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凸顯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特殊意義 宣講家網評論

2021-01-12 宣講家網

摘要:當前,中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臨的外部挑戰更趨複雜嚴峻,中國外交要行穩致遠,需要把真正的「朋友圈」扎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更好的國際環境。

2020年6月17日,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以視頻方式舉行,此次峰會由中國和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國南非、中非合作論壇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共同發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以及非洲多國政要參會發言。這次特別峰會也是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出席的第三次國際抗疫「雲會議」,前兩次分別是3月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5月的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由於中國是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的倡議發起方之一,所以這次峰會可謂是疫情之後中國的首個「主場外交」。而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召開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對於中國、非洲乃至國際社會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首先,全球抗疫將是一場持久戰,中非需要深化抗疫合作才能共克時艱。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發表了題為《團結抗疫 共克時艱》的主旨講話,強調了「四個堅定不移」,擺在首位的即是「堅定不移攜手抗擊疫情」。從目前趨勢看,疫情態勢充滿了複雜性、反覆性和不確定性。在全球化時代,人類要戰勝這場疫情,不是由防控做得最成功的國家所決定的,而是由全球抗疫戰線中最薄弱的國家所決定。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為集中的大洲,也是全球公共衛生體系的薄弱一環,非洲國家是否能成功抗疫具有重要意義。讓人頗感「意外」的是,疫情暴發以來,非洲防疫工作讓人刮目相看,其死亡率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部分非洲國家政府第一時間果斷有力的防疫舉措,和部分歐美發達國家形成鮮明對比。同時非洲的人口結構也是優勢之一,新冠肺炎90%以上的死亡比例在65歲以上,這個年齡段在非洲人口中僅佔3%。然而非洲國家衛生醫療條件十分有限,隨著抗疫變成一場持久戰和攻堅戰,非洲亟待國際社會的支持,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出警告,認為「缺醫少藥」的非洲可能繼中國、歐美之後成為第三波疫情的「震中」。從目前形勢看,非洲疫情態勢不容樂觀,根據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數據,6月4日非洲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為163599例,累計死亡4611例,而到6月27日,非洲地區累計報告新冠確診病例已達360427例,累計死亡9291例,短時期內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都增加了一倍多。疫情一旦在非洲失控,非洲國家的醫療條件根本難以應對。因此,在這個關鍵時期,中國給予非洲援手非常及時和必要,體現了中非間的兄弟情誼,攜手非洲築牢抗疫防線,既是幫非洲,也是幫自己。

其次,疫情之下「穩經濟、保民生」是中國和非洲國家共同面臨的艱巨任務。疫情對全球經濟的打擊前所未有,各國經濟像被按下了「暫停鍵」。習近平主席和其他非洲國家政要在峰會發言中,都重點提到了「復工復產」和「改善民生」。相比較歐美和中國,非洲經濟在疫情下面臨的挑戰更為嚴峻,由於非洲國家主要是外向型經濟,高度依賴於外貿和外資,經濟「內循環」動力不足,疫情對經濟全球化的衝擊導致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遇阻,而中國作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場合作夥伴,角色就顯得更為重要。習近平主席在發言中還專門提到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等領域合作,契合了當下經濟發展新業態,為非洲經濟提供了新路徑。近期,中國視頻網站以當下最流行的直播帶貨形式,讓盧安達因疫情嚴重滯銷的咖啡剛一上線就被「秒光」,這讓非洲當地政府和農戶異常驚喜,也讓很多中企看到了商機。對於中國,非洲是重要的市場和原料來源地,是確保中國經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關鍵一環,同時有成千上萬家中企在非洲經營投資,多數都處於停工停產狀態,虧損嚴重。因此推動非洲復工復產和經濟重啟,是中非的共同利益所在。

第三,中非通過峰會再次向國際社會傳遞了支持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的積極信號。面對疫情這個人類社會的共同敵人,應當是各國攜手共同應對,同舟共濟,但現實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疫情的考驗面前,各種錯誤思潮相繼抬頭,民粹主義、排外主義、單邊主義形成疊加勢能,不斷衝擊著國際抗疫的有效合作。美國等少數國家政客更是把國內抗疫不力的矛盾轉嫁國外,以「政治」取代「科學」,以「爭吵」代替「行動」,把抗疫政治化、病毒標籤化,尤其對中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汙名化」愈演愈烈。《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聯合聲明》中對世界衛生組織及其總幹事譚德塞工作的高度肯定,就是對國際公理和公平正義的堅定捍衛。面對單邊主義抬頭的逆流,中非團結合作為多邊主義和全球治理注入了信心,有力地維護了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

對於中非關係而言,這次峰會再次彰顯了中非之間的特殊情誼。從毛澤東以來的歷任中國領導人一以貫之地重視中非關係,習近平主席在當選國家主席和連任國家主席後,都將首次出訪地選在非洲。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而疫情之下,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再次得以印證。正如剛果(布)總理穆安巴所說:「困難到來時,誰與我們站在一起,誰是真正的朋友,我們心裡清清楚楚。」非洲疫情暴發後,中國向50多個非洲國家和非盟交付了大量醫療援助物資,派出多個醫療專家組,給予了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樣,在中國疫情發生之初,許多非洲國家在第一時間,從政治上、經濟上給予了中國大力支持,如赤道幾內亞和吉布地這兩個僅有約百萬人口的國家分別向中國政府捐款200萬美元和100萬美元,這些國家自身仍面臨嚴峻的貧困問題,但此義舉得到了國內輿論和民眾的高度支持。在美國挑起對中國的污衊抹黑言論時,很多非洲領導人第一時間明確表示反對把疫情政治化,給予中國莫大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作為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其所帶來的影響早已超過衛生安全範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疫情是這個大變局中最大的「變數」,隨著大國博弈愈演愈烈,國際秩序何去何從尚無定數。在這樣一個「混沌」狀態的國際環境下,中國外交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壓力,非洲作為中國外交「基礎中的基礎」地位更加凸顯。近年來,在涉我核心利益的香港、臺灣和新疆等問題上,內外敵對勢力的挑釁與勾連深化。面對中國的核心關切問題,非洲頂住西方壓力,《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聯合聲明》中的第一點就提到「非方支持中方在臺灣、香港問題上的立場,支持中方在香港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的努力」。當前,中國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臨的外部挑戰更趨複雜嚴峻,中國外交要行穩致遠,需要把真正的「朋友圈」扎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更好的國際環境。

