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17年10月5日19時(瑞典當地時間13時),諾貝爾文學獎正式公布,今年的獲獎者是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
瑞典學院將其創作母題歸納為「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並稱:「石黑一雄的小說以巨大的情感力量,發掘了隱藏在我們與世界聯繫的幻覺之下的深淵。」
相信這兩天,無論你從事什麼行業,朋友圈裡都必然出現「石黑一雄」這個名字。
原本並不被大眾多熟知的作者,都會因為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迅速得到全面的「追捧」,這樣的劇本一年一度地上演,卻也樂此不疲。
獎項只是一時的狂歡,讓更多人去了解一位作家和他用文字構建的世界。文學只有回到靜默的閱讀與思考中,才能彰顯其意義。
但想要閱讀的我們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卻閱讀一部又一部的長篇小說,但至少我們每天還能騰出那麼一些時間看上一部電影。
今天點點就跟大家分享由石黑一雄作品改編和石黑一雄參與編劇的影視作品。
《告別有情天》
導演: 詹姆斯·伊沃裡
主演: 安東尼·霍普金斯 / 艾瑪·湯普森
影片根據石黑一雄的原著小說《長日將盡》改編。《長日將盡》也是石黑一雄所有作品中為大多數人列為「最喜歡」的小說。
史蒂芬斯先生(安東尼·霍普金斯 飾)是一個忠實的僕人,他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在達林頓勳爵的府邸當管家。
如今公館迎來了新的主人美國國會議員劉易斯,府邸需要招納新的員工。
此時史蒂芬斯剛好收到了曾經一起工作過的女管家肯頓(艾瑪·湯普森 飾)的信。於是史蒂芬斯向劉易斯推薦了肯頓,而劉易斯立馬同意了。
之後史蒂芬斯開啟了一段回憶之旅,從他第一次見到肯頓開始。
她精明能幹,操持起家務來比史蒂芬斯更靈活,起初史蒂芬斯常常與她有些小矛盾。
但是隨著相處日子漸長,善良的肯頓還是暗暗打動了史蒂芬斯。
而肯頓也欣賞並喜歡史蒂芬斯,她一再流露真情,舉手投足間洩露了愛意。
但是每到動情關頭,史蒂芬斯都隱忍著自己的情感,對肯頓的愛化作一段埋沒在靜默中的故事。
肯頓忍痛告別這段無果之愛,遠走他鄉嫁為人婦。當時光荏苒,二人再次會面,心裡的愛意仍然說不出口,濃濃思念化作車站道別的一句祝福。
影片具有十足的古典氣息,一切盡在細微處,需要觀眾慢慢品味。
男女主角以令人心碎的表演將感情的壓抑詮釋得絲絲入扣,而二戰時代演變也巧妙地隨著劇情而發展,拓大了全片的格局。
《世界上最悲傷的音樂》
導演: 蓋伊·馬丁
主演: 伊莎貝拉·羅西裡尼
石黑一雄參與編劇的作品。
男爵夫人海倫若干年前被誤鋸雙腿,從此她的心裡只有恨沒有愛。
她有一家啤酒館,為了在大蕭條中贏得生意,她舉辦了場「世界上最悲傷的音樂」的比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啤酒源源不斷被賣出。
以前的戀人切斯特攜新女友來參加,要唱出最悲傷的歌。
切斯特的弟弟則是帶著兒子的心臟參加,要拉出世上最憂鬱的大提琴聲。
切斯特的父親就是當年誤鋸海倫雙腿的人,為了彌補過錯,他花了多年心思製作了一雙晶瑩剔透的玻璃腿,並在此過程中,他不可抑制地愛上了海倫。
為了贏得比賽,切斯特無所不用其極。
而到了比賽的時候,又狀況頻發,發生了各種意外。瘋狂、迷幻,一次影像的實驗,一部關於欲望、愛戀,還有啤酒的黑色寓言。
《伯爵夫人》
導演: 詹姆斯·伊沃裡
主演: 拉爾夫·費因斯 / 娜塔莎·理察森
影片根據石黑一雄的同名原著改編,是首部參與國際分帳的中英合拍片,於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作為揭幕影片亮相。
故事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託德(拉爾夫·費因斯 飾)是一位生活和事業都陷入了瓶頸的外交官,整日混跡於歡場和酒館之間。
剛剛來到這裡的時候,託德也有過宏大和高遠的理想,但漸漸失去的視力和複雜的權謀爭鬥讓他無法再在職業的道路上前進下去。
在一家夜總會裡,託德結識了名叫索菲亞(娜塔莎·理察森 飾)女子。
索菲亞曾是聲名顯赫的伯爵夫人,如今卻淪為豔舞女郎,為了撫養十歲的女兒,她甚至不得不出賣自己的肉體。
就是這樣境遇相同的兩人,不斷的相互吸引著。不久之後,日侵華戰爭全面爆發。
而此時,託德才發現了自己壓抑已久的對於索菲亞的強烈愛意,這對心心相印的男女最終能否終成眷屬呢?
《伯爵夫人》情節雖不複雜衝突,卻充分展現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歷程,比起張揚激烈的愛情故事,該片所表現的愛情含蓄、隱忍、深沉,更耐人尋味、打動人心。
《別讓我走》
導演: 馬克·羅曼尼克
主演: 凱瑞·穆裡根 / 安德魯·加菲爾德 / 凱拉·奈特莉
影片根據石黑一雄的同名原著改編。
28歲的女子凱西(凱瑞·穆麗根 飾)自幼生活在校風嚴謹的寄宿學校海爾森。
湯米(安德魯·加菲爾德 飾)和露絲(凱拉·奈特莉 飾)是她最重要的兩個朋友。
三個人在英國鄉間的學校裡度過了人生最青澀浪漫的時刻,也收穫著真摯的友情。
然而某天,從露西老師的口中得到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海爾森的終極目標是將他們培養成器官捐獻者,他們必須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切,直到年輕的生命之花凋零。
在18歲之際,他們得以走出海爾森,去往各地的寄宿學校。黯然的命運如影隨形,在短暫的生命中他們還將經歷更多...
影片有一個科幻的背景,但實際上關乎更多的是人的情感和命運本身。它保留了原作感傷的味道,三個人在成長中不斷發掘真相,更重要的是認識自我,經歷啟蒙。
當我們欣賞完由石黑一雄原著小說改編而成的影視作品之後,我們會發現正如瑞典學院所言的石黑一雄創作的母題為——「記憶、時間和自我欺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