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投稿才能登上Nature、Science?這些核心期刊投稿標準比想像更...

2020-11-28 前瞻網

眾所周知,一旦踏上了學術的道路,那麼寫論文發期刊將會是你學術生涯中不可避免的一件大事。不僅在讀博時學校會對論文的數量和質量有要求,這也是衡量學術成果的一個重要標準。

不過,顯而易見的是,發世界知名的頂級期刊和普通期刊的難度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學術期刊等級劃分標準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咖位」,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SCI、SSCI期刊。

SCI別名《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個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它收錄全世界出版的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種。

SSCI即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是可以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是世界最重要的社會科學期刊索引。

進入這兩個類別的論文可以算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代表本專業在全球的最先進技術以及發展趨勢,是對作者學術水平的最高認可。如《Nature》、《Science》、《Cell》、《柳葉刀》這類國際知名期刊是SCI收錄期刊中最知名的幾個。

除了像SCI、SSCI這樣按期刊質量劃分之外,期刊等級的劃分還有多種方式,如按註冊地劃分(CN類、ISSN類),按主管部門劃分(國家級、省級)。在國內,期刊質量劃分還包括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國科技核心、CSCD、社科院核心等等標準。

投稿國際頂刊有多「嚴格」?

了解完不同等級的學術期刊,那麼對於《Nature》、《Science》這種學術人夢寐以求的世界頂級期刊,究竟應該用什麼姿勢投稿才能登上呢?

下面,我們就來以幾家知名期刊為例,看看它們的投稿標準。

NATURE(《自然》)

英國著名雜誌《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國際性科技期刊,自從1869年創刊以來,始終如一地報導和評論全球科技領域裡最重要的突破。

《自然》雜誌每周只發表200篇論文中的8%左右,因此它的評選標準非常嚴格。2017年,10768份投稿中,只有820篇投稿最終被出版,出版率為7.6%。

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科學論文(文章)的標準是:報告原始科研成果(主要成果和結論不得發表或提交他人);具有突出的科學重要性;得出一個跨學科讀者感興趣的結論。

對於不同類型的論文有著不同的編輯標準,如大數據集論文應該致力於報告一個完全全面的數據集,完整並具有廣泛的驗證,或提供重大的技術進步或科學見解;僅取得技術進步的技術型論文也將被考慮,因為所報導的技術將對其他研究人員產生重大影響;在缺乏新穎的機理見解的情況下,如果報導的治療效果對一種重要疾病有顯著影響,治療性論文也將被考慮。

作者應遵循《自然》網站上的格式要求來確保論文的水平、長度和格式符合要求。作者可以選擇投稿信來簡要說明提交的作品的重要性,以及為什麼它適合該期刊。投稿信不應與推薦人共享,並應用於提供機密信息,如利益衝突,以及宣布任何相關工作,如正在出版或在其他地方提交。

一篇論文讓編輯人員提交給同行評審的標準是,其結果似乎新穎、引人注目(具有啟發性、出乎意料或令人驚訝),所描述的工作具有直接和深遠的影響。

一旦決定了論文的同行評審,審稿人的選擇就由分配了稿件的編輯決定,大多數論文都是寄給兩三個審稿人,但也有一些論文是寄給更多審稿人,偶爾也會寄給一個審稿人。

SCIENCE(《科學》)

《科學》是發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論文、以及綜述和分析當前研究和科學政策的同行評議的期刊之一。該雜誌於1880年由愛迪生投資1萬美元創辦,於1894年成為美國最大的科學團體"美國科學促進會"( AAAS)的官方刊物。全年共51期,為周刊,全球發行量超過150萬份。

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是一個國際非營利性科學協會,出版有《科學》(Science)、《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科學免疫學》(Science Immunology)、《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科學信號》(Science Signaling)和《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對於不同種類的文章,期刊有著不同的要求:

同行評議的研究論文:預計會有重大進展。文章最多4500字,需包括摘要、介紹、最多六個圖表及約40條參考文獻等。

對於在線展示的研究論文,預期這些論文將會呈現無法以印刷版完全呈現的重要研究成果,值得提供額外的篇幅和注意力。這些論文可以達到8000字。

報告(最多2500字)將展示具有廣泛意義的重要新研究成果,需包括摘要、介紹、最多四個圖表及約30條參考文獻等。

對大多數論文的決定都是在幾周內做出的,論文通常在提交後不到四個月就會發表。在「研究文章」和「報告」類別中期刊要求材料和方法部分提供足夠的細節以支持研究的可重複性。

