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周潤發意外「客串」了一部影片,從票房毒藥成了金像影帝

2021-01-09 娛樂養生經健

說起曾經香港藝壇,湧現了很多傳奇人物,他們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作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英雄本色》呢?當初這部片的票房成績非常好,收穫了很多好評,而且還拿了很多的獎,應該不少人都還有印象吧?片中幾位主演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盪氣迴腸的故事,尤其是其中的兄弟感情,非常感人,讓很多人都記憶猶新。但這部作品成功的背後,卻有很多的曲折。

在電影裡面,發哥的表演尤其亮眼。「小馬哥」這個角色也算是他的代表形象了。但是一開始這個角色其實只是一個跑龍套,而周潤發只是來客串的。但是當時主演的張國榮因為檔期太緊,所以就減少了他的戲份,增加了「小馬哥」的戲份。而且一開始這個角色也沒打算讓周潤發出演,但是劇組選定的演員也是因為檔期原因沒有接受這個角色。

這個時候的周潤發雖然因為許文強而大獲成功,但是後續發展卻陷入了低谷,因為一連好幾部作品的票房成績都很糟糕,甚至背上了「票房毒藥」這樣的稱呼。所以當時投資方還尤其說明不要讓周潤發來演。

但是當時吳宇森並沒有聽從,相反,他非常能夠體會周潤發的處境。他之前也被雪藏,好不容易才能走出來,他相信周潤發能夠演好這個角色。而且還為他設計了一句臺詞,大意是:等了三年,一定要把失去的東西拿回來。而周潤發也沒有讓他失望,尤其是說這句臺詞的時候,完全就是演出了自己和吳宇森的心聲。因為他演得太好,吳宇森還專門增加了他的戲份。

除此之外片中還有一個重要角色狄龍當時處境也很艱難,他越來越難接到角色,很多人都不看好他。而他在片中也有一句經典臺詞一直流傳了下來,那就是:不做大哥很久了。這句臺詞也是狄龍自己的感慨。

