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價值的表現形式就是數字資產,而數字資產的兩大來源正是數字資產化和資產數位化。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具備較好的流動性、獨立性、安全性、可編程性和廣闊的應用潛力,未來將被全球更多人廣泛關注與接受。」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火幣大學校長於佳寧在1月7日的跨年演講中表示。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在於佳寧看來,「區塊鏈+」和「網際網路+」本質上都是複雜的系統性工程,區塊鏈是顛覆式創新。抓住數字時代的機遇關鍵是思維的進化,更重要的是需要每個人去思考如何使自身搭上時代發展的列車,獲得通往未來的加速票。
隨著5G、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的湧現,新的產業形態正在形成。而區塊鏈既是新物種,又是孕育新物種的母體,正在深刻影響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與價值再造,在數字經濟時代中,是不容忽視的新動力。
於佳寧在接受採訪時認為,未來區塊鏈將會面臨三大挑戰,其一是合規性的風險。隨著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遷移到區塊鏈上,區塊鏈面臨的合規壓力非常大。正常的交易行為與「洗錢、非法融資」混雜其中,區塊鏈行業在明年會遇到越來越多的合規挑戰。
其二是技術瓶頸,技術的發展並非是線性的,技術的發展需突破底層技術,而這需要一定的時間。此外,基礎設施的完備性發展需要技術進步,而技術的進步仍需要大量資金。
其三是產業結構同步,想要抓住網際網路顛覆革命性的機會,就得跟上「區塊鏈+」的思維。
在於佳寧看來,2020年區塊鏈實現了政策層面、技術層面、業態層面的進步和發展,與此同時,大眾對於區塊鏈的認知也有所變化。「隨著機構的入場、投資者投資風格的變化、市場結構的變化,能夠明顯感覺到社會對於區塊鏈的認知與原來完全不一樣,尤其是在華爾街的巨頭入場後,大眾對未來金融的方向有了新的認知。」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