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的水黴病頻繁發生、治癒很難?它們的剋星可能不在藥物上

2020-11-30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近期有不少魚友反應自己的觀賞魚疑似水黴病,或者是已經患上了水黴病,經過自己的一番折騰和治療,結果毫無進展。

大部分情況下,如果已經三番五次的下藥,依然沒有治癒的情況下,基本上也就不必再去治了,觀賞魚可能直接就步入了死亡的邊緣,再想治療就難了。

水黴病最易爆發的幾個條件,我們一定要清楚

那麼,我們想要治療觀賞魚的水黴病,有幾個水黴病爆發的前提條件,我們一定要清楚。

一個就是低溫環境或者換季時期,尤其是春季和秋季,這個氣溫比較適合水黴病的生存。

第二個就是各種交叉感染以及觀賞魚體表外傷或者極度心裡壓抑、體質太差。

第三個就是水質敗壞,觀賞魚的整個機體能力下降,水體中的黴菌數量才會大量爆發。

一些水黴病的疑似情況或者常見病例表現

觀賞魚由於打鬥受傷或者機械受傷以後,再加上低溫的配合,以及水質不潔淨,這個時候受傷感染的體表部位,就會出現部分白毛的現象,其實這只能算是過度傷口感染罷了,發現及時的情況下,治療並不難。

還有一種就是觀賞魚的極度壓抑、趴缸,整天在缸底蹭來蹭去,一旦看到主人來到,會在缸底急速瘋狂遊動,或者說是逃竄,再加上體表分泌物增多,由於不斷地摩擦和撞擊缸底或者缸壁、以及同類,導致觀賞魚大部分的體表粘液保護,沒有一點完整之處,它們就會半死不活的趴在那裡,很快整個體表大範圍的出現白蒙。

一旦這些白蒙,集體、快速在短期內爆發出來,這就是比較嚴重的水黴病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觀賞魚體表由白蒙,迅速轉為菌絲。

對於部分中大型觀賞魚來說,可能會及時發現,而對於小型觀賞魚來說,一旦發現就是晚期,治癒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種就是交叉感染,或者說觀賞魚在購買前以及旅途折騰中,已經患病。

這樣的魚來到魚缸後,只要魚缸中的其他魚體質欠佳,那麼很快一缸魚都會被感染,最嚴重的,可能在之後三五天內,新魚全部拜拜,成群結隊的拜拜,老魚也不可能倖免於難,除非是它們的體質極為強健,魚缸的水溫又比較高企。

有幾個水黴病產生的條件,我們就破壞它的這幾個必備條件即可

我們從上述的各種情況分析,這個疾病的主要來源,包括了低溫環境和水體不潔淨,以及觀賞魚外傷和體質、外來魚帶入等。

因此,咱也不必去管這個水黴病到底是真菌還是細菌,反正直到今天,養魚界還在那裡爭得七嘴八舌。

我們姑且以真菌稱之,那麼,想要徹底消除它,首先必須是高溫的、淨水環境,這就是最好的治癒水黴病的條件,儘量保證觀賞魚不受傷,其他的全部都是次要的。

我們首先要明白這一點,針對這種病菌的特性,我們就該如此去操作,這是針對病菌而言的。

但是,針對觀賞魚呢?

這就有不同了,因為如果觀賞魚就是單純的外傷感染,這個根本不足為懼,我也曾經實踐過,就是我的鎏金金魚,部分水黴,只需要在其患處塗抹部分消炎藥或者蘆薈膠,一兩次即可,然後也就痊癒了。

不過,有些觀賞魚未必如此幸運,主要的原因在於觀賞魚的體質。

如果是體質尚可,哪怕整缸感染,也有辦法。

如果體質已經完蛋,不必再說任何多餘的了,可以考慮直接放棄,再怎麼治也是沒有用的,不但是水黴,任何水中的病菌照樣可以再次侵蝕魚體,觀賞魚不是死在這個病上,也是死在下個病上,或許很快到來的白點和其他敗血疾病,它們都能趕得上。