綜述(Reviews)類別也可以在線發表,可達到6000字,包括多達100個參考文獻,4-6個圖表。它們應該描述和綜合跨學科意義的最新發展,並強調未來的方向。

評論(Commentary)中,「Science's Insights」欄目介紹了科學家和其他專家對科學讀者感興趣的問題的分析。儘管這部分的大部分文章是由編輯委託的,但也歡迎不請自來的投稿。

視角(Perspectives)將突出最近令人興奮的研究,但不主要討論作者自己的工作。它們可能為某一領域的研究結果提供背景或解釋潛在的跨學科重要性。

書籍或媒體評論(Books or Media Reviews)括對新書、電影、展覽、表演、行動應用程式、播客和其他媒體的評論。在寫作之前請聯繫書評編輯,說明你為什麼相信這本書會引起科學讀者的興趣,以及為什麼你很適合寫書評。

政策論壇(Policy Forums)(1000到2000字,1-2個圖,最多15條參考文獻)提出了與科學和社會之間的交叉有關的具有政策含義的問題。

信件(Letters)最多300字,討論過去3個月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材料或公眾感興趣的問題。論文的作者通常會得到一個回答的機會。

電子郵件(eLetters)是一種簡短的在線評論,可以針對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論文或新聞故事提交。

技術評論(Technical Comments):不超過1000字,2個圖表,15篇參考文獻,沒有補充材料。它將在線發布,並對過去3個月內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的核心結論和/或方法進行評論。它不應提供新數據或其他以前未發表的工作,也不應基於作者在撰寫論文時無法獲得的新發現/概念。

Lancet(《柳葉刀》)

《柳葉刀》是1823年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公司出版的雜誌,部分是由李德·愛思唯爾(Reed Elsevier)集團協同出版。1823年由湯姆·魏克萊(Thomas Wakley)所創刊,他以外科手術刀"柳葉刀"(Lancet)的名稱來為這份刊物命名,而"Lancet"在英語中也是"尖頂穹窗"的意思,藉此寓意著期刊立志成為"照亮醫界的明窗"(to let in light)。

其它類似的核心醫學綜合刊物還有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美國醫學協會期刊及英國醫學期刊。

《柳葉刀》對於不同種類的論文有著不同的要求:

社論(Editorials):社論是每一份《柳葉刀》雜誌的聲音,提高人們對臨床和全球衛生主題以及任何與衛生有關的問題的認識。這些文章由雜誌的編輯團隊內部撰寫,並由雜誌籤署(例如,《柳葉刀》周刊署名為《柳葉刀》)。

評論(Comment):大多數評論是由期刊編輯委託發表的,對於自己提交的評論需要是針對與普通醫學受眾相關的主題,包括過去一個月或不久的將來發生的事件。

通信(Correspondence):讀者對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的內容或其他讀者普遍感興趣的話題的反響。這些文章通常不會經過同行評審。

視角(Perspectives)關注社會健康和醫學的各種作品,包括書籍、電影、戲劇和展覽評論,以及病人寫的作品。這些文章是由編輯委託撰寫的。

論文(Article):經過同行評審的可能改變臨床實踐、政策或對疾病的看法的原始研究報告。這些包括介入臨床試驗、觀察研究、建模研究和薈萃分析。

綜述(Reviews):對一個主要話題的明確概述或對當前感興趣的較窄領域的知識的更新。這些可以是面向疾病的、以臨床為重點的對衛生系統或衛生政策的概述或審查。

系列(Series):受編輯的委託,Lancet Series 包括兩篇或兩篇以上的文章,深入探討一個特別感興趣的主題,探索新的思維和推進一個特定的領域。

治療學(Therapeutics):給臨床醫生的關於疾病的新的、即將到來的治療選擇的最新的循證醫學評論。主要關注於特定疾病的新藥,但將委託對藥物類別或新的非藥物選項進行廣泛的審查。

NEURAL NETWORKS(《神經網絡》)

《神經網絡》雜誌是世界三大歷史悠久的神經模型學會的期刊:國際神經網絡學會(INNS),歐洲神經網絡學會(ENNS)和日本神經網絡學會(JNNS)。

《神經網絡》雜誌對有關神經網絡任何方面及相關計算智能方法的文章感興趣,涉及行為學,腦建模,學習算法,數學和計算分析,以及使用神經網絡概念和技術的工程和技術應用。

對於不同種類的論文,期刊有著不同的要求:

論文(Articles):作者需要指定五個部分中的一個: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學習系統、數學和計算分析、工程和應用。

