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啥意思?

2020-12-04 老薛說農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一些俗語,現今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影視中,這些俗語老話也常常伴隨著我們,這些老話如食鹽,如果缺少了它將食而無味,這些俗語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依然被大家使用,是因為這些老話俗語能更形象化的描述一段事,一場景,一個人等等。這些俗語老話不僅形象,更接地氣,通人情,輕鬆自然,質樸易懂。在農村就常常聽到老人說到一句老話「有福之人六月生,無福之人六月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有福之人六月生」,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很難想像之前的農村為什麼會有人能餓死呢,不少人覺得農村之前那麼窮是不可思議的,為啥不可以種糧食,或者養豬養雞又牛羊。

記得小時候但在農村,但是當時完全是靠天氣吃飯的,如果這個季節天氣乾旱的話,今年的收成就可憐的狠,每到冬季的時候糧食就會出現緊張不夠吃,特別是到了冬天過糧食關的時候,一般喝粥,米湯裡只漂著幾顆飯粒。餓了就吃米糠、樹皮、吃野菜(或說叫吃草)。還有甚至吃白鱔泥,但吃了拉不出來,長得自己肚子難受。在那個農業時代裡,農民除了要面對自然災害外,生產力也比較低下,小麥畝產大概150斤左右,沒有現今的機械化,粗放式耕種。

但是出生在六月份的孩子,相對來說受的苦就會小一點,在6月份也是收小麥的時候,這個時候糧食充足,而到了8月份又到了收玉米的時候,這幾個月下來,小孩子最艱苦的日子也會過去。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這個時候出生的人,正好遇上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原本在母親的肚子裡面就夠吃苦的呢,出來後也一樣。你覺得哪種說法正確呢?

「有福之人六月死」,老話也常說「六月季夏天,身熱汗如漿」,時值六月盛夏、暑熱難耐,過去不像現在,人去世之後有保存屍體的地方,過去從饋然長逝的那—刻起,喪禮儀式便算開始,要經過了初喪、哭喪、做七、送葬等儀式之後,最後的環節才是下葬了。「百裡不同俗」,有的地方還有各種儀式,甚至能達到十天的存放時間。

這些「白事」習俗也多種多樣,總歸來說要存放一星期左右,而去世之人在這酷熱的季節裡就不易保存了。其次是因為冬暖夏涼的道理,地下也比較涼爽,當時的農村人認為人在六月去世之後,肉體在地下也能很好儲存。