雖然有張國榮擔任主演,但是其他幾位主演都不被大家所看好,所以當初不少人都覺得這部電影會撲街。但是上映以後的票房成績卻超乎了大家的想像。對於吳宇森和其他兩位主演來說都是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尤其是周潤發,不僅一改之前「票房毒藥」的困境,而且拿獎無數,成為大家心目中當之無愧的影帝。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周潤發被稱「票房毒藥」時,曾接過一部「為藝術獻身」的電影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也是香港有名的影星,周潤發。周潤發,1976年出演了個人的首部電影《投胎人》,從此真是進入演藝圈。1980年,在國民劇《上海灘》中飾演許文強一角,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一代人心中的男神。1987年,周潤發憑藉動作電影《英雄本色》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名副其實的影帝。
  • 奧斯卡影帝與票房毒藥的奇幻人生
    ,沒有之一——影片全球範圍內拿下了5.87億美元,高於《馴龍高手》《瘋狂外星人》等原創作品,甚至比《功夫熊貓3》都強一些,在中國內地也獲得了3.9億人民幣的票房。這也是唯一一部片尾字幕中出現了「尼古拉斯·科波拉「這個名字的凱奇電影。
  • BEYOND唯一的賀歲片《吉星拱照》,周潤發為真愛放棄億萬身家
    1986年周潤發憑藉新藝城的《英雄本色》,拿到第一個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一舉甩掉票房毒藥的帽子。之後三年,又連續憑藉《龍虎風雲》和《阿郎的故事》拿到兩屆金像獎影帝,從此成為香港影壇最舉足輕重的巨星。周潤發四年三影帝,全是新藝城的出品,可以說是新藝城成就了周潤發,而周潤發也在票房上很好的回報了新藝城。從1986年到1990年,周潤發為新藝城拍了十幾部賣座電影,其中《英雄本色》《八星報喜》是票房冠軍,《英雄本色2》《監獄風雲》《老虎出更》《阿郎的故事》等等排名都進了年度前十。在電影成功的基礎上,1985年新藝城與寶麗金合作,創建了新藝寶唱片公司。
  • 一部捧出了三名影帝,黃渤、孫紅雷錯過的影片:真相太殘忍!
    但是這多年以來,那些只想拍好片,對於票房不怎麼在乎的藝術片導演,反倒是更容易贏得觀眾的尊重。 在藝術片導演之中,田壯壯該是一位一直不想轉型的比較執著的導演了,不過,執著的導演也是慘兮兮。1984年,他拍出了《獵場札撒》,然而,因為審片的人看不懂電影想要講啥,謹慎期間,審片的工作人員沒讓這部片子過審。15年之後,《獵場札撒》在臺灣上映。
  • 1989年,周潤發34歲,張艾嘉36歲,拍了一部難以超越的男人電影
    一、老港片的溫情香港電影曙光暗淡了許多年,如今已經是一個新的年代。童年和少年時期充斥在生活中的那些香港電影已經成了另一個時代。如今的時代新人輩出,但無論如何,現在的港片始終不再是從前的港片了。今年的金像獎上,曾志偉的兒子曾國祥導演大放光彩,讓人看到了一些港片的未來。
  • 周潤發辭演的這部電影,年度票房第二,成為了經典!
    想問大家一個事情,就是如果你認為是一部經典的作品,在你的心中,那麼經過數年之後或者是10多年之後你們會忘記嗎?或許你的答案也是非常明確的,可能會讓你一輩子也忘記不了,那麼當年那部《家有喜事》,也就是92年版本的作品,更被認為是一部很經典的作品。
  • 成龍主演的這部電影 集合近50位明星;卻敗給了周潤發的《賭神》
    當年的成龍大多數拍攝的都是動作片,也因此成龍成為了首屈一指的功夫片明星,但是多年來成龍一直想要拍攝一部文藝片圓了自己的一個青春夢,所以邊拍攝了《奇蹟》這部影片。
  • 還原世紀悍匪,湊齊四大影帝,「爛片之王」王晶這次要逆襲了
    但觀眾卻隱約對《追龍2》的導演王晶有些不放心,自從王晶北上之後,雖然賺得盆滿缽滿,但影片口碑卻一部不如一部,尤其是三部《澳門風雲》,評分一直在四五分徘徊,使王晶在觀眾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但木兄卻對《追龍2》很有信心,很大原因來源於上一部《追龍》,這部2017年上映的電影至今在豆瓣都保持著7.2的評分,在當年可為王晶打了一個翻身仗。並且王晶在微博上也放話,這次我又認真了,票房目標20億。這架勢,不免讓觀眾期待滿滿。
  • 《赤道》票房上映三天過億 五一檔最「硬」片
    正在五一檔熱映的亞洲唯一犯罪動作鉅制《赤道》,上映三天票房破億,成功超越金牌雙傑導演組合梁樂民、陸劍青此前執導的口碑之作《寒戰》5天破億的紀錄。在青春飛揚的五一檔,《赤道》無疑是部獨樹一幟的國際格局佳品,憑藉張學友、張家輝、張震、王學圻、餘文樂(微博)、崔始源、池珍熙(微博)等天王影帝級主演的超高顏值和超強陣容,燒腦劇情加超硬派high片掀起五一檔期看赤道的觀影小高潮。
  • 香港賭片的兩座大山,周星馳與周潤發誰山頭更大?劉德華走了過場
    《千王英雄會》對於周潤發來說,是一個不甚出名的作品,但這卻是周潤發第一次出演與「賭」有關的作品,下一次周潤發出演類似的角色,要等到8年後。當1989年王晶找到周潤發,讓他出演「賭片」時,此時周潤發早已是江湖大佬,影壇巨匠。
  • 幫周潤發黃家駒立足,對患癌妻子不離不棄,黃百鳴的一生充滿情義
    02周潤發是一位婦孺皆知的男演員,他的粉絲幾乎遍布了各個年齡層。但鮮有人知的是,周潤發年輕的時候也被人送過「票房毒藥」的稱號。多虧黃百鳴的力挺,他才得以翻身。正因為這樣,他才有了上述「票房毒藥」的稱號,讓各路大佬躲著走。但當時已經是製作公司老闆的黃百鳴極具慧眼,堅信周潤發不是池中之物。他經常在公開場合誇讚周潤發的演技非常有潛力,人也超級聰明。
  • 周潤發為何從來不與周星馳成龍合作?發哥個性十足,不願演配角!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發展黃金時期,那個時候湧現了「雙周一成」,可以說撐起了香港電影的半壁江山。但是,周潤發與成龍周星馳二人從來都沒有一起合作過一部電影。我們見到過周潤發出現在周星馳的電影裡,那是《賭俠》當中,最後周潤發微微露面。
  • 周潤發:結婚30多年無子女,原因曝光,夫妻相敬如賓不離不棄
    之後1986年在《英雄本色》中扮演「小馬哥」,影片播出後不僅打破了票房記錄,同時也讓他成為了香港首個金像獎影帝。短短幾年,周潤發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幾乎橫掃各大頒獎典禮。1978年,周潤發與陳玉蓮合作《大亨》時相識在拍戲的過程中,兩人因戲生情。當時陳玉蓮只有18歲,年輕貌美,而周潤發也是英俊少年,兩個人相戀之後便公布了戀情,郎才女貌的一對特別般配。兩個人的愛情受到了媒體的祝福。
  • 劉德華被迫拍戲,有五位影帝卻票房慘澹,《火燒島》的故事太多了
    1991年,一部由劉德華、成龍、洪金寶、梁家輝、柯俊雄五大影帝一同出演的電影《火燒島》上映,與前所未有的豪華陣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只有1100萬的慘澹票房
  • 中延銀河影帝扎堆 好看
    有作為金爵獎入圍影片的《風平浪靜》、討論度高的《平原上的摩西》《獵狐行動》《金錢帝國:巔峰之戰》……讓廣大影迷無比期待下半年的影院片單。   推介會上,國產片佔到七成半。而諸如《奪冠》《金錢帝國:巔峰之戰》《獵狐行動》等港片或港人北上合作的影片則格外引人注目,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港片所創造的輝煌。更期望於疫情後港片及港人北上合作大片能帶領國產片迅速帶領影市繁榮歸來。
  • 曾和周潤發一樣當過郵差,結婚22年不生子,影帝劉青雲的另類情史
    說起劉青雲,相信大家一定會非常熟悉,多項影帝加身的他,擁有著不少的經典作品,《掃毒》、《竊聽風雲》等劇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不過,相較於在事業上的成就,他和郭藹明長達20餘年的神仙愛情同樣也非常令人稱道。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影帝劉青雲的那些往事。
  • 香港九龍城寨最後一部電影,原定男主角是李連杰,成龍接手拿影帝
    《重案組》【《重案組》:原定男主角是李連杰,成龍接手拿影帝,拍完九龍城寨就拆了】 世界級動作巨星成龍,他的電影票房,除了在香港輸給過周潤發周星馳之外,在東南亞和其他海外市場,都是橫掃天下。這主要得益於,成龍的電影風格是功夫喜劇,可以突破語言的限制,風行世界。當然,成龍也一直在嘗試轉型,他的電影中也有很多非功夫喜劇的經典,比如1993年的《重案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