信件(Letters)最多2500字,預計將包含重要的新研究成果,因此快速出版是合理的。每封信都應該包含一個摘要(不超過100字),最多25篇參考文獻。

評論(Reviews):專題的,全面的綜述,總結在一個廣泛的研究領域的重大進展。提交完整原稿前應與總編輯聯繫並提供大綱。

給編輯的信(Letters to the Editor):發表評論、指出錯誤或表達與本雜誌先前發表的一篇論文的重大分歧的簡短通信。原稿作者將與獨立審稿人一起對論文進行評審。如果給編輯的信的作者和原稿的作者之間存在實質性分歧,編輯可以邀請後者的作者進行反駁。此類信件應儘可能簡潔,不超過2頁的格式。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國內期刊版面費高,專業影響力低,投稿免費的SCI期刊難道有錯?
    那麼高校為何對中文期刊不感冒?首先中文期刊主要是滿足國內不做科研實驗的事業單位職稱的需求而存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科研人員不願意把自己辛苦工作的科研論文和混水的職稱論文混為一談。版面費是心結並不是國內高校和科研機構不願意投稿中文核心期刊,然而國內中文核心期刊的版面費是最大心結。
  • SCIE期刊投稿的坑
    【文獻求助】小張同學說:我近日準備投稿SCIE期刊,在網上瀏覽時,注意到一則「權威SCIE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3-6504)火熱徵稿」的消息,但是我難以確認信息真偽,不敢貿然投稿。幫幫我吧!
  • 乾貨:說說論文投稿的那些事,擁有核心期刊不是夢!
    怎樣找到適合的刊物? 有人可能認為一稿多投是最有效的方式,但依我個人而言,一稿多投不僅不能找到適宜的刊物,甚至可能對作者產生不良影響。其實,論文投稿是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的,下面我結合個人經驗談一談論文的投稿與發表。
  • 投稿論文被核心期刊退稿的原因有哪些?
    核心期刊分為:統計源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統計源核心期刊為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每年一評的期刊目錄,中文核心期刊由北京大學圖書館3年一評選的期刊目錄。很多單位或者是學校,在晉升和畢業時會要求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一篇甚至多篇,作者在明確自己所需期刊級別後,會抓緊時間完成論文,進行投稿,一部分可能1個月內會收到退稿通知,一部分會在投稿半年後還沒有消息,也會有一小部分作者很幸運,會反覆收到修改稿,修改數次後會有錄用通知下發。核心期刊退稿原因有哪些?
  • 投稿頂級期刊,這些技巧值得參考
    整理 | 李晨陽 投稿時,該選擇綜合性期刊,還是專業性期刊? 先從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試投,直到成功為止,這樣用「試錯法」投稿可行嗎? 怎樣在150字內把摘要寫好?
  • 盲目投稿,更容易錯失目標科技期刊!SCI投稿攻略來了
    所以在SCI論文投稿前,作者必須要了解這些問題,以便更好地選擇投稿的目標期刊。01、投稿論文和目標期刊的宗旨和範圍是否相符?確定投稿期刊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通讀該期刊辦刊的宗旨和範圍。稿件與期刊目的和範圍之間的不匹配是科技論文被拒最常見但可避免的原因之一。首先,確定投稿論文的主題是否與目標期刊的主題相符。
  • 如何準確投稿醫學論文期刊?
    NOFIRST如何準確投稿醫學論文期刊?近年來,科研人員的投稿意識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重視所投向期刊的質量及其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希望自己的論文能被權威檢索系統收錄,讓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擴大自己的學術影響。
  • SCI期刊編輯教你更好投稿英文期刊
    如何投稿英文期刊,投稿信裡的學問。投稿信(Cover Letter)是論文投遞的一個重要部分,卻很容易受到人們的忽視。不少人在在圖表、圖像和遣詞造句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卻只把投稿信看成是禮節上的需要。實際上,雖然投稿信不是論文能否發表的決定性因素,但這段短短的文字卻是你給編輯們留下的第一印象。
  • 如何選擇適合的投稿期刊?看這套流程和技巧!
