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開幕 首發100多款尖端技術和產品

2020-12-06 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9月17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韓曉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今天(17日)在上海開幕,100多款尖端工業技術和產品在工博會上首發。

作為中國裝備製造業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工業品牌展,本屆工博會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首發了100多款尖端技術和產品,涉及人工智慧、自動化、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工廠等領域。

在上海電氣展臺,以「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製造」四大解決方案為主線,組成了全球首發的「智慧方舟」展區,以及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星雲智匯工業網際網路平臺。該平臺囊括了一系列擁有著作權的工業軟體,目前已經在風電行業中加以應用,利用大數據和雲計算,對風機實施全方位的監控、維護和優化。展臺工作人員郭博介紹:「我們現在應用主要還是裝備製造業,先從自己企業內部做,像對內的火電、工具機、電梯和風電等,這些整個下來連接的資產價值實際上已經接近萬億了,尤其對重資產設備,這個非常有價值。」

展會現場,上海博世力士樂公司國內首發了踐行「未來工廠」願景的智能動態物流車;上海微電子也展示了填補國內空白的國內首臺高解析度6代小Mask投影曝光機;協作機器人鼻祖丹麥的UR公司以及日本發那科、川崎、德國庫卡等領先企業,都將現場首發最新協作機器人。上海非夕機器人則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個自適應機器人佛曉(Rizon),區別於以往的工業機器人和協作機器人,自適應機器人具有極高的誤差容忍度、抗幹擾性,以及強大的智能可遷移工作能力。展臺工作人員賀先生介紹:「它可以有一個比較像人類的理解,同時又有像人類一樣的操縱能力,它可以解決很多現代傳統工業機器人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比如汽車行業一些工件的拋光打磨,還比如電子行業插頭的拔插。」

今年工博會上,還展示了一批突破性的國產新材料。上海石化展出了以碳纖維及其連續抽油杆研製為核心的新型高效機採系統,可大幅提高油田工作效率;山西太鋼展示了厚度只有0.02毫米的寬幅不鏽鋼精密箔材。展臺工作人員楊先生表示:「因為它厚度比較薄,是直接就可以用手撕開的一種鋼材,最主要在電子行業做一些紐扣電池、電腦的零部件、還有一些液晶顯示屏,之前是德國、日本壟斷這項技術,現在咱們有技術上的突破。」

相關焦點

  • 百款尖端技術產品首發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央廣網上海9月1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昨天(17日)在上海開幕。本屆工博會為期5天,共設9大專業展,集中展示智能、互聯驅動下的產業發展新成效和工業最新技術、產品和服務,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2600多家企業參展。2019-9-18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100多款尖端工業技術和產品在今年工博會上首發,涉及人工智慧、自動化、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等領域。
  • 第21屆工博會將有100餘款尖端技術和產品首發
    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9月17日,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據悉,本屆工博會上,將有100餘款尖端技術和產品首發,涉及人工智慧、工具機、自動化、機器人、工業網際網路、數位化工廠等領域。
  • 工博會100餘款尖端技術和產品首發,「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每年在上海如期舉行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成為觀察世界製造
  • 航天星雲平臺2.0 榮膺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金獎
    航天星雲·天基網絡地面服務平臺2.0榮膺2020年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創新金獎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 第二屆國際科創園區(上海)博覽會盛大開幕
    、《理財周刊》和中國產業升級網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國際科創園區(上海)博覽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該展區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牽頭,帶來了全球工業設計服務中心、國際新能源產業促進中心等9家參展單位,展示了目前世界上最前端的新能源技術與項目。
  •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在蘇開幕
    10月28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在蘇開幕,21位國內外院士、超1600家企業齊聚金雞湖畔參會參展。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出席並致辭。  據悉,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是專注納米技術領域的國際性、綜合性大會,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指導,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主辦,每年舉辦一屆,在納米技術領域影響力巨大。
  • 一諾千金創未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觀察
    本屆進博會上,瓦裡安又帶來ProBeam360緊湊型單室質子治療系統的「亞太首發」,以及被用於肝癌介入化療載藥微球的「中國首發」。一以貫之的開放承諾,讓中國成為這個充滿不確定性時代的最大確定性。在過去的9個月裡,美國企業康寶萊在中國上市9個新品,這是康寶萊進入中國15年以來上市新產品最多的一年。康寶萊中國區總裁、全球高級副總裁郭木說:「中國經濟的韌勁和穩定性有目共睹。
  • 2020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數控工具機與金屬加工展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承辦單位: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    匯展全球智能工具機設備,聚焦金屬加工尖端科技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將於 2020 年 9 月 15-19 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舉行,規劃展覽面積達 30 萬平方米。
  • 第22屆中國國際博覽會最大看點,素湃科技首創航天氣凝膠抗寒技術在...
    2020年9月15日-19日,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本屆工博會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打造以線下為主,線上為輔的會展新模式。
  • 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21)預告
    一、展會概況2021年4月9日至11日,第九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21)聯合同期的第97屆中國電子展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本屆博覽會將集中展示包括智慧家庭、5G+物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網信產業、工業網際網路、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大數據存儲、基礎電子元器件等代表電子信息產業未來發展的核心內容。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黑科技來襲!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
    《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企業名單工信部發布第二批符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的企業名單,上榜的8家公司分別是浙江錢江機器人有限公司、合肥欣奕華智能機器有限公司、安徽省配天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重慶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崑山華恆焊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6研究所。
  • 納晶科技牽手浙大,亮相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9月15日-19日,由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舉行,納晶科技聯合浙江大學攜「量子點顯示技術與應用
  • 2020中國(北京)國際遊樂設施設備博覽會成功開幕
    2020中國(北京)國際遊樂設施設備博覽會成功開幕 2020-10-19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更多國際前沿技術亮相!第42屆山東「醫博會」開幕
    齊魯網9月19日訊由山東新丞華展覽有限公司主辦的「第42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山東)博覽會(秋)暨醫院管理國際系列論壇(簡稱:醫博會)」今天在濟南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博覽會為期三天,現場不僅集中展示了數字醫療智造領域的國際前沿技術產品,還舉辦了多場產品發布和論壇交流活動。
  • 2020浙江義烏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原標題:2020浙江義烏國際智能裝備博覽會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11月26日,由浙江省經信廳、科技廳、
  • 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潭州開幕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皮澤紅報導 12月3日上午,2020中國(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暨2020全球智慧機器人產業峰會、2020世界機器人大賽總決賽在佛山潭洲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持續至12月6日。
  • 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傳播影響力報告 前言
    前言苗建信息運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嚴謹的分析模型和研究方法,對本次進博會的媒體傳播進行了深入分析,發布了《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傳播影響力報告》,幫助參與各方洞察媒體眼中的進博會。根據苗建信息數據平臺監測顯示,本屆進博會相關輿情信息近330萬條,同比增長31.5%。
  • 德龍連續三年亮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不容錯過
    2020-11-13 17:24:02 來源: 看看視界 舉報   2020年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如期開幕
  • 第二屆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明天開幕
    資料圖  紅網長沙5月14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梁美蘭)讓藏家和市民們期待的第二屆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明天將正式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全球優質礦物寶石、化石、隕石將在博覽會展出。  記者5月13日從組委會獲悉,博覽會的所有展品已經運抵長沙「各就各位」。
  •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正式開幕
    今日(10月28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納博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正式拉開帷幕。本次大會集"會、展、賽、獎、發布"五位一體,集聚國內外行業頂級專家學者、相關知名企業代表等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