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術志 作者:浴火鳳凰
親愛的小劉同學:
你好!
收到你的投稿論文已有兩周時間,我和其他2位編輯反覆閱讀,經過仔細研討,最終給出了3條審稿意見(請原諒我們說話有點直接):
意見一:論文的漏洞比我爺爺的網眼背心上的窟窿還要多! 意見二:這篇稿件的寫作風格太糟糕了,審得我都不想活了。意見三:就算回到本科生時期,我都會這種水平的投稿。
所以,不好意思,你的論文被拒稿了。
然而,小劉同學,你也不必太傷心,因為幾乎所有人第一次投稿,都難逃被拒的噩運。
想當年,我第一次投稿時收到的編輯意見,讓我傷心了一個多月:
「The writing and data presentation are so bad that I had to leave work and go home early and then spend time to wonder what life is about.」
所以,多受幾次被拒的打擊,對你的心理素質提升將大有幫助。
不過,我還是要代表期刊所有編輯,向你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因為,你將「第一次」獻給了我們期刊。
本著對你的將來負責的態度,我專門抽出時間寫了7條寫作建議,希望對你以後論文投稿能有所幫助。
總結起來挺簡單,就是一句話:論文投稿,其實就像談戀愛。
01、選擇期刊,就像挑男朋友
論文要發表,期刊不能少。
而選擇投稿的期刊,其實就像找男朋友一樣,要注意兩條:
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戀愛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口味的小夥。
翻譯過來,也就是說,投稿要選擇與自己所學專業方向相符合的期刊。
很遺憾,你的第一次投稿,就給了錯誤的對象。
我們期刊是生物化學專業類學術期刊,而從你的撰寫內容來看,你學習的專業應該是土木工程類。(這有可能是因為你郵箱裡的聯繫期刊太多,發送錯了吧!)
第二條,選擇男朋友,一般要挑和自己條件差不多的小夥!
古人云「門當戶對」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刊雖然不是特出名,但也算全國頂級學術期刊的行列,而你的論文撰寫水平,恕我直言,目前還停留在高中生撰寫作文的階段。
真的,並不是要打擊你,而是想要你能夠正視現狀,奮發圖強,激發寫作鬥志。
當然了,你能將自己「第一次」的目標就定位在頂級期刊,這種追求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
關於投稿期刊的選擇問題,以後可以與你導師多交流,請TA提點建議,就像找對象談戀愛,總要和父母商量一下,不是嗎?
02、選取關鍵詞,就像自我介紹
文章的關鍵詞,就像男女朋友第一次見面時,相互之間的自我介紹。
記住,自我介紹一定要有乾貨,不能挑那些不痛不癢的詞,要不然你們彼此之間不容易掌握對方的基本信息。
你文章選用的3個關鍵詞:21世紀、工程、新方法,使讀者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你的文章要點,都不能算得上是乾貨。
那什麼是關鍵詞所謂的乾貨呢?
主要是要選擇名詞、動名詞和名詞化的詞組,而不能選擇冠詞、介詞、連詞、助動詞、某些形容詞。
打個比方,就像你和男朋友倆人第一次見面,你介紹到:
「我叫劉菲菲,來自XX大學,學習土木工程專業,今年21歲……」
其中,「劉菲菲」「 XX大學」「 土木工程」「21歲」都是關鍵詞,不過你也要挑最能反映個人情況的寫,一般4~5個為宜。
而像介紹你「內向」啊、「漂亮」啊、「並且」啊、「然而」啊之類的詞,都不能作為關鍵詞。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關鍵詞不能誤用。
所謂「泛義詞」,就是指那些在任何領域、任何問題上都可以使用詞語,就像你文章中的「21世紀」「新方法」這種。
這就如同,你向男朋友介紹你是「女生」「會吃飯」「大學上四年」一樣,缺乏特指性和針對性。
03、拽詞,就像他總喜歡「臭顯擺」
拽詞,也是你論文撰寫中非常嚴重的一種情況。當然,許多作者都存在這個問題。
所謂拽詞,就是文章作者生怕別人不知道TA的知識淵博,明明一句話就能講清楚的事情,非得旁徵博引、引經據典,繞得雲裡霧裡,達到九曲十八彎的效果。
就像兩個人談戀愛,重要的是彼此真誠,沒必要為了讓對方傾心自己,毫無底線地「臭顯擺」來抬高自己。
比如,你男朋友為了顯示他的博學多才,在你們吃KFC時,為了說明「Hamburger」一詞,非得引用康德說什麼了,黑格爾說什麼了,愛因斯坦說了什麼,等等。
他羅列了一大堆概念,拽起詞來沒完了,生怕你不知道他讀了很多書,有很多知識,認識很多名人,最後把自己都拽迷糊了。
這很像孔乙己的那句「茴香豆的『茴』有幾種寫法,你知道麼」一樣的意味。
面對成天這樣愛「臭顯擺」的男朋友,你說你能不心煩嗎?面對這樣的文章,編輯的感受和你是一樣的。
所以,寫論文時,用一句話就能說明的詞彙,沒必要費這麼大力氣去解釋。
04、用第一人稱撰寫,
就像總以自我為中心
論文強調的是客觀性,尤其是學術語言,更是講究客觀性。
學術論文為什麼要講從「I」到「Me」的轉折過程,就是因為,學術論文本質上講就是一個將作者自我他者化,然後實現學術追求客觀性的過程。
但是,很多作者,當然也包括你在內,不知道這一點,撰寫論文時會用很多主觀性的東西。
比如,你的文章中動不動就直接寫「我們發現」,甚至還會出現「我認為」「我設想」等,主觀性的意味太濃,如同戀愛時總是以「我」為中心,而不是談論戀人之間的愛情、趣事等客觀存在。
戀愛的一方總是強調自我而不顧及對方的感受,長此以往,總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當然了,論文撰寫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地運用第一人稱,以避免重複或被動語態的冗長,記住,千萬不能過多!
