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 「2020年數字經濟與區塊鏈研討會暨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成立大會」在重慶召開。會議由數字資產研究院、重慶郵電大學軟體工程學院和零壹財經·零壹智庫主辦,國金公鏈、江北嘴財經和隕石財經協辦,匯聚了區塊鏈行業的多位專家學者、企業家等行業人士,並舉行了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的揭牌儀式。
一、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定位、發展領域
會議開始,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院長李志峰發布開場致詞。他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數字經濟化時代,區塊鏈技術正在重新改變和塑造著人類的生活形態。
對於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的定位,李志峰提到,時代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巨大的發展空間。在數字資產研究院的幫助下,我們希望將全國頂級的數字資產和區塊鏈方面的人才和智力引進到重慶,推動重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的發展,為本地的數字經濟和區塊鏈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並期望能夠在某些領域做出全國獨有的特色創新。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將著重在區塊鏈思想、技術研發、區塊鏈產業應用落地、數字經濟方面進行探討和實踐,並加強與國內外前沿的合作與交流。
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曹嶺介紹,為推動區塊鏈的落地應用,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目前主要側重於兩個領域:一是推動自主可控的金融區塊鏈應用解決方案落地;二是推行去中心化存儲網絡區塊鏈解決方案。
此外,曹嶺表示,目前在金融區塊鏈領域,主要將區塊鏈和供應鏈金融、支付、交易和資產證券化相結合;去中心化存儲網絡區塊鏈解決方案則是供應鏈領域下一步主要推動的落地解決方案。
二、區塊鏈是連接傳統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一個橋梁
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專家組組長朱嘉明表示,在傳統社會,生產要素是勞動力、資本和土地等,而在數字經濟社會,數據、信息和知識等是生產要素,將這兩個社會組織起來的工具就是區塊鏈。
朱嘉明認為,數字經濟社會建立在數碼的基礎上、計算機的基礎上和算法的基礎上。現在絕大數人難以像理解和體驗物質世界那樣理解已經開始主導我們生活的數字經濟社會。但數字經濟社會的來臨並不取決於我們是否理解和懂得其本質。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推動大家去理解、認知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和數字貨幣。
此外,他希望大家不要把區塊鏈簡簡單單地理解成一種僅應用於某些場景的技術,區塊鏈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將來會是連接傳統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一個橋梁。
三、區塊鏈的全球格局與區域發展
零壹財經·零壹智庫創始人、數字資產研究院常務副院長、中國數字資產研究中心常務副秘書長柏亮從投融資、專利申請、企業發展、政策和園區建設等五個角度介紹了區塊鏈全球格局和國內區域發展情況。
根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在投融資方面,截至2019年底,全球區塊鏈項目合計獲得1510次風險投資,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額超780億元。其中,中國區塊鏈項目累計融資數量第一,達到673起,佔比49.8%;其次為美國377起,佔比27.9%;在專利申請上,截至2019年10月,參與申請區塊鏈專利的國家已增至35個,申請人規模超過6500位,專利申請數量累計達到2.4萬條。
從2013年開始,從中央到地方,中國已出臺數百部涉及或針對區塊鏈技術的政策法規,基本形成對區塊鏈和加密數字貨幣的監管體系。區塊鏈相關政策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產業發展政策,另一類是監管政策。
根據零壹智庫的調研報告,目前,政府對區塊鏈技術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截至2019年11月末,各地由政府或有政府背景的社會組織主導或引導開發和建設的區塊鏈產業園區或區塊鏈產業集聚載體共有18個。柏亮介紹了目前國內區塊鏈園區運行的基本情況。
四、從數字貨幣、密碼經濟等角度看區塊鏈發展
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龍白滔從數字貨幣角度介紹了區塊鏈的相關問題,提出了一些對未來數字貨幣格局的理解和看法,他認為有七個決定性力量正在塑造未來數字貨幣的格局,並對其中較為重要的力量進行了詳細介紹:
一是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決策者和國際標準制定機構,他們代表全球一體化的利益和訴求;二是BigTech,他們的商業模式發揮了重要影響;三是美元;四是人民幣國際化。
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中心主任、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副院長劉昌用認為,我們正從網際網路經濟進入密碼經濟這樣一個人類社會的新階段。這一階段,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不再是物質部門,而是信息部門。
他認為,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我們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建立社會關係,但網際網路信息傳遞太過自由,會存在安全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建立智慧財產權法,但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是信息被約束了。密碼經濟就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密碼經濟的出現是要在信息經濟中建立真正能夠充分發揮信息生產力的新的制度框架,即構建新的社會秩序。
五、區塊鏈技術發展要實現自主可控
國家發改委中國信息協會投融資信息分會副秘書長、工信部中國區塊鏈產業生態聯盟副理事長於寧分享了對區塊鏈技術的兩點認識。第一,區塊鏈不僅僅是改變產業應用的簡單技術,而應上升到改變人類生產關係,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一定要進行跨界合作;第二,中國當前鼓勵發展的區塊鏈應該被叫做「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所有的頂層技術不要只基於乙太網,還要做伺服器和主機,做區塊鏈晶片。
重慶市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聯盟副理事長、中科方德軟體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兼重慶總經理張鐳介紹了在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過程中,使用國產自主可作業系統的重要性。他表示,作業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基礎,其安全性對整個信息系統具有根本性的影響。計算機裡面所有的應用軟體,包括區塊鏈軟體全部都是運行在作業系統上,一旦作業系統有後門、漏洞,上面的軟體也會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風險。
六、重慶如何搶佔區塊鏈發展高地?
會議的圓桌環節主要圍繞「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促進重慶相關產業發展」和「重慶發展區塊鏈的優勢」兩方面的問題展開。
在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促進重慶相關產業發展方面:
柏亮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議:一是用資本助推企業的技術創新;二是利用大型公司在部分業務和應用領域,創造可試驗的場景,解決區塊鏈技術的一些門檻問題;三是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推動,尤其是運用區塊鏈改造一些政務系統,使政府和區塊鏈業界之間由更加順暢的「接口」。
重慶量子網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簡萬龍表示,目前的企業關係並沒有形成一張網絡,這是目前區塊鏈落地應用面臨的最大困境,區塊鏈落地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是形成產業網絡。
數字資產(重慶)研究院技術副總監高峽認為,推動區塊鏈的發展需要兩股重要的力量去推動,一是政府的扶持;二是金融的支持。他認為要找到一些具體的應用場景和行業痛點,從基礎做起。
重慶發展區塊鏈的優勢上:
柏亮認為重慶有很多業界人士對區塊鏈相關領域關注較早。政府部門對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非常重視,整體發展氛圍和環境較好。此外,重慶和新加坡間的國際合作是很重要的優勢,新加坡在區塊鏈尤其是數字資產方面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
簡萬龍表示重慶在發展區塊鏈上具有三方面的優勢。一是重慶目前在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二是重慶和新加坡間的國際合作;三是重慶在區塊鏈方面的探索相對超前,已經成立了相關的組織,制定了相關政策。
高峽認為重慶在發展區塊鏈上的一大優勢是10·24講話後,相關政府部門態度積極,對區塊鏈的認知程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