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拉和他信這兩位泰國總理,為何在任期內遭遇政變和彈劾

2021-01-09 騰訊網

簡而言之,他信和英拉代表的新興勢力和泰王代表的勳貴利益之間差異太大。

現在的泰國,按照泰王室是曼谷第一王朝,建立於1782年,從建立者拉瑪一世到現在的拉瑪十世,在200多年的歷史裡,泰國形成了以泰王為首的勳貴集團,控制著泰國的經濟、軍事等。在1932年,泰國轉變為君主立憲制,但是在社會架構、土地分配問題上,並未進行徹底的革新,固有的利益集團沒有被打破,一直延續至今。

英拉和他信所屬的西那瓦家族,並非泰國的勳貴集團。在19世紀中後期,他信的曾祖父丘春盛才移民到曼谷,在1908年定居於泰國清邁。在1932年,他信祖父丘昌開辦工廠,用進口的絲綢製衣販賣,他信家族開始發跡。在1938年,丘昌改姓為西那瓦。

在他信之前,西那瓦家族的影響力只局限於清邁一禺。在1982年,他信讀完博士學位後,創辦了西那瓦電腦服務與投資公司,隨後開始快步發展,公司於1990年上市,壟斷了泰國移動通訊和電視行業,西那瓦家族成為泰國名聲顯赫的家族,為他信在2001年登上泰國總理的位置立下大功。

所以,從他信家族的發家史,可以看出西那瓦家族是泰國後起之秀,真正發跡於20世紀中葉以後,於長期執政的泰王室為核心的勳貴集團並不是同類。而且雙方的對於經濟問題的看法也不同,立足於現代經濟的西那瓦家族,以他信和英拉為代表,依託現代科技的發展,推動泰國的整體轉型。

具體策略是推動勳貴把持的企業改革,引進外資等。在對泰軍方長期幹政的局勢,他信推動警察系統的擴大,以削弱軍方權力。在對農民問題上,推動醫療改革,實行30泰銖的醫保。提供農民低息貸款,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提高就業率等。

他信的政策其實可以說是王安石青苗法的弱化版,以國家的力量為農民提供經濟、醫療的支援,減少勳貴集團對農民的壓力,提高泰國的整體競爭力。但是對於泰國勳貴集團而言,他信的政策無疑是釜底抽薪之策,雙方是無法進行政治妥協的。

另外一點,泰國雖然進行了君主立憲制改革,但是並不徹底,泰王室並非虛位元首,在軍方有很大的影響力。而政府卻無力在軍隊上施加影響力,形成文官政府和軍人及泰王室並立的政治格局,當政府勢力迎合軍方和王室,泰國整體社會發展會基本停滯,甚至會倒退,但是政局基本穩定。如果政府勢力蓄意革新,會促進社會發展,但是會損害軍人及王室利益,極容易會被趕下臺。

他信和他最小的妹妹英拉,執行的就是銳意核新的路線。他信執政時,泰國gdp增速達到6%左右,英拉時期基本恢復了泰國在08年金融海嘯的衝擊。但是他信和英拉的政治理念中,泰國發展形式越好,對於軍方和王室的損害越大,故他信被政變,英拉被彈劾。