作者:黎文濤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非洲所副所長

相關焦點

  • 中非合作走出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道路
    中方將按照中非領導人共同繪就的新時代中非合作藍圖,同非方一道,共同落實好這些新舉措,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取得新發展。   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   中非傳統友好根深蒂固、枝繁葉茂。【詳細】  攜手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新時代   「合作共贏,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本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主題,中非領導人將共商國是,加強戰略引領,將充實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內涵,並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 中國駐剛果(金)大使:剛加入「一帶一路」對中非合作意義重大
    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專訪時表示,王毅此訪成果豐碩,對於加強中非「一帶一路」合作,以及建設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都具有重大而積極的意義。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朱京表示,王毅國務委員這次對剛果(金)的訪問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 拉近距離 講述真實的中非故事——來自第四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的...
    【特別關注】    拉近距離 講述真實的中非故事  ——來自第四屆中非媒體合作論壇的聲音  光明日報記者 李曾騤  「中非歷來是命運共同體。共同的歷史遭遇、共同的奮鬥歷程,讓中非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 中國助力非洲發展的101個案例方案:見證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活化石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上曾深刻指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中非早已結成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翻開世界史,四大文明古國中的東亞中國與北非埃及赫然在列,中非都屬於源生文明的發源地。
  • 專訪:期待剛果(金)在中非友好合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訪中國...
    新華社布拉柴維爾1月6日電專訪:期待剛果(金)在中非友好合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訪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新華社記者王松宇中國駐剛果(金)大使朱京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方期待進一步深化中剛政治互信,推動務實合作更好更快發展,使合作成果更多惠及兩國人民。
  • 非洲大陸自貿區正式啟動,外交部:中非關係迎來新的歷史性機遇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今天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毛自貿協定的生效和非洲自貿區的正式實施,將給中非關係帶來新的歷史性機遇。華春瑩說,中毛自貿區是中國與非洲國家建立的首個自貿區。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和模里西斯等非洲國家都面臨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的艱巨任務。
  • 中國交通建設(01800.HK):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意向籤約101.54...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9月11日丨中國交通建設(01800.HK)宣布,2018年9月3日至4日,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在北京召開。公司作為「一帶一路」龍頭企業以及中國最大的國際承包商,積極搶抓主場外交機遇,密集會見前來參會的39個非洲國家領導人,與各國探討深化合作,就攜手打造責任共擔、合作共贏、幸福共享、文化共興、安全共築、和諧共生的中非命運共同體,達成諸多共識。峰會期間,公司就多個重要項目與各國進行有效磋商,取得實質性成果。
  • 【投資非洲】中非旅遊合作挑戰|中國投資
    促進理解與交流是基本方向雖然中非雙方都有積極良好的合作意願和堅強的決心,但是也改變不了這依然是長期的漸進改善。在夢想轉化為現實的進程中,有實現和成功,也會有落差和碰撞,需要有合理的預期和充分的準備,對現實環境的更有力把控。在提升方向上,建構中非命運共同體,增進理解和消除誤解是基本方向。
  •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外媒記者點讚中非合作:太陽升起...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外媒記者點讚中非合作:太陽升起,就能感受到溫暖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04日 15:50 A-A+ 辛巴威先驅報記者木薩熱瓦•塞維斯塔•塔萬達  (李文亮 攝)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受恩 李文亮 唐詩穎) 9月3日下午,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在歷史的轉折關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時代倡議,深刻回答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世界向何處去的重大問題,起到了撥雲見日的引領作用,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國際社會日益深入人心,中國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不斷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新的重大貢獻。
  • 全球抗疫凸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性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全球抗疫凸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性□ 陳培永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結合中國抗擊疫情實踐經驗,就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穩定世界經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張,發揮了重要引領作用。
  • 雙循環 新動力|2021,中非橋中非採供資源對接會繼續開展
    在中國數字經濟第一城杭州,在浙江省商務廳的號召與帶領之下,今年5-7月,由中非橋承辦的6場浙江對非出口網上交易對接會成功舉辦。中非橋通過整合搜尋引擎、行業媒體、電子郵件等方式,全方位利用海外社交媒體等多元化數字營銷渠道邀請境外採購商準時」上線」,「屏對屏」與參會企業進行洽談與交流互動。
  • 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 特稿:心手相牽 命運相連——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世界迴響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5600萬例,死亡人數超過135萬,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疫情反覆、資源告急……2020年漸至尾聲,而新冠陰霾依然籠罩全球。
  • 德媒:五星紅旗照耀非洲 中非關係成華外交理念試金石
    在中非合作論壇峰會5日於南非閉幕之際,東道主南非總統祖馬感謝了從北京前來與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他將非中關係提升到了「有史以來最高水平」。祖馬說,這種關係建立在「真誠、互信、平等和互惠合作」的基礎上。他說:「非洲和中國是擁有同樣繁榮未來的兄弟般的共同體。」這次峰會是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論壇首次在非洲舉行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