    論文寫得好,不如期刊選的好!我們都知道,無論涉及到評獎還是評職稱,SCI論文期刊的等級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很多人剛開始投稿期刊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覺得只要是SCI論文期刊就可以了。其實SCI論文期刊的選擇是很重要的,幾篇低IF的論文可能不如一篇高IF的論文更有價值。
  • 核心期刊編輯部主任的論文投稿實用建議!
    而學術論文最高投稿價值是以最快速度發表在最高級別期刊上,並最大限度讓讀者檢索,在最大時空內與同行交流。要想達到以上目標,首先需要研究期刊,根據文章選擇合適的目標期刊。文章從被退稿文章特點入手,探討了提高學術論文投稿命中率的策略。
  • 期刊編輯給首次投稿就被拒的女生回信:論文投稿其實就像談戀愛
    不過,我還是要代表期刊所有編輯,向你表示最誠摯的謝意!因為,你將「第一次」獻給了我們期刊。本著對你的將來負責的態度,我專門抽出時間寫了7條寫作建議,希望對你以後論文投稿能有所幫助。總結起來挺簡單,就是一句話:論文投稿,其實就像談戀愛。01、選擇期刊,就像挑男朋友論文要發表,期刊不能少。
  • 探討在投稿中如何選擇合適的期刊
    一、確保論文符合期刊要求。學術質量是每篇論文應該具備的最基本條件,也是各期刊審閱稿件首先考查的內容,投稿之前一定要仔細閱讀所選期刊的投稿須知等內容,首先從論文的學術質量出發,確保文章的內容新穎,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創新性;其次要遵守學術規範,加強學術自律。
  • 如何投稿英文期刊,投稿信裡的學問
    為此,BioTechniques雜誌的編輯們特別指出了在寫投稿信時需要注意的事:1.切忌直接複製摘要對於一個編輯來說,沒什麼比連續看兩次摘要更令人厭煩的了。在投稿信中複製摘要,只能說明你實在沒興趣花時間闡述這項研究的優點。與摘要相比,投稿信能以更直接的方式表述工作的重要性,也是與編輯們建立良好關係的好機會。
  • 金華各種論文發表投稿找哪家推薦之二:
    壹論文發表網為您獲取iPSrIf3金華各種論文發表投稿找哪家推薦之二:.熱電諮詢!,但儘量簡潔,圖和文本要保持一致,相互補充,sci檢索的期刊,science期刊是一個具體的刊物,就是享譽國內外的《科學》期刊,當,然《科學》期刊也是被sci檢索的期刊,並且是
  • 醫學論文投稿難? 常笑醫學網全面助力醫學工作者提升投稿成功率
    醫學核心期刊要求高,發表難度大期刊等級直接決定了醫學論文的投稿難度。高等級的核心期刊,對收錄文章的質量要求也就更高,因為收錄低質的內容會影響期刊的權威性和口碑信譽。其實對於核心期刊來說,看重的是論文質量而非醫生的資質和名氣。想提升醫學論文通過率,最終得到發表,就要從論文與期刊的契合度、熱點領域、研究價值多方面提升內容質量。
  •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sci期刊投稿方法都是有很多種多樣的,假如是創作者自身投稿sci期刊,能夠挑選期刊官方網站直接根據電子郵箱投稿就就行了,而假如是挑選根據月期刊網向sci期刊投稿,那麼能夠根據二種方法,(1)QQ或手機微信直接推送稿子;(2)電子郵箱投稿。
  •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
    sci期刊官網投稿簡單嗎?sci期刊官網投稿是作者發表sci論文時比較常用的方法,簡不簡單,相對於不同的作者來說,有不同的答案。越熟悉,越專業,sci期刊官網投稿越簡單。sci期刊官網投稿,通常是作者自己發表sci論文唯一的選擇。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
    sci期刊,屬於國際期刊,對文章語言有相應的要求,凡是語言不符合要求的,肯定不會被錄用。那麼,sci期刊投稿用哪種語言?以英語為主,其他語言也有,但少見。sci選用刊物來源40多個國家,涉及50多種文字,不同的sci期刊,有不同的語言要求,在意料之中。作者發表sci論文,投稿A期刊可能要求英語,投稿B期刊可能要求德語或其他。不管什麼語言,以所投稿期刊的要求為準。不過在語言使用上,還是以英語為主。首先,國際學術交流不斷的發展,發表sci論文的科研人員也越來越多。
  • 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
    發表sci論文,要選擇sci期刊,期刊所在分區不同,發表難度也有差異。那麼,sci一區期刊投稿最難發表嗎?通常來說是這樣的,但凡事總有例外,投稿發表難度還是要根據期刊的具體情況來判斷。所以,想要在sci一區期刊投稿發表,必須面對非常高的錄用標準。錄用標準越高,意味著投稿發表的難度也會越高。(2)sci期刊每期都是有版面限制的,不是說在發刊前,錄用了多少,就刊登多少。而一篇論文發表在sci一區期刊上,認可度也好,影響力也罷,具有非常高的優勢,其他期刊往往無法比擬,這就導致sci一區期刊非常吃香,有能力的作者,都想要發表sci一區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