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空看地球:這是屬於我們的「藍地球」

2020-12-06 騰訊網

撰文丨[加]克裡斯·哈德菲爾德

摘編丨何安安

1519年,斐迪南·麥哲倫從西班牙起航,試圖探索向西出發前往亞洲的新航線。他

(和許多其他海員)

沒能在這次旅途當中倖存下來。但是三年後,餘下的船員們成功地回到了家鄉,完成了史上首次環球航行。這次航行留下來的日誌為當時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啟示,揭示了我們所居住星球的無限可能性。

大約500年後,國際空間站

(ISS: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已經能夠在92分鐘內環繞地球飛行一圈——一天能夠繞飛16圈。ISS是一個搭載了繁重科學任務的實驗站,因此NASA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並沒有為拍攝地球專門分配時間,但是空間站裡有很多相機,太空人們每天都會拿來拍地面。

地球展現出來的驚豔景色永無止境。從2012年12月到2013年5月,加拿大太空人、前國際空間站指令長克裡斯·哈德菲爾德執行了自己的最後一次航天任務——長達6個月。雖然在太空中度過了如此漫長的時間,但他不知疲倦地想要將頭探到窗口欣賞地面的景色。在他看來,至今為止未曾有任何航天員厭倦了這畫面,未來也不會有。每當工作稍微有點兒空閒,航天員們就一定會飄過去看看和上次相比地面上的景色有了什麼變化。

因為地球自身在轉動,不同的繞地軌道會將空間站帶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上空。每次跨入太平洋,每次登上陸地,都帶來了風格相異的天氣、植被,甚至是燈光夜景。而隨著季節更替,陽光、白雪、新生的草木都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全新的面貌。

在圍繞地球的2597次飛行過程當中,哈德菲爾德拍攝了四萬五千多張照片。一開始只是漫無目地隨便拍攝,拍得越多越好。但是慢慢地,我開始嘗試製訂一些拍攝目標和拍攝計劃,就像計劃性捕獵的獵人那樣。

克裡斯·哈德菲爾德在空間站攝影。

有些場景和地方哈德菲爾德總是拍不到:比如巴西首都巴西利亞,還有澳大利亞的烏盧魯巨石,也被稱為艾爾斯巖石。也有些場景是他在經過嚴密計劃之後才拍攝的,像這個樣子:「今天吉達

(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二大城市)

附近天氣晴朗,而且空間站會在下午經過那兒,陽光入射的角度利於拍攝。但是能夠用來拍攝的時間只有一分鐘,所以我應該提前準備好長焦鏡頭,找好角度,4時2分在窗口等著拍。」

從太空回來以後,哈德菲爾德一直在推特上發布在國際空間站拍攝的照片,從環球視角全景展現了地球令人驚嘆的美,引來近30萬粉絲圍觀。而這最終促使了《從太空看地球:92分鐘環遊世界》這本書的出版。在這本書中,記錄了哈德菲爾德圍繞地球的2597次,所拍攝的45000張照片中精挑細選最為珍貴的148張,可以說每一張都令人震撼,因為這註定是一次非凡的旅程。

和很多人一樣,哈德菲爾德也希望能夠更加了解我們所居住的這個世界。是什麼塑造了地球?人類又對地球產生了什麼影響?這些圖片背後的歷史、地理、物理、生物知識,可以幫助人們重新認識地球和生命。正如哈德菲爾德所說的那樣:「地球的絕大部分地方都已經被繪製在了地圖上,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講,我們對於這個作為唯一的家園的了解還寥若晨星。你在這顆藍色星球上——我們都在這兒——度過一生。所以為此讓我們嘗試著多了解這顆行星一點吧。」

以下內容節選自克裡斯·哈德菲爾德所著的《從太空看地球:92分鐘環遊世界》一書,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從太空看地球:92分鐘環遊世界》,[加]克裡斯·哈德菲爾德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年4月版。

BLUE, 地球

地球的表面有70%被水覆蓋,所以別號又叫「藍地球」。

南非的開普敦海岸線。

漂在水上的威尼斯。

湯加雷瓦環礁。

作為人類信仰的高山

「雪的故鄉」——喜馬拉雅山。

綿延起伏的阿爾卑斯山。

塔拉納基山已經睜著大眼睛,沉睡了150多年。

在撒哈拉

在這裡,風是雕刻出一切景觀的藝術家:它將紅沙從參差不齊的懸崖上吹下,用鮮豔的紅色暈染了懸崖下方的荒原,它也不斷吹拂這塊土地,使得下層巖石露出有紋理的巖脈和豐富的色彩。

用鮮豔的紅色暈染了這片撒哈拉沙漠。

茅利塔尼亞的理查特結構,也被稱為「撒哈拉之眼」。

屬於我們的地方

夜幕下的燈火通明的城市輪廓,你認得出來它們分別是哪個城市麼?

