇。
  • 影帝陳建斌加盟喜馬拉雅《雍正大傳》,還原傳奇帝王的複雜人生
    12月1日,由喜馬拉雅聯合中信出版社出品,陳建斌配音的有聲劇《雍正大傳》正式上線喜馬拉雅123狂歡節。《雍正大傳》在喜馬拉雅獨家播出,售價199元,用戶在12月1日至5日狂歡節期間購買,可享限時5折優惠。該劇預計更新150集,時間線跨越了康熙、雍正兩朝,並遙望至乾隆時期。
  • 國家航天局、喜馬拉雅、China Daily上榜「2019科幻產業觀察榜」
    未來事務管理局在頒獎辭中表示,"喜馬拉雅在2019年以多種方式拓展了科幻和聲音領域的結合,展現前所未有的世界,為科幻提供內在動力,為尋找突破的各領域提供了嶄新的方向。"未來事務管理局是一個專業的科幻文化品牌,專注於科幻原創內容創造,致力於打造中國科幻的真正時代。
  • 喜馬拉雅巔峰榜年中好書榜出爐
    位列二三位的《平凡的世界》和《三體(全六季)|精品廣播劇》更是網友公認的標杆作品,《平凡的世界》在喜馬拉雅的播放量超過1.5億,小說演播名家楊晨、張震聯袂演播讓這部經典作品煥發新活力,也俘獲了一眾年輕用戶。2019年12月上線的《三體》廣播劇,由喜馬拉雅與三體宇宙聯合出品,中國頂級配音團隊"729聲工場"演播錄製,作者劉慈欣親自參與指導,總投入達千萬級別。
  • 喜馬拉雅123狂歡節上線《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邊聽故事...
    12月1日,《陰陽師》的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上線喜馬拉雅123狂歡節。《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基於原遊戲世界觀和遊戲人物人設進行創作,展現了在遊戲世界觀下角色身上發生的新故事。這部《陰陽師》同人廣播劇《怪談書社》由北冥有聲團隊製作,眾主播攜手演繹全新玄幻故事。
  • 喜馬拉雅軟體免費版下載
    喜馬拉雅軟體免費版擁有中國最大的聲音庫,包括有聲小說、相聲、評書、新聞、音樂、英語、兒歌、兒童故事、廣播劇、脫口秀、笑話、鬼故事、培訓、財經,播客,廣播電臺fm、聽書節目等,能夠讓用戶重新發明電臺,隨時隨地,聽我想聽。
  • 停課不停學 喜馬拉雅推出「在家上學」頻道
    為響應教育部號召,喜馬拉雅繼推出「空中小學堂」後,近日,在App首頁上線「在家上學」頻道,幫助孩子們宅家抗疫,停課不停學。喜馬拉雅整合旗下優質教育資源,覆蓋統編教材、少兒英語、國學科學啟蒙等領域的精品課程。「在家上學」頻道集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於一體,兼顧學習提升與興趣培養。
  • 喜馬拉雅軟體下載手機版
    廣播劇、脫口秀、笑話、鬼故事、培訓、財經,播客,廣播電臺fm、聽書節目等,能夠讓用戶重新發明電臺,隨時隨地,聽我想聽。喜馬拉雅軟體下載手機版功能:1.超過100萬條的優質聲音郭德綱相聲、飛魚秀、財經郎眼、經典老歌、搞笑翻唱、聲優節目等應有盡有。2.定製聽,只聽自己所愛的在自己的世界,收聽喜歡的聲音,就像微博一樣,關注節目一有更新,立即推送給你。
  • ...我可以用聲音造夢…」90後盲女孩創業做廣播劇,在喜馬拉雅火了
    寅青一邊用手觸摸盲文劇本,一邊錄製廣播劇。要做30年推拿,只要想一下就覺得可怕馬寅青的手機安裝了讀屏軟體,可以用聲音讀出屏幕上的內容。她把語音速度調到了最高一檔,普通人根本無法辨認這種語速的語音。為了省電,手機屏幕一直是黑屏狀態,打字也是盲打,觸屏手機上用的是和普通人一樣的電腦鍵盤,格子很小,而她卻打得非常快。
  • 用耳朵去「閱讀」(解碼線上風潮)
    近年來,部分有聲閱讀平臺已經不只滿足於簡單地把文學作品轉化為音頻,而是將劇本化改編融入有聲書製作,打造有聲書「2.0版本」——廣播劇。2019年12月,729聲工場參與製作的《三體》廣播劇在喜馬拉雅上線。
  • 《魔道祖師》廣播劇播放2000萬,二次元音頻告別「用愛發電」?
    改編自墨香銅臭同名小說,廣播劇《魔道祖師》由貓耳FM出品、北鬥企鵝工作室製作,第一季共14集,全季定價25.9元,前3集提供免費試聽。在收費開始的第四集,其單集播放量現已超過200萬次,後續付費劇集的平均播放量也基本維持在100萬次左右。「銷售情況確實比較不錯,但也並非大家根據數據所想像的那樣誇張。」貓耳FM創始人邵博說。
  • 《是院士也是戰士》八集系列戰疫廣播劇(第八集)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為了傳遞偉大的抗疫精神,中國科技館聯合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之聲、湖北經濟廣播共同製作推出了《是院士也是戰士》八集系列戰疫廣播劇,該劇已於2020年12月1日在湖北首播,並將陸續在學習強國、中國數字科技館等平臺播出。希望能夠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科學家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 喜馬拉雅的2020:聲音價值曲線不斷上揚
    更有趣的聲音、更優質的內容、更智能的硬體、更廣泛的場景生態,喜馬拉雅在不斷深耕與拓展邊界中,探尋「用聲音重塑信息獲取方式」的路徑,見證那些不平凡的日子,滿足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勾勒音頻世界更令人憧憬的未來。以內容為原點,持續為用戶創造價值如果要給2020年增加一個註腳,疫情一定是繞不過去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