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的中央第六次財經會議提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渝雙城聯動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密集動作唱響「雙城記」。3、4月,成渝兩地在成都共話發展藍圖,謀雙城合作,終達成實質合作協議,重慶向西,成都向東,共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近日,重慶第二國際機場預選場地落地璧山的消息更是引爆全城關注。根據規劃,年旅客吞吐量達到7000萬人次,而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不過4000多萬,由此可見,重慶第二國際機場的落地不僅意味著重慶城市發展的一次巨大提升,更標誌著重慶西區成為重慶真正的重頭戲,更是重慶舉全市之力打造的新龍頭。
據了解,重慶第二國際機場是按照4F這個最高標準進行規劃的,從立項到規劃再到確定預選場地,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這個速之快應該是絕無僅有的,而各項規劃推進的速度和力度也再次證明:關於重慶科學城不是一個口號,更不是一個炒作,而是一項戰略行動!
這一次,重慶真正進入「高新頻道」。
成渝共建西部科學城
多舉並進加速落地
今年初,中央提出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求以「一城多園」模式共建西部科學城。服務國家戰略、搶抓時代機遇,成渝這對西部「雙子星」必須相向發展,攜手並進,攜手向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第四極」前行。
成為第四極的戰略支點是什麼?是高新技術!顯然,這是中央給予成渝兩地的一個重大禮包,也是時代賦予的一個偉大使命,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
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重慶市緊抓國家戰略機遇,高質量推動城市西區經濟科創發展。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實行高新區全面獨立運轉,實施對直管園經濟社會一體化管理。重慶高新區將與兩江新區形成雙核驅動發展,成為重慶新的經濟增長極。
今年上半年,首隻「雙城經濟圈」發展基金落地重慶高新區,總規模300億元,正式開啟川渝兩地在金融和產業領域深度合作,助推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
多次召開會議,舉全市之力,高起點高標準打造中國西部科學城。激活西部槽谷地帶發展,吸納成渝之間眾多城市力量,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科學城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和創新驅動引擎,多個數字經濟項目落子科學城,推動未來數字經濟高地建設。截止目前,已有光大人工智慧產業基地、浪潮集團西部運營總部、鯤鵬計算機產業生態重慶中心(房價、戶型圖)紛紛落址重慶科學城。
5月12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建立,川渝地區20所高校加入。科學城享有得天獨厚的科技創新資源,除了科學城核心區的14所高校外,另外增加13所高校也將參與到科學城建設中,重慶大學、重慶師範大學等全國高校聚集於此,充盈區域內科創產業人才需求。所以未來的西區,將有大量的人才湧入,城市界面升級,吸引更多的人流與財富進入,形成巨大的改善類需求。
區域內人口結構、城市構造、核心產業的變化,城市價值更新,必將推動區域內住宅改善類需求,為區域內人城境業的和諧統一,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潛能。重慶西區必將強勢崛起。
軌道、隧道、機場建設如火如荼
構建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重慶科學城位於西部槽谷地帶,坐擁多維立體交通網絡,內外暢達。此外,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目前,我市軌道交通已規劃「22線1環」線網布局,多條線路都與科學城有關。在新的軌道交通第四輪建設招標中,軌道7號線(規劃中)、15號線(規劃中)、軌道17號線一期(規劃中)、27號線(規劃中),都將串聯科學城與主城其他區域。
在公路方面,重慶高新區科學城將大力打造南北走向的快速一縱線——科學大道,主要路段規劃為雙向12車道,待全線建成完工之後,整個西部槽谷地帶將南北貫通。更快速的成渝中線高鐵也將於今年開工建設,在規劃的站點當中就包括很多高新人翹首以盼的科學城站。
根據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官方網站上發布的重慶科學大道最新的招投標文件披露了科學城的整體規劃信息。
重慶軌道交通最新線路規劃圖
招標文件顯示,結合《重慶科學城國土空間規劃方案(送審稿)》,重慶科學城規劃人口約為340萬人,其中科學城核心區160萬人,北碚區、沙坪垻區80萬人,九龍坡、江津區100萬人。
另外重慶科學城還規劃了11條軌道交通線路:
重慶科學城整個槽谷包含軌道交通5條快線+6條普線,其中科學城核心區軌道線路為4條普線+4條快線,城軌快線為重慶軌道交通27號線、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重慶軌道交通軌道26號線和19號線。
普線主要為軌道交通地鐵17號線、軌道7號線、軌道11號線以及軌道1號線,其中軌道1號線為現狀線路,主要串聯沙坪垻、渝中區兩個組團。
重慶科學大道線路圖
重慶科學城空間分布圖
顯然,三五年之後,整個科學城的交通將出現天壤之別的變化。
各類名校落地科學城
打造一流教育高地
隨著我市招生政策的改革,越來越多的置業者開始關注樓房的配置,在家長眼裡,成為了一道概率題。
沙坪垻一直以來就是重慶資源集中地,不僅有區域內大學城高等學府雲集,重慶大學、四川外國語學院、西南政法大學也在沙區落址,還有樹人和1、3、8高中本,集中了重慶絕大部分資源。
隨著重慶向西邁進,科學城戰略發展,西區更是重慶的新高地。此前重慶高新區就發布消息,高新區將「大規模、大投入,夯實基礎,」啟動三年行動計劃。25.1億元,「高標準、高質量」開建中7座,擴建一所。新建的7所,有兩所已經亮相。一個是重慶科學城高橋實驗(暫定名),另一所是重慶科學城。
其中,西永Ah24地塊的規劃的公立學校已經立項,將在今年9月底動工建設。該項目規劃佔地面積約56.85畝,總建築面積約3.3萬方,規劃48班,目前已完成立項工作,按照計劃,該校將於2020年9月底動工建設。
7月18日,據重慶高新區公共服務局消息,為緩解區域就學壓力,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優化均衡布局,今年以來,重慶高新區加快幼兒園建設步伐。目前高新區有7所幼兒園正在加快推進建設,最快今年九月就能開園,據了解,有的幼兒園已經完成了首批招生。
相信隨著科學城的全力建設,重慶西區高地價值愈發凸顯。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項措施、設施的落地和完善,一個集學習、工作、休閒於一體的現代新型城市將完美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
重慶已經進入「高新頻道」。未來的20年,重慶發展看西區。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內容不代表重慶科學城觀點。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歡迎大家關注重慶科學城公眾號發表意見或來稿,凡採用的原創首發稿件,我們將支付稿酬。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