提高水溫,同時準備大量的困水,不斷換水,稀釋水中細菌數量,這就是最好的治療辦法,或者倒缸單獨靜養,藥物只是輔助作用

因此來說,大部分的老魚友治療觀賞魚的中期水黴病,根本無需多下藥物。

主要的操作只有兩點,那就是開啟高溫模式,然後不斷的給病魚換水、大量換水、或者不斷的進行倒缸處理,必須都是困好的整缸新水,保持水質潔淨,避免再次的體表刺激,可能這個和水黴病也就不治自愈了。

高溫環境使得水黴菌無法生存,不斷換水、稀釋水中的菌群,它們就會越來越少,最後逐步消失。

同時,我們也不是不可以配合藥物治療,比如下鹽,因為通過滲透壓作用,這些真菌也好、寄生蟲也罷,都有可能脫水而亡,即使有些魚友不認可下鹽對付所謂的真菌,對於觀賞魚的傷口感染恢復也有很大的好處。

再者就是,給觀賞魚的體表洗澡後再消炎,也就是我常說的高錳酸鉀浸泡還原後,再加土黴素或者黃粉消炎,也是很管用的。

還有網上推薦的小蘇打,其實如果保持大換水的話,小蘇打幾乎沒用了。

換句話就是說,假設我們不去設法保持高溫環境、不去進行不斷地大換水操作,如果僅靠下藥,也會有太大作用,很可能對於觀賞魚造成更嚴重的藥物傷害,最終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然後我們再去不斷下藥折騰,很快觀賞魚更加玩完了。

還有一點就是,有些觀賞魚已經是虛不受補了,既不能耐高溫,也不耐大換水,這樣的魚,更不會耐藥,該放棄的我們必須放棄,任何觀賞魚患病,給它們予以治療,最後的結果一定會有傷亡的,誰也不敢百分百保證,整缸魚患病,一條魚也不死,那就成了神醫了。

