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相對搓一搓, 手背相靠噌一噌……」2月2日,沂南天河養老服務中心內,護理員王慶乾正在手把手地教95歲高齡的高卓堂標準的七步洗手法。為守護老人健康,王慶乾每天都要用這樣的方法一遍遍教老人們洗手。
養老服務中心作為老人密集居住的區域,疫情防控尤為重要。「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黨員就得衝鋒在一線。」面對日漸嚴重的疫情,本在假期中的王慶乾果斷取消休假,農曆正月初一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清晨8點,老人們尚未起床,王慶乾就背著一個重重的藥筒來到公寓樓外側,給門口、路口等場所進行消毒。「每天兩次消毒,早上一次、下午一次。」王慶乾說,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室外消毒完成後,進入公寓內,他接著用消毒液浸泡抹布,對老人活動區域的桌椅逐一擦拭。
到了老人起床吃飯的時間,王慶乾又挨個來到自己當天護理的10位老人的房間,幫老人測量體溫、打掃衛生、開窗通風。「來,高大爺,我教您怎么正確洗手。」在高卓堂房間內,送餐人員剛把早飯送過來,王慶乾就主動扶著他來到了洗手池旁,一邊教他洗手,一邊教他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關知識。「勤洗手、正確洗手是預防的有效方法,咱們可得好好洗。」「好好,好好洗。」高卓堂樂呵呵地點點頭。
沂南天河養老服務中心有將近40個老人,王慶乾與其他幾位同事輪流分組照顧。當天,他照顧的這10位老人都是90歲以上的。有的老人自理能力比較差,每隔一到兩個小時,他就要去幫老人翻翻身。一上午的時間,就在不斷的忙碌中過去了。
到了下午,例行的室內外消毒、開窗通風等工作完成後,王慶乾會挨個來到老人的房間,陪老人們聊聊天。為了更好保護老人健康、防控疫情,天河養老服務中心自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實行了封閉式管理。「這段時間暫時不允許家屬來探望,我們得跟老人的家屬及老人溝通好,做好老人的心理工作,讓老人放心、安心。」王慶乾說,他也想通過陪伴的方式,讓老人覺得沒那麼孤單。「他幹起活來不怕髒不怕累,照顧我們還特別周到,做得比親兒子還要好。」養護中心的老人們提到王慶乾都讚不絕口。
自正月初一返回崗位,56歲的王慶乾就一直同老人們待在一起,一天24小時堅守,連續9天沒有休息、也沒有回家。只有在夜晚,老人都已入睡的時候,他會抽空給妻子打個電話。「你自己都快60的人了,也得多注意身體。照顧老人的時候仔細點、細心點。」妻子的囑託裡,是滿滿的關心和支持。「我們養護中心的情況很穩定,老人都很健康。你在家照顧好自己。」王慶乾也總會說一些讓妻子放心的話。
在王慶乾家,不但他自己,他的兒子和兒媳也都堅守在崗位上。兒媳在鎮上的醫院為病人的健康護航,兒子則同自己一樣,在沂南天河養護中心的崗位上守護著老人們的健康。雖然在同一個養護中心工作,但王慶乾與兒子也基本上見不到。「我們倆的崗位不一樣,他是不被允許進入公寓樓的。」王慶乾說,他只有在門口給公寓樓消毒時,才能偶爾遠遠看見正在巡查的兒子的身影。
「堅守崗位是我們的本分。」王慶乾說,在這個特殊的春節,沂南天河養護中心成立了應急防控小組,從院領導、養護員、後勤保障人員都堅守在崗位,大家把「年」搬到公寓內,與老人們共團聚。而所有缺席的家庭聚會,正在用另一種方式書寫著團圓。臨報融媒記者 潘鳳娟
【來源:琅琊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