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保鏢的防彈衣有多弱?小口徑軍用步槍,一槍就能打穿6件

2020-12-06 候知健

在防彈衣設計上,最理想的目標自然是能獲得又輕巧又柔軟,既不限制穿著者活動、也不妨礙熱量散發,同時還能有效防護大威力槍械射擊的產品。但很顯然,能夠同時兼得這些性能是做不到的;一種功能和性能指標的獲得、強化,必然會導致其他方面性能的削弱或者完全放棄。

圖:一名美軍士兵穿硬質防彈衣被伊拉克狙擊手擊中以後留下的傷痕,如果是軟質防彈衣,即使未擊穿防彈衣依舊可能致命。美國警察就有胸肋中彈,軟質防彈衣未擊穿,但肋骨衝擊下折斷穿刺進肺部,最終搶救無效的實際案例。

比如要強化對大威力槍彈的防護能力,不僅不能讓子彈穿透防彈衣,還必須讓子彈的衝擊進一步均勻分攤到更大的面積上去;以免子彈雖然沒打穿防彈衣,但是在軀體表面形成非常深的瞬間內陷,將衝擊直接大量傳遞到骨骼、內臟裡去。

這兩個方面的要求,都迫使能夠防禦步槍彈的III級和以上防彈衣必須採用硬質的核心防護材料作為主防彈結構;比如鋼板和各類陶瓷(氧化鋁、硼化鈦等等)。很顯然的,這樣的高等級防彈衣會比較沉重、僵硬。

類似三角洲部隊等國外的特種部隊在實戰經驗的總結中,經常就面臨這樣的選擇困境:防護能力很重要,但是保證動作的靈活性和減輕疲勞悶熱也特別重要——這意味著他們能保持更好的狀態,在近距離交戰中完成比目標更快的瞄準和射擊。

圖:幾張美國特種部隊士兵在實戰部署和訓練中的照片,都能看出防彈插板覆蓋軀體的面積很小。

現在有不少西方特種部隊在行動中,選擇了在胸腹中間穿戴一塊較小面積的硬質高等級防彈插板。因為在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缺乏有效強力支援的滲透、進攻者,而目標都大量裝備步槍;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在優先保證身體耐力、動作靈活的情況下,必須保證對於常見步槍彈藥的防護能力——哪怕是防護面積不足,也不能降低防護性能等級。

圖:特警的防護反而常常能更好

這樣的選擇顯然並不適合所有人。比如在反恐行動中負責攻堅戰鬥的特警,他們就更適合穿戴包括頸部、肩部、襠部的大防護面積重型防彈衣。而擔負更日常任務的警察、或者明星富商政要的保鏢;更多要防備的是混入附近環境,使用輕小武器發起襲擊的潛在襲擊者。

圖:柯林頓的保鏢,他們就算穿防彈衣也不能露出明顯痕跡

對於多數執勤警察、保鏢來說,任務環境要求他們必須長時間穿著防彈衣執行任務,而且必須要保留靈活的動作反應能力來應付近距離內可能爆發的複雜情況;很多時候還不能被人看出來——或者至少不能引起明顯的注意,自己穿著防彈衣。

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採用防彈纖維製造的軟質防彈衣就成了最普遍的選擇。從現在的主流軟質防彈衣來說,通常採用芳綸纖維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織物製成;相對來說,芳綸纖維防彈衣的技術比較老舊一些,成品強度較低、因此重量更大。目前中國是少數幾個能製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防彈衣的國家之一。

圖:一種典型的IIIA級軟質插板

由於軟質防彈衣本身的局限性,它只對於3-400米/秒的低速槍彈具備較好的防護能力,對於700-1000米/秒的高速步槍彈很難起到效果。實際上以一般情況來說,軟質防彈衣最高防護等級就是IIIA級(防彈等級帶A是低一個檔次,而不是更好)。

而IIIA級防彈衣面對步槍到底有多脆弱呢?還是實彈測試來說話吧:美國AR15步槍,發射5.56毫米鉛芯彈,一次可以打穿4件;發射5.56毫米SS109軍用彈(彈頭前部有尖銳的硬化淬火鋼芯),可以一次打穿6件。