還有,主觀性中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過多使用形容詞和副詞。
比如,戀愛時,你說,遇到他是我人生的一個成功的經歷,是一次正確的選擇等,當然是可以的。
而這些詞放在論文中,則具有明顯的主觀性,是不合適的。
05、圖表,就像送花、送禮物
一般來說,一位編輯拿到一篇學術文章時,往往第一眼都會先看圖表,由此給這篇文章定個總基調,是傾向於接受還是拒絕。
所以說,圖表在一篇學術論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這就如同談戀愛時,男朋友時不時地送花、送禮物給你,他心中的愛慕之情不言自明。
但是,送花、送禮物也要結合具體時節,比如區分你過生日、過情人節、相識紀念日等等,選擇不同的花和禮物,才能達到最優的表白效果。
圖表同樣也要注意區分不同的寫作目的、寫作風格、實驗結果,靈活運用才是。
而你論文中的圖表,出現了樣式單調、格式混亂、解析度過低、數字過多等問題,讓編輯看起來就頭暈眼花。
今後的論文撰寫,在圖表方面應注意以下3點:
一是具有自明性,即審稿人和讀者無須參照正文就能讀懂圖表,且正文和圖表不應重複相同的數據或內容。
二是要儘量避免採用過於複雜或難以讀懂的圖表,每個表格中最好不要超過200個數據,否則就將其作為附錄處理。
三是表格建議使用標準的「三線表」格式,圖片一定要清晰,其中線條的粗細與文字、符號的大小一定要協調,並且要考慮刊印時縮小製版後的效果。
06、論文排版,就像梳妝打扮
內容和形式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戀愛中的女孩子,當然希望把自己最漂亮、最光鮮的一面,展現給男朋友。
於是,你們女孩子出門前總要梳妝打扮一番,塗一塗口紅,噴一噴香水,梳理一下頭髮,換上心儀的衣服。
同樣,論文撰寫除了核心內容外,還需要優美的排版來展現,給編輯一種審閱的愉快感。
而你的論文排版水平,真的是不敢恭維,給編輯的是一種凌亂感。
文章題目、各級標題、正文全部使用同一字體,未按標準進行區分。(這裡友情提示一下:「黑體」是一種正式字體,而不是單純地把字體「加粗」!!!)
行間距、段間距、頁邊距太小,壓迫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
在此,向你推薦學習《Office 2019 高效辦公三合一從入門到精通》等書籍,系統掌握常用的Word排版技巧。
07、一稿多投,就像「腳踩多隻船」
戀愛時,男女雙方最重要的是要彼此忠誠,決不能出現「腳踩兩隻船」,甚至「腳踩多隻船」的情況出現。
論文的「一稿多投」,實質上和這種不忠誠並無兩樣。
而你將論文發給我刊後1個周后,還未等到是否錄用的通知,你又將論文發另一期刊(你要問我如何知道?因為那位編輯和我是好友,他對你的論文水平同樣印象太深刻),這是違反發表道德的行為。
當然了,戀愛也有分手的時候,之後也有再談戀愛的權利。
同樣,投稿也不被錄用的情況,之後也有再投其他期刊的權利。
為避免「一稿多投」情況的發生,你投稿2周後,要主動和雜誌聯繫。
若要是審稿合格,按要求修改稿件,並對修改的每一個地方作詳細說明。
若是審稿不合格,根據期刊對你文章的中肯意見進行修改,另投其他期刊,這時,就不存在「一稿多投」的問題了。
好了,囉嗦了這麼久,希望對你以後的論文投稿能有一點兒幫助。
親愛的小劉同學,投稿就如同談戀愛,是一件讓人快樂的事情,沒什麼好害怕的。
願早日收到你稿件被錄用的好消息,加油!
《XX》期刊編輯:浴火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