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一個想要掙脫父權控制的青年,在一次爭執中失手殺死了同村的痞子,被迫逃亡。他沒有想過會用這樣的方式逃離安逸的生活,離開之際卻驚人地發現宿命早已將他和專制的父親緊緊連接在一起,走或留他都將失去一切。
一個飽受家庭暴力摧殘的留守女人,在曾經戀人的懷抱裡找到了慰藉。黑暗裡絕望的女人與情夫密謀殺夫,可當莽夫的死訊真的傳來時,情夫卻避而不見矢口否認一切。當女人又一次陷入絕望,另一個男人出現在她的生活裡,他給女人帶來的不僅僅是關心……
一個行為正直嚴格自律的老村長,精心設計著自己退休後的晚年生活。一生忠誠於信仰的他,卻在本性面前輕易地低下了頭;一個汙點掉落在命運藍圖上,他竭力去擦掉汙跡,卻剝開了一個黑洞,深陷其中。
評語:影片《心迷宮》作為一部類型片,採用了典型的非線性敘事模式講述了某農村這一小格局中五天四夜的離奇故事。相較於大多數懸疑片而言,影片《心迷宮》綜合運用了倒敘、插敘與多線敘事的多種敘事方式,有條不紊地以影片中的人物視角出發展開敘事,最終在整體格局上形成環狀敘事,即將影片的故事情節由一條有序的線連接成了一個循環往復的圓,故事的結尾又回到了開頭。嚴格意義上的環狀敘事,不只是結尾回到了開頭,其電影思維方式也應該是環狀的,中間部分應該是在向結尾前進同時向開頭迴轉,其情境是可循環的。就影片整體架構而言,非線性的環狀敘事是影片《心迷宮》突出的敘述方式,導演利用這一敘事結構模糊了時間順序,置換了事件的因果順序,層層深入,不斷推進,最終周而復始,再次回到影片敘事的原點,形成了影片敘事的莫比烏斯環。
總有一些電影看完之後讓你有無盡的言語想去表達,但卻發現始終找不到說出口的線頭。某種意義上講,這類電影就是佳作。它呈現出了生活與人心、人性中細密的複雜況味,以至於只能用故事去慢慢暈染,而無法用概括性的語言去分析。《心迷宮》就屬於這一類。
這部電影有幾個套層結構:首先,它涉及命案。但是不像我們慣常意義上的商業電影對於案件的敘述模式,那些電影中的死亡都是奇巧化的,充滿詭異的動機和強烈儀式感包裝,而《心迷宮》中所呈現的死亡,灰暗而沉悶,充滿隨機性,生死一瞬,無徵無兆。這才是真正的命運感。生死有命,不過就是如此。但是,這命案本身卻成為了催化劑,發酵了所有我們已知的、漂浮在生活表面和沉澱在現實塗層以下的情緒。
你還會看到所有人情感與精神的潰散。無論是看似美滿的村長家,還是不幸的寡婦,他們都是中空的,生活之於他們,不過就是在度過時間而已。而鋪陳在故事當中的情感與情慾,又如此絕望而虛張。那些無法明目張胆的愛,不可斷絕的恨,又把一切攪得混沌。
而在這一切之外,最外圈還有一層隱秘卻又無處不在的父權。父親藉由「愛」之名,為孩子安排一切也剝奪一切,而後來,父親想拯救自己的兒子,卻最終讓所有人落進了更加無望的深淵。最終,父子二人在殯棺兩側默默佇立,一切又回到起點,荒誕覆蓋著荒誕,無常折迭著無常。在多年的疏離和憎恨之後,孩子叫了一聲「爸」。但這是重返親暱還是更深的訣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