我們要有選擇的進行治療和淘汰。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冬季千萬不要折騰觀賞魚和魚缸,因為一不小心就帶來水黴病,詳解...
    同時冬季也不適合入新魚,無論是購買,還是野採,都會涉及到魚捕撈、運輸、轉缸等一系列問題,容易造成魚體受傷,進而感染水黴病。以鶇龜先生為例,所養的魚都是野採的。在魚捕撈、放入魚桶、帶魚回家、魚過水及最終入缸等環節,稍有不慎,都有造成魚受傷的可能。從深秋至今,已經先後有蝦虎魚、麥穗魚、食蚊魚以及黑殼蝦等多條魚蝦因水黴病而死亡。但同樣是魚體受傷,在夏季就不會出現水黴病。
  • 為什麼飼養的觀賞魚,反覆出現同樣疾病,治好了還能再犯?
    因為我對於他的這缸觀賞魚非常了解,我是知道原因的,其實這並非我們想像的那種水黴病,只是因為這缸觀賞魚的飼養密度較大,飼養了也有接近兩年了,它們全部成年了,因此打鬥現象就會時候發生,最終的結果就是導致了魚鰭破破爛爛。
  • 水黴病是真菌性魚病?再以訛傳訛,就是觀賞魚玩家的悲哀了
    歡迎朋友們再一次回到這個有點不一樣的寵物魚專欄,我就是那個魚和熊掌已經兼得的譁仔。今天譁仔和朋友們聊聊觀賞魚的水黴病。這幾天,我國北方的天氣忽冷忽熱,向譁仔諮詢魚病知識的朋友漸漸多了起來。其中最常見的魚病有六種,水黴病佔一席。
  • 觀賞魚被水黴病侵蝕,決勝者只有「銀龍」,原因是什麼?
    水黴病是侵蝕觀賞魚的一大疾病,我們先來了解下水黴菌。水黴菌大範圍的分布於世界各地的淡水或者半鹹水域,以及潮溼的土壤裡,會在有機物身上滋生,是一種普遍常在的黴菌,包括水黴目、雙黴目,水節黴目等,水黴菌是最常見的,最適合生長的溫度是在10-15℃。
  • 觀賞魚蹭缸真的都是魚病嗎,很多時候我們不必下藥!
    養魚老道認為觀賞魚蹭缸現象的發生大體有以下幾種原因:一、水質問題這個問題常常會發生在我們的觀賞魚剛到家之後,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是一個水質過新的問題,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氣,導致了觀賞魚的體表不適應,受不了這個刺激,所以它們就會發生蹭缸現象,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結合觀賞魚的其他症狀去綜合判斷,如果體表無其他異常情況,我們可以視而不見,畢竟有的觀賞魚對於新水會有一個適應期。
  • 觀賞魚出現內耗和交叉感染,如何能夠避免?想要避免其實很難
    而一些大型魚,性格比較兇殘的觀賞魚,內耗問題時有發生,我們比如說各種可以群養的水虎魚、馬克吐司、哪怕是一缸小雜鯛,這樣的問題我們也會經常會遇到。很多魚友飼養小雜鯛,最後的結果可能是三兩個月死一條,直到最後一個缸裡只剩下來一條魚。再者,養魚最怕的就是交叉感染,本來就有點內耗,打得頭破血流,再交叉感染了,這個魚就會死的更快了。
  • 魚無緣無故死了?你應該知道這 4 種致死原因
    (1)水溫 魚是變溫動物,也就是冷血動物,它們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體溫會順應水溫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魚對水溫的變化很敏感,水溫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觀賞魚的生長和生存,而且它們應對水溫突然改變的能力極差。
  • 楊先樂:治療水黴病禁用亞甲基藍
    楊教授在報告中指出,我國水產養殖業近些年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許多負面效應,漁業水質汙染和水產品安全問題突出,只有保證漁用藥物的安全、規範使用,才可能實現水產養殖的真正安全。&nbsp&nbsp&nbsp&nbsp關於漁藥的規範使用,楊教授總結了當前水產動物病害防治的三種主要手段:免疫防治、生態防治和藥物防治。三種方式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陷。其中藥物防治因其簡單、廉價和見效快的特點,是當前應用的主要手段。楊教授強調,藥物都會有正副兩方面的作用,藥物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受到諸如藥物毒理、魚體體質、水體溫度、pH等很多因素的幹擾。
  • 簡述觀賞魚水黴病的症狀及防治方法,愛魚人士不可不看
    觀賞魚常見病中有一種病叫水黴病,水黴病又叫白毛病和膚黴病。造成魚患這病的病因不少,但多是因魚體皮膚受損,鱗片脫落,繼而讓黴菌孢子入侵及寄生於傷口中。這病剛開始時,肉眼是不易發覺的,但當我們肉眼看到時,菌絲已從魚體傷口侵入了。
  • 小三湖魚不幸患上了水黴病,我是該給它治療還是不該治呢?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大家可能很是好奇養魚老道餵魚到底會有多頻繁?我是每寫完一篇文章的休息時刻,就會去看一眼這些觀賞魚,然後順便扔點魚食給它們,基本上也就是保證一兩分鐘之內吃完。
