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導電粘合劑可大幅提高集成電路密度,穿戴設備或獲得較大發展

2020-12-04 短線起家之大眾程序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導電粘合劑 可將集成電路密度提高20倍以上

■消息:據韓媒Business Korea消息,當放入電路中的電子器件減小到微米級時,器件之間的距離在電路板上布置時變得更窄,並且很難相互連接和布置電極。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韓國國成均館大學化學工程/聚合物工程系的金泰一教授和三星電子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了一種「導電粘合劑」,可以將集成電路密度提高20倍以上

●點評:這種導電粘合劑能夠應用於可彎曲和展開的柔性基板上。這意味著這種粘合劑將為生物醫學設備的進一步小型化鋪平道路,例如必須靈活地附著在人體上的可穿戴設備或微型刺激器

◆相關個股:

潤禾材料(300727)公司生產的部分有機矽深加工產品可以用作電子元器件或者集成電路板用膠的原料以及5G領域的導熱、導電

從技術層面來看,潤禾材料是處於相對低位的遠端次新股,股價從最高價一直下跌至今並沒有一波較大的反彈,一般來講次新股都有一至兩次的炒作邏輯,所以可以重點關注此價位的橫盤震蕩,突破即可大膽買入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導電粘合劑 可將集成電路密度提高逾20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韓國國成均館大學化學工程/聚合物工程系的金泰一教授和三星電子的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了一種「導電粘合劑」,可以將集成電路密度提高20倍以上。華創證券指出,這種導電粘合劑能夠應用於可彎曲和展開的柔性基板上。這意味著這種粘合劑將為生物醫學設備的進一步小型化鋪平道路,例如必須靈活地附著在人體上的可穿戴設備或微型刺激器。
  • 新型超薄噴塗天線:可應用於5G、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等!
    導讀據美國德雷塞爾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採用 MXene 材料開發出了可應用於5G的新型天線。這些天線非常薄,可以噴塗到物體表面,其性能與當今市場上大多數行動裝置中的銅質天線相差無幾,但厚度和重量遠遠小於銅質天線。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打開APP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瑞爾特傳感器之家 發表於 2020-11-23 11:48:35   3、微型聲學傳感器   近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Boulder分校和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可穿戴式微型聲學傳感器,主要用於監聽人體心跳和其他健康指標。   此次研發的微型聲學傳感器的重量僅為0.01盎司(約為0.28克),整體包裹在表皮電子中。表皮電子能使傳感器更柔軟輕薄,貼合人體皮膚,近兩年被可穿戴醫用設備廣泛使用。
  • 日本搞拉伸性導電墨水:穿戴設備量身訂
    據外媒Digital Trends報導,東京大學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導電墨水,使電子產品能被印刷在可伸展的紡織面料上,這意味著,將來有一天在襯衫上印刷電子產品可能會像利用絲網印技術印刷圖案一樣簡單。
  • 研究人員開發新型3D列印可穿戴天線,手機進化指日可待
    國家跨學科科學與技術研究所(NIIST)位於印度的蒂芙那萬那普蘭,最近,這些科學家們使用3D列印來開發一種可以嵌入織物的新型可穿戴天線,例如軍裝。天線和無線設備長期以來被整合到軍服中進行通信和監控,但總是並不完美的。或多或少有著不少問題,例如由於附著在玻璃增強環氧樹脂基材上的薄銅膜製成的,這使得它們很堅硬的並且難以摻入織物中。
  • 華為鋰離子電池導電粘結劑專利通過,使用石墨烯材料
    IT之家12月26日消息 華為的一項鋰電池相關專利昨日獲得通過,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該專利的名字為 「一種鋰離子電池用導電粘結劑及其製備方法、鋰離子電池電極極片及製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根據描述,該專利使用一種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苯乙烯、澱粉、海藻酸鈉等作為粘合劑,石墨烯作為導電材料。
  • 陳根:3倍密度10倍性能,研究開發新型鋰電池
    近日,法國 Nawa Technologies 公司表示,其已經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電極設計,有望從根本上提升現有和未來電池的化學性能。另一方面,Nawa垂直排列的碳納米管創造了一個更像毛刷的陽極或陰極結構,每平方釐米就有1000億個筆直的高導電納米管伸出。
  • 漢高新型導電膠,專為下一代太陽能設備組裝而設計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近日,Henkel Adhesive Electronics(漢高電子材料)宣布其研發出系列ECA(導電粘合劑)產品正式發布。據悉,這款產品專為輔助低成本、可靠性經過改善且工藝流程適應性高的太陽能設備組裝而設計。
