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中圖a是電解水的簡易裝置,圖b為電解水生成氣體的體積與時間的關係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圖a中電源的正極是 ,負極是 。(填甲或乙)
(2)接通電源後,甲管內水位下降的快,其原因是 。
(3)若用點燃的火柴檢驗B氣體(如圖b),現象是 ,說明氣體B有 性質,氣體B的名稱是 。
(4)實際操作中,甲、乙體積比常大於2:1,原因是 。
參考答案往下拉!
·
·
·
·
·
·
·
·
·
·
·
·
·
·
·
參考答案
【答案】(1)乙 甲
(2)甲管內產生的氣體多
(3)火柴燃燒得更旺 支持燃燒 氧氣
(4)氧氣比氫氣在水中溶解的量多
實驗現象:
①通電後,電極上出現氣泡,一段時間後,試管1和試管2所收集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
②對兩支試管中的氣體進行檢驗
a試管1中的氣體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b將試管2中的氣體移近火焰時,氣體能夠燃燒,火焰呈淡藍色,如氣體量少,可能發出爆鳴聲,這是氫氣。
實驗原理:
實驗結論:水在通電條件下生成氫氣和氧氣;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V(H2):V(H2)<1:2的原因:①氫氣和氧氣在水中溶解能力不同,氧氣易溶於水,所以收集到的氧氣體積偏小;②電解時產生的氧氣與金屬電極發生反應,消耗了氧氣,使得氧氣的體積偏小。
你學會了嗎?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學化學園(id:gz_ch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