  • 為什麼把孔雀魚和紅箭魚混養在一起,很容易導致整缸魚兒團滅?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混養i熱帶魚看似小事,實際上中間存在了太多的問題,包括了太多的不可預測的因素,雖然說各種形態各異的熱帶觀賞魚混養在一起,可以提高我們的視覺觀賞性,但是一旦混養不當總是問題多多。除了在水質和溫度、習性等問題上我們要注意之外,最為主要的就是一個交叉感染的問題。
  • 魚缸的其他小蟲子都爆缸了,只有觀賞魚不爆缸,如何對付它們?
    一位魚友戲稱說:我這個觀賞魚養的好啊,一缸囊螺或者蛋白蟲永遠清理不掉,觀賞魚卻怎麼也養不活,甚至於連濾棉上的蟲子,我都能把它們養的很好,這些東西都能爆缸,為什麼觀賞魚就不給我來個爆缸呢?或許,我是說或許啊,在某些情況下,正是因為這些小生命的大量繁殖,才導致了我們的觀賞魚無法適應這個水質,因此觀賞魚養不好也是很正常的了。
  • 觀賞魚春季疾病防治措施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魚兒剛剛經歷冬天,寒冷的天氣,讓觀賞魚能量耗盡,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傷害。另一方面就是春天天氣變暖,水中的細菌、病毒繁殖迅速,大密度的致病因子直接讓你的觀賞魚防不勝防。因此,做好春季觀賞魚的疾病防治工作意義重大,且刻不容緩。
  • 高溫環境下,觀賞魚易爆發五種疾病,也會與水質有關
    但是,這並不代表上述兩種的疾病,在某種程度上根本不會爆發,如果在如此高溫的環境中,觀賞魚的白點、水黴病還會時常出現,那麼,我們首先應該懷疑的就是:這種體質的觀賞魚,到底值不值得我們來飼養?至於說新魚入缸,由於新水刺激所發生的各種疾病,這是由於我們沒有養好水的原因,怨不得任何人,也不該觀賞魚的事。因此來說,如果水質一直調理不好,又一個勁的往魚缸裡塞魚,就不要再來詢問,我的錦鯉為什麼會渾身腐爛了之類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它不爛才怪。
  • 為什麼購買的觀賞魚頻繁死亡,不妨把要買的魚,提高一個檔次試試
    其實在很多年前,孔雀魚、斑馬魚、月光魚和草金魚之類的,它們怎麼可能輕易死亡呢,幾乎是天方夜譚。如果我們能把上述的這些觀賞魚給養死了,那是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能被魚友們笑掉大牙,而現在呢?把它們養死的魚友,大有人在,或者說已經很普遍了。
  • 什麼藥物才是治療觀賞魚病最好的魚藥?
    其中包括了傳統魚藥還有一些人用藥到底適不適合觀賞魚使用,高錳酸鉀已經禁用,複方新諾明也買不到,以及這些藥物會不會對觀賞魚產生副作用和現在的新生魚藥可不可以使用等諸多問題。這些也是養魚老道最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首先一點,無論是傳統魚藥、人用藥還是現代魚藥,都是是藥三分毒,我們也不用聽任何商家的忽悠,沒有副作用的藥物幾乎是不存在的,這一點我們還是可以肯定的,除非是那些吃不死人的保健品。目前別說是觀賞魚用藥,連個兒童疫苗還有假的呢,更別說其中的含量和成分到底是什麼根本就無人知道。
  • 清道夫雖可清理魚缸,購買時一定要謹慎,有可能毀了一缸觀賞魚!
    但是在我們購買清道夫,包括清道夫之類的工具魚時,在現在這個季節一定要相當的注意,一不小心我們就可能把白點病和水黴病帶回家,切記切記!一、包括了很多的品種1、雖然說狹義來講,清道夫就是那種泛濫成災、長像最為猥瑣的觀賞魚,但是類似於清道夫類的工具魚,實際上有很多很多。
  • 孔雀魚得了水黴病怎麼辦?
    孔雀魚非常的美麗,而且也是常見的觀賞魚中,但是飼養過程中也容易感染水黴病。這種疾病又叫白毛病,病原體主要是水黴菌和黴菌,寄生在魚體的傷口和魚卵上,是較常見的魚病。當孔雀魚感染水黴病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應該如何治療呢?
  • 開缸養水觀賞魚入缸後,第一次換水,在什麼時候比較好呢?
    但是上述的所有觀賞魚,我都在它們進入魚缸的一個月之內,沒有給它們有過大換水的操作,充其量也就是洗過幾次濾棉,中間適當加水了兩三次而已。之所以要這麼做的目的,主要的就是為了一個魚缸水體的穩定,以及不去過度驚動觀賞魚,同時也非常的有利於觀賞魚狀態的穩定,以及硝化系統的相對完善,這些都是我們在實際操作中最應該注意到的問題。
  • 誰說不怕缺氧的觀賞魚就一定不會缺氧,它們也會缺氧甚至死亡
    在觀賞魚的大家庭中,有很大的一類觀賞魚,它們是不會懼怕缺氧的,我們最為常見的就是鬥魚科的觀賞魚,還有鯰魚、鯰魚、鰻魚、鱔魚以及比較古老的一些觀賞魚品種,不管它們是有輔助呼吸的各種器官還是可以直接到水面呼吸,或者有的甚至可以在陸地上行走,但是當水體中的溶氧量比較少的時候,它們也一定會有缺氧的諸多反應,就怕我們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