現在看來這些帶了絲迷信色彩,毫無科學依據,我想更多的是人們對未來美好事物的一種憧憬吧,其實有福無福完全有著不同的認定,只要努力拼搏快樂也福,一生平安也是福氣,正如先人說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難命之人逢七死,好人難得六月死」,什麼意思呢?
    這些老話經過多個世代的歷史驗證,傳承至今,在農村常常能聽到老人嘮叨上一兩句,話糙理不糙,十分有趣。那麼,在農村,老人常說的「難命難逢七命之死,好人難得六月死」,什麼意思呢?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死者為大」的說法,尤其在農村,這一說法更表現得淋漓盡致。農村人為了祭拜留念逝者,在逝者去世後,會進行一種「過七」的儀式。
  • 農村俗語說「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這是什麼意思?
    摘要農村俗語說「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這是什麼道理呢?農村裡經常講究「面相學」,也就是通過看人面相,識其前途,儘管這在我們現代看來,覺得並有些荒謬,但這在農村裡,卻是大家都比較認可的做法,畢竟大家都喜歡聽好話嘛!
  • 老一輩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什麼意思
    而中國自古流傳著一些觀相看人之術,雖然很多都已經不適用現代,但是這些依然很有道理,比如老一輩人常說的:「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我想大家應該都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吧?其實呢,這句話的意思是:有福氣的人兩腿上都是毛,而沒有福氣的人兩腿上什麼都沒有,不過這句話中的兩個「毛」字是有著不同意思的。前者的「毛」指的是毛髮,大家都聽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它指的就是這個,所以古人對於毛髮都是十分愛護的,不然的話就是對父母的不孝順,不尊重。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說的:「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這句話是封建迷信嗎?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是一些農村的俗語,且聽小編往下說:在農村的這些俗語中,有些俗語可以說的上是很經典了。有的俗語那就是人生的哲理,有的就是老一輩人的人生經驗,可以說那是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有的時候其實這些俗語帶給大家的是不一樣的的知識、不一樣的感受。
  • 2021年無春年,農村老人常說「無春年,二宜二不宜」指的啥?
    二宜 宜孝敬父母,父母是我們的養育之人。無春年雖然沒有立春節氣,但是我們辛苦在外打拼都是為了家庭更加幸福和美好。長期背井離鄉外出打拼,春節返鄉之時也是我們孝敬父母的時候,更加要好好珍惜。 宜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我們經歷了2020年的實屬(鼠)不易,而到了今年的辛丑牛年,更多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牛轉乾坤,事業蒸蒸日上。對於在外打拼的人們更加要吃的苦,方為人上人。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這個也不能說全是迷信的說法,有些確實有道理的。雖然不一定全對,但在大概率的情況下還是比較準確的。今天農夫要和大家來說的這句俗語,在民間也流傳很廣的,估計不少人也聽說過。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呢?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是說,眉毛中長出來數根很長的眉毛,這樣是非常珍貴的。
  • 97歲老人說:這三種人,越老越有福氣,看看有你嗎?
    最近鄰居家有人剛過六十歲,就成了孤寡老人,也有些人,有兒有女,剛過六十就搬進了養老院,兒女都不願意贍養老人,這真是人生的一種悲哀。世上很多人,都是越老越沒福氣,那是因為年輕時,經常消耗福報,所以老了就要承受因果報應。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 佛說,有福之人的四種特徵,看看你有嗎?
    一個人有沒有福報,是可以從他的行為、語言和思想上,即身、口、意三業上體現出來的。要想有福報,就要自己去積攢福報、培植福報,要廣種福田。要懂得布施、救濟窮苦;要深信因果、放生護生;要孝敬父母、知恩報恩。有福報的人,總是善良的人。善良之人必有厚報。
  • 今起進入「閏六月」 天文專家:因農曆六月無「中氣」
    今起進入「閏六月」 天文專家:因農曆六月無「中氣」
  • 農村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啥意思?頭九不下雪好嗎?
    一九是數九後的第一個九天,在民間有「一九二九不出手」的說法,意思是雖然一九、二九天氣已經開始變冷,不過還尚未到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頭九不下雪好不好呢?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九中並沒有出現降雪天氣,那麼在整個數九中,天氣都會很暖和。
  • 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生不睡柳,死不睡楊」,說的啥意思?老農:老話在理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從多年的經驗之中得來的,將這些經驗轉化成為大家所熟知的俗語,不但念起來朗朗上口。這樣的方式也更利於將俗語傳承下去。有的俗語確實具有很深的道理,所以有很多的俗語直到現在也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農村老人常說:「陰曆十五搭初一,家裡幹活多注意」什麼意思?
    農村民風淳樸,環境優美,讓人懷念和留戀,在農村拾憶過往兒時的歡愉。簡單的淳樸生活年代畫面再現,不由淚熱面容,在農村除了讓人留戀的鄉情味,更讓是懷念的是農村長輩常常說的一些老話,而這些老話中有許多關於月份習俗老話。聽起來讓人不免細細回想。
  • 在農村,老人常說:「男怕跌蛇,女怕跌鼠」,啥意思?有道理嗎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讓人引以為豪,它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而這些文化大多起源於農村,有些農村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之中被人漸漸遺忘,許多都是在辭典中無法查詢,其中就包括農村俗語。這些老話俗語包羅萬象,關於農事的,異象的,人情世故的等等。
  • 寶寶身上這三個部位越大,長大大多是「有福之人」,佔一點也很好
    家長朋友們給孩子自己力所能及最優厚的物質條件,最希望的是讓孩子得到一句誇獎,說孩子是個有福的寶寶,畢竟我國歷經上千年的薰陶,一句有福是對孩子最受用的誇讚了。寶寶身上這三個部位越大,長大大多是「有福之人」,佔一點也很好相信很多媽媽都會有小敏這樣的困惑,經常聽老人說說一個寶寶有福氣、有福相,這是安慰別人的說辭嗎?還是真的呢?孩子身上這三個部位越大,孩子的的確確將來更有福氣。
  • 屬狗人這幾個月裡出生最有福氣,你家裡有嗎?
    生一月的屬狗人:屬狗人生於一月,正是新春佳節之際,生於這個月的狗人,屬於權於內侍時飛的人,早年雖然運氣不通,中年就會轉運程吉,晚年必定是福壽雙全,但生於正月,雖衣食豐盈,畢竟祖業甚差,最後靠自力更生發達起來,一生卻有艱苦奮鬥和心煩苦悶之時。
  • 2021無春牛年,農村老人常說:「無春牛年,三注意」指的是啥
    農村老人常說:「無春牛年,三注意」,這三注意具體指得是什麼? 而恰巧2021年農曆年又正是對應這無春年,無春年就是農曆年12個月都沒有立春季節的出現,這樣的年份叫做無春年,也就寡婦年。它其實是我國實行陰陽合曆出現的時間差導致的。 農村老人常說「無春年,不懷春」。寓意就是在無春年裡面婦女不容易懷春,這其實並沒有多大科學依據。只不過人們一直以來對於沒有立春的年份比較不看好。
  • 農村老人說:「六人莫坐烏龜席」,到底啥意思,來了解一下
    農村老人說:「六人莫坐烏龜席」,到底啥意思,來了解一下。對於大家小時候在家裡面吃飯的話,那麼家裡面也都是會存在著一些規矩,即便是到了現在農村的一些飯桌上也是有著很多的講究,就比如家裡面的一些輩分最大的人,如果不動筷子的話,那麼大家也都是不能開放的,所以這也是對長輩的一些尊敬了,還有一些也就是在吃飯用的桌子上大小寬長之中,一定要帶有一個九字,所以這樣一來也就寓意著有飯有酒,對客人也是一種尊重,那對於在農村生活過的一些人,也是肯定聽說過六人不做烏龜席這樣的一句話吧
  • 有福之人具備5大特徵,福氣不是天生的,後天也可以培養
    儒家說「不知生,焉知死」,所以人要銳意進取、積極入世,把主要心思放在活人身上;佛家說「天命輪迴」,所以人要隨遇而安、活在當下;道家則說「命運有別」,所以人既然無法改變先天命理,但可以改善後天的時運。
  • 農村老農說,「五更天鬼呲牙,寒冬臘月人凍煞」,什麼意思?
    在農村,諺語又稱之為俗語,是一種「智慧的小哲理」。其實,農村的俗語又很多的形式。比如說,關乎生產的,如「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有的反映民間百態的,如「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而有得是描繪農村的生活的,是展現當時人們世界觀的一些描繪,如「有志者,事竟成」;其實在我看來,諺語多源於農村,是農民長年累月中積累的經驗,然而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俗語,今天小編就分享幾則農村有趣的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