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畢克勤 攝影報導
9月15日,第四屆中國電子「i+」現代數字城市創新創業大賽重慶站決賽成功舉辦。
▲中國電子「i+」大賽決賽現場
重慶市經濟信息委巡視員陳翔、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中祝,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規劃科技部副主任白麗芳、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國系統」)總裁陳士剛等出席活動。同時,來自重慶高新區、重慶郵電大學、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中電智慧基金、華大九天、晨暉創投、中國系統等機構的專家擔任現場評委。
作為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的主題論壇之一,重慶站決賽由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電子指導,重慶高新區管委會、中國系統主辦。重慶市於2020年4月26日與中國電子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將聚焦數字經濟和現代數字城市建設,推動重慶新基建「硬」設施和「軟」實力建設。「i+」大賽重慶站是雙方戰略合作的進一步落地舉措,吸引了近百個項目報名,20個項目最終入圍。
值得注意的是,重慶站決賽是唯一啟動了自主命題的賽區,結合重慶現代數字城市建設中的痛點問題,特別擬定了「渣土車城市管理」命題,並且吸引了10餘個團隊揭榜挑戰,最終3個項目進入本場決賽。
▲獲獎項目代表領獎
陳中祝在致辭中表示,此次「i+」現代數字城市創新創業大賽的舉辦,為高新區迎來了一大批優秀項目,深化了與中國電子以及中國系統的合作,搭建了聯接各行業創新人才的橋梁,為重慶西部科學城的創新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高新區將繼續建平臺、興產業、聚人才、優環境、提品質,高標準推動重慶西部科學城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西南地區網信技術創新高地。
陳士剛表示,中國系統作為中國電子數字與信息服務板塊核心企業、現代數字城市業務的主要推動者與踐行者,將在重慶高新區建設和運營網信產業示範基地,助力重慶實現「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聚集和「雲聯數算用」要素聚集,為重慶「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貢獻力量。
重慶市大數據局、科技局、經信委、高新區招商公司、高開投集團,中國電子規劃科技部、中國系統等領導出席活動。
數位化核心賽道衝刺
誰將最終突圍?
重慶本身極具創業拼搏精神,此次重慶站決賽更是充分體現了重慶城市特質,一場數位化創新創業的激烈較量貫穿大賽始終。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重慶站決賽的12支隊伍,所涉及的賽道都是數位化前沿或痛點的領域:數字政府、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安全、PK+應用創新,以及渣土車城市管理項目挑戰。
其中,多支隊伍聚焦「新冠」疫情下醫療「無接觸」的痛點需求,分別推出了「零接觸」——醫院防交叉感染門禁系統、「非接觸」智能採血儀等項目。
▲項目路演
另外有數支隊伍聚焦到數字安防領域,使用AI、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數位化技術,解決智慧消防、法律、汽車安全報警、安防管理等多個領域的痛點問題。
其他還有多支隊伍關注到利用數位化技術解決城市管理問題,包括德風-智能渣土車管理解決方案、捷潤數字市場監管等項目。
▲項目路演
「一平臺一聯盟一學院」揭牌
中國系統多維賦能「數字重慶」
為更好地助推重慶數字經濟發展,在重慶站決賽現場,同時舉行了中國系統在渝的「一平臺一聯盟一學院」揭牌儀式。
▲一平臺一聯盟一學院成立/揭牌儀式
一平臺是指「中國電子(重慶)軟體園投資運營平臺暨中電(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發展有限公司」,該平臺將以軟體園為載體,打造網信+電子信息製造產業集群、以場景應用為主的網信軟體產業集群,吸引網信及數字經濟生態鏈上下遊企業集聚。
一聯盟是指「重慶高新區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聯盟」,該聯盟將立足於高新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從本地數字經濟產業培育以及傳統行業升級轉型入手,扶持高新區內企業發展壯大,同時積極引入外部創新要素,打造形成有高新區特色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集群。
一學院是指「中國系統重慶數字產業學院」,是以提升重慶數字產業人才能力,推動城市發展為使命,在重慶高新區打造的一所融合「產-教-城」模式的學院,學院以搭建「產教融合生態共同體」為核心,構建「政、產、學、研」產業人才培養的新生態。
「一平臺一聯盟一學院」的揭牌,意味著中國系統與重慶高新區合作持續深入,重慶數字經濟發展再獲強援。
現場,12個獲獎項目與重慶高新區管委會、中國系統也舉行籤約,共同助力重慶高新區數字經濟發展、現代數字城市建設。
▲獲獎項目合作籤約儀式
賽程過半
數位化創新不停
重慶站決賽雖已圓滿落幕,但對於重慶數字經濟發展、現代數字城市建設,以及中國電子「i+」創新創業大賽而言,是全新徵程的開始。
到目前,第四屆中國電子「i+」創新創業大賽賽程已走過大半,城市賽作為本屆大賽的最大看點之一,受到業內專家和創業者的極大關注。下一站將在珠海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