相關焦點

  • 他信香港嫁女,泰國公主等數百名流出席,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巴育的直覺沒有錯,英拉和他信千萬不能回國,不然巴育的總理就當得不踏實,權貴也會因此受損! 從他信香港嫁女這件事可以看出,他信和英拉家族在政商界的影響力很大,甚至在全球的範圍之內,都有一定的人脈和關係。
  • 泰國局勢越來越亂:14年過去了,為什麼泰國人更加懷念他信?
    ▲ 他信這位被軍事政變逼退的泰國前總理,是四代華裔,是泰國首富,更是首位任期滿4年的總理。七八歲時,他和朋友在一個寺廟玩耍。有位僧人詢問他們長大後想成為怎樣的人。他信的回答竟然是:「我長大後想當總理。」一個七八歲的小孩說想當總理,自然讓人驚奇。而更讓人驚奇的是,他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 泰國前總理他信曾感染新冠
    華輿訊 據泰國頭條新聞社報導 據泰媒體報導稱,泰國前總理他信在杜拜感染新冠肺炎,並且感染期間輾轉多家醫院進行治療,直至2-3個星期前才被完全治癒。有報導稱,跟他信親近的人也感染了新冠,包括前為泰黨高層姚娃帕女士以及他信司機等人,而同樣身為泰國前總理的妹妹英拉則沒有被感染。
  • 泰國選委會尋求解散泰護國黨 指其違反君主立憲制度
    泰國選舉委員會13日請求憲法法院解散泰護國黨,理由是這一政黨推舉國王瑪哈·哇集拉隆功的姐姐烏汶叻為總理候選人,違反君主立憲制度。  【涉嫌違法】  泰國選舉委員會13日說,泰護國黨推舉烏汶叻為總理候選人,違背君主立憲制度,因此請求憲法法院解散這一政黨。
  • 他信出現,泰國社會底層的甦醒!
    他信在從政前,就已經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是屬於泰國社會金字塔頂端的那一撥人。2001年2月9日當選為泰國第23任總理,成為泰國史上第一位任期滿四年的總理,也是第一位通過選舉連任的總理。2006年9月19日,泰國軍方發動政變,他信被迫下臺,並於2008年流亡海外,此後一直遭泰當局通緝。
  •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美女總理也落魄太快
    幾個月前,剛剛在泰國度過她的五十歲的生日。英拉是亞洲政壇上和樸槿惠一樣傳奇的人物,她的政治經歷就不多說了。很多年以前她的哥哥他信當選泰國總理,後來因軍事政變流亡海外。2011年,英拉步哥哥的後塵當選為泰國總理。之後她提出的一項大米收購計劃:由國家高價收購大米,然後再賣到國際市場,保證農民獲得高收入。
  • 為泰黨:英拉已安全流亡到杜拜 或與其兄會合
    有報導指,英拉(右)極有可能已逃到新加坡與哥哥他信(左)會合。(資料圖片)海外網8月25日電 據香港東網8月25日消息,泰國前總理英拉捲入大米收購瀆職案,審訊逾年半後原定於周五(25日)在最高法院判刑。
  • 英拉近照罕見曝光,歐巴馬曾看她到目不轉睛,53歲狀態絕了!
    泰國前總理英拉,雖然因為泰國的獨特政治環境,被迫下臺,流亡海外,但是依然備受關注,近日,英拉就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和哥哥他信的合照,「最美總理」53歲狀態依然很絕!合照中的英拉和哥哥他信非常親密地站在街頭,雖然弱化了弱化了背景,但從紅色的雙層巴士看,應該是英國的倫敦,雖然說是在流亡,但是因為她們家族本身就財利豐厚,所以依然是過著富足的生活,從英拉的著裝上也能看出,皮草鬥篷還拎著愛馬仕鉑金包,貴氣十足。
  • 英拉質問阿披實大選違憲說法求解釋 稱一直遵憲
    中新網2月1日電 據泰國媒體報導,泰國看守政府總理英拉1日質問民主黨領袖阿披實有關大選違憲的說法,要求他給予解釋。  英拉表示,違憲是什麼意思?2007年版憲法,尤其是關於選舉規定的部分,是民主黨領導的政府修改的,而不是英拉政府。
  • 暹羅拾珠丨泰國修憲陷入僵局,他信前妻覲見國王或帶來轉機?
    即便泰國政治生態中廢除原憲法、重修憲法是一種常態,但是修憲不可避免會觸碰到各政治集團的根本利益,因此無疑會遭遇重重阻力。2014年,軍人集團執政後,便著手起草現行的2017版憲法,其根本目的在於維持以軍人集團為主的泰國建制派利益集團執政地位,阻止他信集團再度執政。為了達成這一目的,2017版憲法專門制訂了若干條款,確保建制派長期執政。
  • 泰國抗議者湧入曼谷皇家領地,要求變革並挑戰禁忌,他們如是說