圖:軍用步槍彈直到第七件插板中才被攔截下來

相關焦點

  • 防彈衣能抵擋槍彈直射嗎?有了防彈衣仗還怎麼打?
    美國NIJ標準,注意最下面的IV級能抵擋.30-06穿甲彈的射擊,而IV級就是「攔截者」防彈衣中ESAPI防彈插板的防護水平,意味著AK步槍,甚至PKM機槍和SVD狙擊步槍都打不穿。而且防彈衣抗彈標準中所指的防住某一級別槍彈,不光是指彈頭不能穿透,還包括防彈衣背後的護板、緩衝層凸起量要小於規定標準。
  • 俄特種兵將配「世界最強步槍」 一發能穿防彈衣
    (原標題:俄特種兵將配「世界最強步槍」 一發能穿防彈衣)
  • 美軍新一代6.8mm子彈 號稱可擊穿世界上任何防彈衣
    5.56毫米口徑基本已經被挖掘到極限了,老實說它的性能現在已經非常了不起,無論是在初速、射程、穿透力、殺傷力方面,都是小口徑子彈裡出類拔萃的,不過受制於彈頭質量、裝藥量,它也有天花板,其中最致命的弱點有兩個,第一是遠射能力較弱,在阿富汗等開闊地帶,5.56毫米子彈遠距離難以和老式步槍抗衡;第二,不具備擊穿現代防彈衣的能力。
  • 防彈衣真有用?哪怕防不住子彈,防彈衣再差也比沒有強百倍
    一些軍迷總會有這麼一個疑問:為何明明許多武器都能貫穿防彈衣,但是美國軍隊卻要求每個士兵都裝備?為何我國也要花費大力氣和數億預算為士兵們裝備防彈衣呢?用這個錢去生產東風飛彈它不香嗎?Halo,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聊防彈衣的重要性。
  • 鄰國連續買進50多萬件防彈衣、約6萬塊盾牌,這是衝我們來的嗎?
    採購的清單中包括:53萬發40毫米小口徑速射炮、高射炮炮彈;59800塊帶有智能傳感器的防彈盾牌;35萬件輕型防彈衣以及配套的防彈板。前年印軍已向俄採購了186000件輕型防彈產,以及配套的110萬塊防彈板。這些防彈衣和防彈板到今年還只交付了一半,不知道全部交付要等到何年何月。
  • 馬英九換穿1.5釐米加厚防彈衣(圖)
    (東森新聞圖)中國臺灣網3月3日消息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刺馬」言論再度在島內傳得沸沸揚揚,馬英九似乎不敢再大意,悄悄的將原本0.3釐米薄型的防彈背心換成厚達1.5釐米的防彈衣,不僅能抵擋步槍、狙擊槍,連打63槍也打不穿。
  • 防彈衣的迭代史:從絲綢到高分子化學纖維
    最初,美軍希望能夠引進他的技術,結果卻發現絲綢防彈衣最大的問題是成本。按照齊格林的編織方式,每件防彈衣都要消耗大量的絲綢,初期產品的單價達到了800美元(約相當於如今的9萬人民幣),這對於財大氣粗的美軍來說也是無法大量裝備的。於是,齊格林想到了直接向當時的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尋求幫助。
  • 防彈衣的謠言為何那麼多?
    但從照片中大家可以看出,因為科技水平有限,這種防彈衣只能說實驗性的目的偏多,穿著的舒適度和靈活度也非常糟糕。但防彈衣在一戰中還是展示出了實力,雖然擋不了全威力步槍彈,但對於小口徑子彈和破片能有效的防護。穿了防彈衣的士兵傷亡率明顯降低。各國軍隊也感受到了防彈衣的重要性。開始著力於防彈衣的研發。
  • 「CSGO與現實18」你真的了解防彈衣嗎?
    防彈衣?萌新最愛忘的裝備著名武器大師沃茲吉編得(wo zi ji bian de )曾說過——「古有南蠻藤甲,一個頂倆,今有大狙無甲,出門給倆」。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多少有志青年出於對自己槍法自信而毅然決然地踏上了「不聽不聽,無甲沙鷹」的不歸路。「對面A小有把M4,看我給他一槍帶走!」砰!
  • 解放軍採購140萬件防彈衣,劃重點,防彈衣質保期2-5年