倫敦

法國

加拿大

「不夜城」 曼哈頓。靜靜休息中的曼哈頓,當地時間早上3:45。

逐漸被喚醒的曼哈頓,當地時間早上9:23。

本文節選自《從太空看地球:92分鐘環遊世界》,較原文有刪節修改,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

作者丨[加]克裡斯·哈德菲爾德

摘編丨何安安

編輯丨董牧孜

校對丨王心

相關焦點

  • 世界地球日丨從太空看地球:這是屬於我們的「藍地球」
    從太空回來以後,哈德菲爾德一直在推特上發布在國際空間站拍攝的照片,從環球視角全景展現了地球令人驚嘆的美,引來近30萬粉絲圍觀。而這最終促使了《從太空看地球:92分鐘環遊世界》這本書的出版。在這本書中,記錄了哈德菲爾德圍繞地球的2597次,所拍攝的45000張照片中精挑細選最為珍貴的148張,可以說每一張都令人震撼,因為這註定是一次非凡的旅程。
  • 從太空看地球,美得窒息了
    《從太空看地球從太空看,孟加拉國西南部的孫德爾本斯河口三角洲像是一幅精美的藝術品。,從太空看也不過是螻蟻。,想尋找別樣的世界,如今從太空回望時才發現,最獨特美妙的世界,正是我們的家園」從太空看地球,阿拉斯加州的育空河河水湧入到白令海中。
  • 我們第一次從太空看地球是什麼時候?
    當他們到達著陸點時,科學家們發現了第一批從外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相機墜入地面後被砸成了碎片,但膠捲,被一個鋼製卡帶安全地保護著,完好無損。照片上的顆粒感很強,質量也很低,但很明顯是來自太空的照片;膠捲衝洗後,可以看到雲和地球表面的弧度。這一團隊欣喜若狂。
  • 從太空看地球:審視我們前所未見的家園
    人類進入太空是為了發現新視角,但只有從太空回望地球時,我們才會意識到,人類家園多與眾不同,神奇又脆弱。這一次,英國BBC帶來了四集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用衛星、無人機和攝像機追蹤到了美麗地球的感動瞬間。
  • 從太空看地球,中國亮了
    《太空看地球》Earth From SpaceBBC有特別的拍照技巧。攝影機將分別從地面、空中到太空,層層抽離,藉助20顆不同衛星拍攝的300多張照片。以全新的角度講述地球生命的故事。看季節變幻,看城市發展,看滄海桑田。這會是你從未見識過的地球家園。從太空看地球,景色令人驚嘆。我們能看到水如何定義景觀。看到風如何雕刻地球表面。
  • 從太空看地球,人類就是夢
    科普一下宇宙知識,我們人類腳踩的土地,叫地球,我們看到的藍天,叫大氣折射。如果沒有地球,我們人類就成了空中飛人;如果沒有大氣層保護,我們人類就活不了,而且看到的藍天是漆黑一片。而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恰巧在一個合適的位子懸轉,經炙熱的陽光普照,慢慢地捕獲了太空中的水分子,積少成多,形成了原始的水源。水源慢慢地被陽光蒸發,被地球引力固定在地球的周圍,日積月累,大氣形成了,地球開始進入細胞合成周期,終有一天地球原始生命誕生了。
  • 藍細菌——改造地球的先行者
    38億年前來自太空的小行星,隕石越來越少,地表水圈漸漸形成,動蕩不安的地球變成了一個藍色的星球,表面覆蓋著蔚藍色的大海,海面上遍布著巖石裸露的島嶼。但是,陸地和海洋中仍然沒有植物和動物的蹤影,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很高,幾乎沒有氧氣。當時地球是被厭氧菌佔據的。
  • BBC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帶孩子以全新視角看地球
    想必很多家長都給孩子們看過從地球看太空的BBC經典紀錄片,各種星球所展示的美感和帶來的震撼會增長孩子的見識,讓他們對我們的宇宙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 太空視角看地球,從令人嘆絕的美景中找尋屬於你的靜謐
    從地球表面有利的觀測位置來看,地球有時看起來不像地球,但我們的確生活在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華麗世界中。地球獨一無二。迄今為止,科學家們在更廣闊的星系中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但沒有一顆與地球完全相同。遺憾的是,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探索地球以外的世界。但幸運的是,人類太空探索正不斷發展,可以讓我們脫離視野的局限,欣賞這顆美麗的藍色星球,瞧,它正在黑暗的太空中閃閃發光。
  • 從太空看地球,究竟有多美?
