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10日,普京突然跑去議會發表一番講話,支持議員們的修憲提案。11日,這份提案果然表決通過。
按照提案的要求,俄羅斯總統任期可以歸零,這就意味著,普京可以在2024年再次競選總統。以六年一任加上可連任一次算,只要普京願意,他可以在克裡姆林宮待到2036年。
普京這番舉動,有人解讀為他沉迷權力,戀棧不去;其實,結合最近幾年俄羅斯政壇的風雲變幻和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普京此舉反映出的,是找不到合適的後繼者的困局,以及俄羅斯轉型基礎的動搖。
頂層設計已經完成
按照相關程序,憲法修正案草案在議會通過後,須經三分之二地方議會通過,並在憲法法院裁定不違憲的情況下,4月22日舉行全民公投,全民公投通過後由總統籤署生效。普京也在議會發表講話,指出只要憲法法院批准修憲,他本人並不反對。
法律層面和普京個人意願層面都已確認,顯示修憲在國家頂層設計上已經完成。剩下的是如何得到民心,從而得到自下而上的支持。如果在4月22日公投中普京再次贏得絕對勝利,意味著普京的權力絕對穩固,再無任何可以真正影響和限制他的反對派力量存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日表示,中國衷心希望並相信俄羅斯將保持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將一如既往尊重並支持俄羅斯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俄羅斯人民自主選擇的國家治理模式。
後繼者問題未解決
修憲案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提出,並直接進入執行層面,顯示了俄羅斯當前國家政治層面兩個問題。
首先是普京後繼者問題沒有解決,這也一直是俄羅斯政治生活中一個敏感而極為現實的問題。俄羅斯的政治傳統一向崇尚中央集權,強大的最高領導者是國家的政治安全保障,這在俄羅斯歷史上是被上層精英和下層民眾接受和執行的共識。2018年普京按原有法律框架的最後一任總統任期開始後,面向2024年大選的倒計時也同時開始,如何平穩地將國家帶領至2024年,以及2024年的權力過渡是俄羅斯國家政治生活頭等大事。
2018年普京連任後經歷內外各方面強烈反對,但內部反對力量並未能形成強大合力,西方的全方位封鎖、孤立等打擊制裁,俄羅斯最終也忍耐度過。2019年,俄羅斯與西方的緊張關係達成一定緩和,在很多問題上俄羅斯選擇與西方相對合作,來自外部的壓力相對減緩。在此背景下,2020年俄羅斯明顯開始從內部權力層面布局。
修憲後,俄羅斯總統權力更加不可動搖,普京不打算離開,沒有任何繼任者的可能性。如果普京在2024年大選中再次當選,可能繼續執政至2036年。從短期來看,權力的穩定沒有什麼問題。尤其在俄羅斯國家發展面臨困境的狀況下,普京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傳統的俄羅斯國家需求。但長遠來看,潛在的不穩定因素也很明顯。
政治轉型基礎動搖
其次,修憲顯示俄羅斯幾十年來的政治轉型基礎出現動搖。此次修憲更大程度是普京強人總統個人意願的體現和執行,並將總統意志與國家命運捆綁。普京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將自己塑造成二戰背景下破格連任的羅斯福,作為超長任期的一種合理解釋。通過修憲實現連任的合法性,也有明顯的僅針對2024年大選的戰術應對色彩,而對整個國家長久發展缺少戰略安排。
富蘭克林·羅斯福(1882—1945)美國歷史上唯一連續四屆當選總統,也是美國迄今為止在任時間最長的總統。
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動搖和改變這幾十年俄羅斯融入世界的基礎。加上國際秩序的失衡和原有國際遊戲規則的改變,俄羅斯一直堅持的發展目標和理想追求顯得模糊。
當前世界整體上的分裂和多元化,要遠大於一體化的進程。俄羅斯會變成什麼樣?這次修憲是一個新的信號。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