    中國國力強大起來後,解放軍陸續列裝了很多新式武器,防彈衣並不算新式武器,比起殲20、山東號國產航母、075船塢型登陸艦、055萬噸大驅這些硬核網紅,已有上百年歷史的防彈衣,本沒有走紅的資本。但,為何這項軍購能引發廣泛關注和解讀?因為,軍用防彈衣,因為材質的特殊性,不僅存儲條件要求高,而且質保期只有2-5年。
  • 現代槍械子彈口徑的發展史,倒底有沒有最佳口徑?
    被小口徑槍彈擊中的傷口往往入口小而出口很大,並且體內彈道不規則,內傷要比7.62毫米槍彈更為嚴重。正因為如此,越戰交火雙方都把M16叫做「黑槍」,聲稱在遠距離上寧肯挨上AK47一槍,也不願挨M16一槍。
  • 現代防彈衣有多強?12.7毫米子彈打不穿!
    現代防彈衣有多強12.7毫米子彈打不穿!
  • 三稜刺可穿透防彈衣嗎?造成的傷口真如傳言一樣無法縫合嗎?
    諸如輕型防彈衣或硬體盔甲,以及一些軟材質防彈衣,只要三稜刺使用得當,均可破之。在速度方面,三稜刺也勝過普通軍用匕首,通常匕首刺出一刀,三稜刺就能發出兩刺。 影片《中南海保鏢》裡,主角使用的就是一柄軍式三稜刺,只見他武藝高強,把三稜刺耍得凌厲無比,還彰顯出只要三稜刺刺入任何人身體內8cm就必死無疑,雖然電影有點把三稜刺過度誇張化,可不得不說三稜刺確實有它厲害的地方。
  • 三級頭到底有多強,俄羅斯K6-3鈦合金頭盔防彈測試
    K6-3外殼是一層3mm厚的鈦合金,裡頭有一層芳綸織物。雖然動能較小,但穿透力很猛,可以擊穿兩件NIJII級的凱夫拉防彈衣。  測試對象四:AKS74U,5.45x39mm鉛芯彈,初速860米/秒,動能1440焦耳    不出意外的直接一槍洞穿,
  • 地球上有種生物,外殼子彈打不穿堪比鑽石,美國拿它來研發防彈衣
    據說,這種殼連子彈都打不穿,硬度更是堪比鑽石,美國拿它來研發防彈衣,那究竟是什麼殼呢?趕緊來了解一下吧!,但有種動物的殼,能夠抵擋子彈,這種動物就是鱗角腹足蝸。但鱗角腹足蝸外殼卻十分堅硬,曾經有人拿槍打了這種蝸牛的殼,結果子彈根本打不穿,硬度可以與金剛石相媲美。這是因為鱗角腹足蝸的殼上,覆蓋一種特殊鐵質金屬,這種鐵質要比一般的鐵硬很多。
  • 穿著防彈衣被子彈擊中,真實感受是什麼?現實和電影完全兩回事!
    因為如果真的抱著這樣的觀點上戰場的話,那麼就算是有10條命都不夠用。這一方面是因為防彈衣雖然能擋住子彈的射擊的作用,但是對一些大口徑的槍枝來說,防彈衣的效果並不明顯。比如之前在阿富汗戰場上,一名穿著防彈衣的武裝分子,就被英國狙擊手用狙擊槍給打成了兩截,當場斃命。
  • 中國溼棉被擋子彈不靠譜,法國特種兵有妙招,十幾塊就能做防彈衣
    對於這種劇情,先不談論為何日軍不往主角其他部位打,而只向被子上射擊,就說這個溼被子真的能阻擋子彈嗎?美國的一位軍迷也許是看到了這部神劇,所以就試驗了一把,他把澆溼的被子裹在一個假人身上,然後用二戰時常用的幾款步槍和手槍進行輪番射擊,揭開被子後發現,子彈全部穿過了被子打進了假人體內,當然彈孔都不深。
  • 泰國研製出蠶繭防彈衣 M16步槍無法打穿
    為了給軍警提供更好的防護裝備,當地有商企和大學合作,研發出由蠶繭製作的新型防彈衣。據泰國《民族報》報導,這件號稱全球獨一無二的防彈衣,由泰國東北部一個絲綢工藝品中心以及孔敬大學化學工程系講師帕農功,花了兩年的時間研製而成。帕農功指出,蠶絲雖纖細,但卻令人難以置信地強韌和富有彈性,因此被選為防彈衣的材料。
  • 世界最牛防彈衣在我國!子彈打中後,水洗5分鐘就能自動修復
    冷兵器時代,將軍上戰場之前都會穿上鎧甲。將軍穿的鎧甲不僅漂亮,而且堅不可摧。就算衝到敵方陣營,也不怕被砍。熱兵器登上戰場之後,鎧甲的防護作用越來越小。兩次世界大戰中,各國的軍隊並沒有裝備什麼防護措施,身上的軍裝也只能分清是誰家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