    9月19日,成千上萬的泰國民眾再次聚集在曼谷的皇家廣場,要求結束軍事統治,泰國的歷史在歌聲、歡呼聲和讚歌中迴響在皇室領地。這似乎是泰國迄今為止要求現政府下臺的最大運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抗議者進行為期兩天的集會。儘管過去也曾出現過類似反抗泰國威權主義的場景,但公開蔑視君主制卻是史無前例的。
  • 陶傑:英拉缺乏能力 憑臉蛋當政
    核心提示:據泰國媒體1日報導,總理英拉同意將解散國會作為解決目前政治困局的最後選項,英拉要求警方控制局勢時不配備武器。1日,反政府示威進入第8天。當天,示威者衝擊總理府,與警方發生衝突。竇文濤:對,所以我就跟陶老師也學了很多這方面的情結,因此泰國最近的形勢讓我一次又一次的心碎,我不是為他們的國民心碎,我為我的英拉感到心碎。許子東:你覺得英拉漂亮嗎?
  • 泰國總理和鮑威爾討論建立海嘯預警機制問題
    新華網曼谷1月4日電(記者袁原)泰國外交部長素拉革4日說,泰國總理他信當天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建立海嘯預警機制是雙方會談的主要內容之一。  素拉革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們希望得到美國的專家和技術支持,在印度洋地區建立海嘯預警機制。」
  • 泰國洪水侵入曼谷 全市進入禁戒狀態
    泰國總理英拉表示,首都曼谷市內的防汛牆可能無法抵禦來勢兇猛的洪水,曼谷市區、特別是湄南河沿岸地區有可能遭受洪災,洪水退去或許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本網來連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環球資訊廣播駐泰國記者任芊,介紹詳細情況。主持人:請先介紹一下曼谷洪水災害的最新進展吧。
  • 22年前,泰國人均GDP是中國的四倍,為何現在卻和中國相差甚遠?
    泰國是一個有名的旅遊國家。這個國家,大小相當於雲南省,有許多旅遊景點,如曼谷、芭堤雅、甲米。如果你去過曼谷,你會發現這個城市很大,但設施很舊。許多高層建築幾十年前建成,你的感受是對的,幾十年前泰國經濟迅速發展,但現在已經有所緩解。泰國經濟就像過山車,經歷過大起大落。
  • 泰媒:巴育將軍建議泰國人讀反烏託邦小說「動物農場」惹爭議
    據報導,泰國總理巴育將軍日前建議每個泰國人都去讀奧威爾反烏託邦小說「動物農場」,沒有曾想卻因此淪為笑柄。網民們在推特上發表評論,例如「過去五年來不民主治理國家的人是否選錯了書」。許多人問他是否想把自己描繪成一個書呆子,以及他是否真的讀過這部小說。
  • 川普遭彈劾後還會發生什麼?美國或在一周內產生兩任總統?
    之後他在12日表示,自己不會援引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彈劾現任總統川普。這次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發動的彈劾,已經是其任期內的第二次,在2019年12月,川普曾被以「濫用權力和阻礙國會運作」為由,遭到彈劾。為什麼川普又一次被彈劾?1月6日,部分支持川普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示威者強行闖入美國國會大廈,打斷參眾兩院認證選舉人團投票過程。
  • 新聞資料:泰國國家概況
    先後經歷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裡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羅。16世紀,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主義者先後入侵。1896年英法籤訂條約,規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間的緩衝國。暹羅成為東南亞唯一沒有淪為殖民地的國家。19世紀末,拉瑪四世王開始實行對外開放。五世王借鑑西方經驗進行社會改革。1932年6月,拉瑪七世王時期,民黨發動政變,改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