  • 【材料】中山大學童葉翔教授及其合作者在陽光碟機動的可穿戴儲能器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隨著智能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蓬勃發展,人們對於輕便的可攜式柔性可持續電源的需求日益凸顯,可穿戴的新型電源成為一種重要的思路和趨勢。
  • UCLA賀曦敏《Matter》:普適製備用於可穿戴電子的高性能可拉伸導電水凝膠
    可拉伸導電材料是軟電子學的關鍵組成部分,通常需要多個組件協同貢獻良好的機械、電氣和界面性能。其內在的變形性和可靠性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實現這一目標的方法主要包括:對導電聚合物的分子結構或形貌進行修飾、在可伸縮網絡中加入導電納米填充物以及將液態金屬嵌入彈性體中等。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通常而言,炭黑導電劑在正極材料中的添加量通常為 3%左右,而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導電劑的添加量可降低至 0.5%~1.0%左右,提升正極活性物質填充量,有助於提升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導電塑料領域:碳納米管作為導電填料優勢顯著 導電塑料是具有導電性的功能型高分子材料,應用廣泛。
  • 科學家研發的新型可穿戴設備,未來有望用於智能假肢
    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蘇黎世IBM研究院(IBM Research Zurich)、博洛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等多家研究機構的的工程師們聯合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可穿戴設備或許可以實現這些場景。
  • 天津工大研製新型碳納米管導電薄膜
    而這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觸控螢幕的奧秘,實際上都在這一張薄薄的導電膜上。傳統發光器件的導電薄膜多採用ITO薄膜,但其在沉積時要求真空度高,生產成本較高,柔性差,並且粘附性能不好,剛性易碎,限制了其在柔性顯示領域的廣泛應用。
  • 導電塑料的國內外發展狀況
    一、複合型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分類及用途 複合型導電高分子材料的分類有很多種,根據電阻值的不同可分為:半導電體、除靜電體、導電體、高導電體;根據導電填料的不同可分為:抗靜電劑系、碳系(炭黑、石墨等)、金屬系(各種金屬粉末、纖維、片等);根據樹脂的形態不同可分為:導電塑料、導電橡膠、導電塗料、導電膠粘劑、導電薄膜等;還可根據其功能不同分為:防靜電材料、除靜電材料、電極材料、發熱體材料
  • 碳納米管產業深度研究:優秀的新型導電材料
    因而根據導電 性質的差異可將其分為金屬型碳納米管和半導體型碳納米管。通常而言,炭黑 導電劑在正極材料中的添加量通常為 3%左右,而碳納米管、石墨烯等新型導電 劑的添加量可降低至 0.5%~1.0%左右,提升正極活性物質填充量,有助於提升 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
  • 受章魚啟發的可穿戴式傳感器
    粘附在皮膚上的可穿戴電子設備是健康傳感器技術的新興趨勢,因為它們具有監視各種人類活動(從心率到步數)的能力。但是,找到將設備粘貼到身體上的最佳方法一直是一個挑戰。現在,一組研究人員報告了受章魚「吸盤」啟發的基於石墨烯的粘合劑生物傳感器的開發中國化工網okmart.com。
  • 隔空「玩」物不再科幻,科學家研發新型可穿戴設備,將可用於假肢
    如今,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師們開發出的一種新型可穿戴設備或許可以實現這些場景。該設備通過將可穿戴生物傳感器與人工智慧(AI)相結合,可以根據設備佩戴者前臂的電信號模式,識別出他計劃做出的手勢。研究人員表示,該設備有望用於控制假肢,並且可與各種類型的電子設備進行交互。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根據 Gartner 的統計,2018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收入為 4761.51 億美元,2019 年受全球宏觀經濟低迷影響,半導 體行業景氣度有所下降,規模同比下降 11.97%,為 4191.48 億美元,但 2019H2 開 始,半導體市場已逐步回暖,伴隨著 2020 年 5G 建設的快速發展,可穿戴設備及雲 伺服器市場穩健成長,預計全球半導體行業 2021 年開始復甦,2024 年市場規模有望
  •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應用於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柔性混合電路方案 DevicePlus 發表於 2021-01-15 16:22:21 雖然基於剛性PCB板的傳統電子電路設計已經成為數位技術時代發展的可靠基礎,但這種設計可支持的外形尺寸和功能仍然有限
  • 什麼叫集成電路_集成電路晶片種類及作用
    它不僅在工、民用電子設備如收錄機、電視機、計算機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同時在軍事、通訊、遙控等方面也得到廣泛的應用。用集成電路來裝配電子設備,其裝配密度比電晶體可提高几十倍至幾千倍,設備的穩定工作時間也可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