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成為全球趨勢,深刻改變金融服務市場格局,對傳統商業模式和監管規則提出新挑戰。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創新?如何規範發展?
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技術為手段,金融為目標。金融科技Fintech一詞最早是花旗銀行1993年提出,由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合成而來。根據金融穩定理事會(FSB)2017年《金融科技對金融穩定的影響》,金融科技是指技術帶來的金融創新,能夠產生新的商業模式、應用、流程或產品,從而對金融服務的提供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中國央行《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也參考了上述定義,指出「金融科技是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旨在運用現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創新金融產品、經營模式、業務流程等,推動金融發展提質增效」。
縱觀全球金融科技發展,可分為金融信息化、網際網路金融、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三大階段。
1.0金融信息化:上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催生大量複雜金融服務需求,金融機構設立IT部門,銀行卡、ATM、證券交易無紙化等快速普及,金融服務與電子信息技術初步融合,起到提高業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作用。在中國,1993年國務院《有關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加快金融電子化建設」,中國金融信息化提上日程。
2.0網際網路金融:2000-2010年全球信息爆炸、網際網路紅利快速上升,金融機構圍繞網際網路拓客營銷,金融服務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極大豐富觸及範圍和應用場景,減少信息不對稱,銷售渠道和業務模式大變革。在中國,2013-2015年是網際網路金融達到高峰,P2P、行動支付、網上開戶遍地開花,網際網路銀行、證券、保險等紛紛設立。
3.0金融科技深度融合:2011年以來,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技術滲透於投資決策、風險定價、資產配置等環節,深刻改變金融服務方式和邏輯,對傳統金融機構和監管發起挑戰。中國由於人口基數龐大、移動通信和物流基建發達,在全球金融科技競爭格局中處於第一梯隊。
1、人工智慧(AI)
將人的智能延伸到計算機系統,具體包括圖像識別、語言識別、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金融領域涉及人工環節多、對數據安全性要求高,人工智慧應用廣泛。根據艾瑞諮詢,預計2022年金融科技投資中,人工智慧投入將達到580億元。
AI+金融典型應用包括:
1)基於生物識別的人臉識別,可應用於帳戶遠程開戶、業務籤約等;
2)基於語音識別與處理,實現智能客服、營業網點機器人服務,減少運營成本;
3)基於OCR自動化視覺處理,將發票、合同、單據的信息結構化處理,提高效率;
4)機器學習應用於智能投顧,提高市場有效性,加快產品創新。
5)金融知識圖譜,將大量信息匯集到關係網,作用於風險預警、反欺詐方面。
2、大數據(Bigdata)
是以新處理模式對大量多樣的數據集合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使之成為具備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生產資料,大數據+金融典型應用包括:
1)客戶畫像:大數據根據客戶人口統計學特徵、消費能力數據、興趣數據、風險偏好等,捕捉潛在需求,實現精準營銷與獲客。
2)大數據徵信:基於金融大數據,開發授信評估、信用報告、貸中預警等服務,降低信用評估成本,將審核周期縮短至秒級。
3、雲計算(Cloudcomputing)
將原本在本地伺服器進行的計算轉移到雲端,按需使用,具有計算高效、成本低廉特點。按照服務方式,雲計算分為IaaS(將IT基礎設施作為服務交付),PaaS(將資料庫等平臺作為服務交付),SaaS(將應用解決方案作為服務交付)。雲計算是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典型應用包括:
1)雲+大數據:雲計算以分布式處理架構為核心,高度契合大數據處理,實現海量數據云端存儲。
2)拓展系統處理能力:傳統金融解決方案市場由IOE主導,即以IBM、Oracle、EMC為代表的小型機、集中式資料庫和高端存儲的技術架構,難以應對數據量級和計算複雜程度的增長,金融機構自行開發或購買雲服務,彌補基礎軟硬體的不足,滿足系統高性能和容災備份的要求。
4、區塊鏈
區塊鏈(Blockchain)是分布式共享記帳機制,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點,與金融行業對數據安全、交易真實、隱私保密等業務需求不謀而合。區塊鏈賦能金融典型場景包括:
1)物聯網:區塊鏈是物聯網底層萬物互聯的基礎,確保底層資產交易真實可靠,提升交易安全性,降低信息不對稱。
2)支付結算:支付收單機構間基於聯盟鏈和智能合約實時自動對帳,避免數據被篡改,全業務流程可追溯可審計。
而要讓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成為全球趨勢,深刻改變金融服務市場格局,區塊鏈是利器
以自由之名,為財富賦予平等的價值。
作為數字資產對接中的佼佼者,Vtoken打造的全球開放的去中心化數字資產多元化數字集合生態投資平臺,其極客團隊融合5G、AI、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讓Vtoken無邊界鏈上交易平臺更具功能性與應用拓展性,創造技術領先效應。整個平臺以平臺幣為媒介,在保留傳統交易平臺幣幣交易、OTC交易等基礎功能的同時,加入數字資產投資,打破傳統數字資產投資交易平臺邊界,為世界Vtoken用戶創造了全新的數字經濟體驗,用戶可以通過Vtoken進行數字集合生態交易,在數字集合生態中達成全球化無限制交易。
Vtoken不會有「非捆綁」定價風險。如果分布式帳本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與純粹的託管、確認流程、企業行動、記錄寫入和更加耗費人力的指令收費相關聯的費用可能會消失;同時,一個更加高效,也就是更快的結算流程將要求不能入場的閒置現金數量變少,因而對集團的淨利息收入造成壓力。不過,舊的費用沒了,又會有新的收費服務(比如提供新技術的使用權),而成本負擔的陡然降低應該可以最小化他們的帳本底線會承受的衝擊。值得注意的是,vtoken正在積極地探索區塊鏈技術的早期開發和應用,以期對任何新型基礎設施的到來做好準備,如其正在測試不可篡改記錄技術,其包括類似區塊鏈的特徵等等。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