    我們習慣了從自己視角、地球的視角,來了解宇宙。那麼反過來,從宇宙看地球,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藉助軌道衛星和空間站的高清相機,我們可以從外太空的視角,來觀察地球。如今,科學家們正是通過太空中的這些圖案,來監測珊瑚礁水域的微妙平衡。除了監測生態以外,地球上的很多美景,從太空中看都別有一番滋味。每到蔓越莓收穫的季節,在美國的麻薩諸塞州,你都會看到這樣的景象。那麼,從太空中看,這場蔓越莓的大豐收,又是怎樣的呢?
  • 上帝眼中的地球每一眼都是壁紙!BBC全新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
    《從太空看地球》衛星地圖可以幹什麼《從太空看地球》官方海報BBC卻用了這個技術給我們拍攝了一部超級酷的紀錄片《從太空看地球》。一部可以幫助我們從上帝視角看地球的紀錄片,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看這個精美絕倫的地球,每一眼都是唯美的壁紙。
  • 《太空看地球高清》軍令狀-聯合拍攝
    地球會與外層空間的其他天體相互作用,包括太陽和月球。當前,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的時間是自轉的366.26倍,這段時間被叫做一恆星年,等於365.26太陽日。地球的地軸傾斜23.4(與軌道平面的垂線傾斜23.4),從而在星球表面產生了周期為1恆星年的季節變化。
  • 從太空看地球,如此美麗,充滿活力
    地球是美麗,充滿活力的「藍色大理石」,像Suomi NPP這樣的衛星每天會捕獲多次它的圖像。以下圖像來自NASA地球觀測站和NASA Goddard太空飛行中心。這張被稱為「藍色大理石」的圖像被廣泛印刷,尤其是環境保護主義者,因為它表明了地球是多麼孤立和脆弱。
  • 從太空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的?離地球多遠還能用肉眼看到它?
    從太空看地球是什麼樣子的?離地球多遠我們還能用肉眼看到它?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讓我們想像一次穿越太陽系的旅行。
  • 《太空看地球高清》小尉遲-協助拍攝
    太空看地球高清【第1幅圖】此作品由合肥攝影愛好者鄧先生在著名的珠海地區拍攝太空看地球高清【第2幅圖】此作品由湖北攝影愛好者阮先生在著名的陝西地區拍攝太空看地球高清【第3幅圖】此作品由金華攝影愛好者祁先生在著名的濰坊地區拍攝
  • 地球大氣層多厚?有研究說是63萬公裡,科學家眼中只是細細的藍線
    因為大氣層的存在,我們可以在地球上自由自在的呼吸,生活著。有時我們會仰望天空,看著藍藍的天空,會想「天空究竟有多高呢」?因為我們看不到天空邊際。然而有一個人,他和我們這些平常人看地球大氣層時的角度不一樣,他看到了地球大氣層上空的邊際,因為他是在俯視地球。
  • 如何在太空中煮菠菜?這比地球上容易,看了之後你羨慕嗎?
    如何在太空中煮菠菜?這比地球上容易,看了之後你羨慕嗎?說到太空人,我相信你對他很熟悉,而且這個職業的特殊性也很清楚,在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太空人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眾所周知,近年來,網絡的發展很快,所以我們經常看到太空人在空中的場景,但是對於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瑣碎的事情並不清楚,畢竟生活在太空中,自然會面臨很多問題。現在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如何在太空中加工食品原料?
  • BBC《從太空看地球》,一個你從未見過的地球
    谷 君 說 這次BBC藉助20顆不同衛星拍攝的300多張照片,用一個全新視角向我們展示這顆神奇星球的美麗景象。 從太空看地球,人類得以了解地球的運作規律,以及人類在地球系統中所處的位置,並能從全球視角來看待人類活動對地球造成的影響
  • 這才是地球在太空的真面目,太醜了!
    筆者-菲君 隨便在網上照一張地球的圖片做壁紙,你會感嘆我們生存的這顆藍色星球是那麼地美麗純淨,或許在宇宙中再也找不到第二顆比地球更美麗更適合居住的行星了,但真實情況是,你在網上看上的大多數有關地球的「美照」都是經過PS處理的,更貼切地說,那是幾十年前地球的樣子,如今地球在太空的樣子已經慘不忍睹了
  • 獻給我們的地球母親
    世界地球日 獻給我們的地球母親站在太空看地球,我們都是一樣的,不論老少、不論膚色、不論種族、不論地域、不論信仰、不論語言……我們都是地球上的「人」,地球上的一種生命而已。站在太空看地球,我們和地球上的一切都是一樣的,不論花草樹木,不論鳥獸蟲魚,不論高山海洋,不論微塵陽光,不論人與萬般……我們皆是地球母親的孩子,皆是地球的一部分,皆是地球上的一種生命,一種生物,一種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