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動物來講北方的冬季是個最難煎熬的季節:食物難覓。在大雪鋪地的北陵公園裡,大批喜鵲常在枝頭忍飢挨餓。慶幸的是,每天都有兩名背著紅兜子的老年人給喜鵲餵玉米,伴著它們度過了寒冷的冬天。4月4日,記者在北陵裡聽說了這樣的故事、見到了令人尊敬的愛鳥老人。
喜鵲對人保持距離
冬季,在物種多樣的北陵公園裡食物短缺,蛇、青蛙和刺蝟躲在洞裡靠大睡度日,不冬眠的動物居民主要剩下喜鵲和松鼠。看過4月2日報導的人都知道,在這裡,松鼠是幸福的精靈,每天有晨練者為它們餵食,而喜鵲則蹲守在高高的樹上打蔫。對人類,它們沒有松鼠那麼膽大,也沒有那麼信任,只能飢一頓飽一頓地吃點地上的草籽,遇上大雪,則完全斷了糧。
喜鵲和松鼠本是互不幹擾的鄰居,鼠窩在北,鵲巢在南,可每天早上,當晨練者給松鼠餵食時,喜鵲飛過都會在不遠的樹上偷看,眼饞地「喳喳」直叫。雖然不敢接近人類,喜鵲卻敢向松鼠鄰居討一杯羹。松鼠經常將吃不了的花生從人們手中取來,含在嘴裡飛快地躥回草叢中先埋起來然後回去再取。這樣的情形一旦被路過的喜鵲看到,這些飢餓的鳥兒便會不顧面子地飛射過去,用爪子把花生挖出來銜走。鳥兒不吃老李之食這樣的情景讓家住沙河子的晨練者李老先生看在眼裡記在心中。去年冬天,他在北陵公園西北的松樹上看到,二十多隻喜鵲在樹林間盤旋,一名老年男子正拎著個紅色兜子,將大把大把的玉米粒撒向半空中,喜鵲們一湧向前將玉米粒吃到嘴裡。
為了能替喜鵲解除食物困境,一連幾天,那名餵鵲者走後李老先生也揣著玉米來到這裡。他學著餵食者的樣子向喜鵲撒食,沒想到反而把喜鵲嚇得都飛到高高的樹杈上,李大爺的好心被潑了一盆涼水。幾天後,李大爺總是看見拎著紅兜子的那位老先生給喜鵲餵食,自己一靠近,鳥兒們就被嚇散了。拎紅兜子的老先生多日餵喜鵲,和它們結下了友誼,但他無論怎樣努力幫忙,也難把鳥兒朋友們成功介紹給李老先生。
餵喜鵲的技巧
對於餵鳥的技巧,李老先生真下了一番苦功,他反覆琢磨著,思考著。一天,李老先生突發奇想,也拎著一個紅色布兜子來了。當他從林間小路向喜鵲聚居地走來時,便聽到一陣「喳喳」的喧鬧聲,一大群喜鵲黑壓壓地朝路口這邊飛來,降落在矮樹枝上。李老先生的心情頓時高興起來,他掏出兜子裡的玉米,向半空中揚撒,鳥兒們將他團團圍住,有的邊飛邊張嘴接美味,有的則落到地上爭著銜食。原來,鳥兒們已經記住了起初來餵食的老先生的紅兜子!以後冬天鳥兒不愁就這樣,兩位「喜鵲爺爺」快樂地伴著喜鵲度過了一個寒冷的冬天。鳥兒們的羽毛從缺乏營養時的毛毛扎扎,變成了營養充足時的油光可鑑。漸漸地,在兩位老人的帶動下,冬天餵喜鵲,也成了北陵一部分晨練人的興趣。
春天來了,冰雪消融,喜鵲們各個都能自食其力,靠著它們的拿手本領吃個飽,不用李老先生他們再餵食,但每當李老先生拎著紅兜子來到林中,都會有喜鵲用歡快的叫聲「打招呼」。有像李老先生這些好心人,以後的冬天,喜鵲們不用再為溫飽發愁了……
本報有獎徵集愛護野生動物的故事和捕殺販賣野生動物線索,記者電話:81057511。本報記者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