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平板代表了電視的技術方向,但CRT的性價比優勢目前仍無法撼動。
有專家稱,雖然平板電視的生產和銷售增長迅猛,今年的容量預計在200萬臺左右,但是與05年3000萬—5000萬臺的彩電總銷量相比,平板電視並不是主流產品。其中,價格是主要制約因素。
業內人士認為,只有當平板電視的價格降到CRT電視的1.5—2倍時,才會迎來真正的爆炸性增長。
由於價格優勢,CRT電視目前仍是市場主流,在全球彩電市場中佔總銷量的70%%-80%%。然而,平板電視對CRT電視的衝擊,以及其強勁的發展勢頭,大有取代CRT電視並成為市場主流之勢。
CRT電視面臨生死決擇。
性價比拼
CRT電視最大的優勢在於便宜,而厚實笨重的外觀卻一直困擾著業內。這也正是CRT電視的軟肋。隨著技術的發展,體積厚重的CRT電視面臨淘汰,不少電視廠商為應對薄型化潮流,加速推出超薄CRT電視。
年初,LG率先推出32英寸超薄CRT電視。與此同時,三星也不甘示弱,展出超薄Vixlim電視。隨後,國內外彩電企業紛紛推出各自的超薄CRT電視。近期,長虹、海信、創維、松下、夏普等更是將16∶9超薄CRT電視炒得火熱。
超薄CRT電視的出現,使CRT告別了4∶3的傳統顯示技術,彩電格式完全符合數字轉播的要求。其在外觀和功能上打破了傳統CRT顯像管與液晶、等離子的差別,使顯像管步入輕薄行列。
這一重大改變,加大了CRT電視與液晶、等離子抗衡的法碼。預計,其市場潛力將達1000億元以上。
與CRT電視相比,平板電視通常是以大屏幕為主,其成本比CRT電視貴很多。以往笨重的CRT電視瘦身成功,將使其絕處逢生,因為超薄CRT電視的價格只比傳統CRT彩電貴10%。這對於借輕薄取勝CRT的平板電視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衝擊。雖然近來由於庫存與供過於求等問題,LCD的價格在不斷下滑,但是,平板要想在價格上與CRT抗擊,恐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業內人士認為,更多超薄CRT電視的研發成功與入市,意味著超薄化已成為CRT產業的重要技術趨勢,CRT已加入平板陣營,成為與等離子、液晶電視抗衡的後起競爭對手。甚至可以說,到現在為止,CRT電視還是最好的。一臺29英寸CRT電視的市場售價只有1500元左右,對廣大農村市場來說還是很需要的。此外,中國對第三世界的出口也很大,應該說CRT電視在未來十年內還有發展空間。
LG商品企劃部樸勝珉表示,液晶、等離子的單價仍然很高,特別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消費者或是無力負擔,或是對新技術仍存有疑慮,預計未來5—10年,CRT電視仍有一定的消費基礎,而薄型CRT電視正好可以切入這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