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故事 I 細品《小王子》的每一章,失去童真在追求什麼

2020-12-03 楊宇茹

你 只 是 剛 好 需 要 - 我 只 是 剛 好 在

2019 7.4 深夜故事01 音頻.m4

04:34來自楊宇茹

作者簡介

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Antoine de Saint-Exupery, 1900-1944)1900年6月29日出生在法國裡昂。他曾經有志於報考海軍學院,未能如願,卻有幸成了空軍的一員。1923年退役後,先後從事過各種不同的職業。

1926年,聖埃克蘇佩裡進入拉泰科埃爾航空公司。在此期間,出版小說《南方郵件》(1929)、《夜航》(1931),從此他在文學上聲譽鵲起。1939年,又一部作品《人的大地》問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重入法國空軍。後輾轉去紐約開始流亡生活。在這期間,寫出《空軍飛行員》、《給一個人質的信》、《小王子》(1943)等作品。1944年返回同盟國地中海空軍部隊。在當年7月31日的一次飛行任務中,他駕駛飛機飛上湛藍的天空,就此再也沒有回來。

聖埃克蘇佩裡有兩個雙重身份:飛行員與作家。這兩個生涯在他是相輔相成、相映生輝。從《南方郵件》到《小王子》的十六年間,僅出版了六部作品,都以飛機為工具,從宇宙的高度,觀察世界,探索人生。這些作品篇幅不多,體裁新穎,主題是:人的偉大在於人的精神,精神的建立在於人的行動。人的不折不撓的意志可以促成自身的奮發有為。在現代文學史,聖埃克蘇佩裡被認為是最早關注人類狀況的作家之一。

聖埃克蘇佩裡寫《小王子》時,自己為小說畫了插圖。插畫拙撲稚氣,夢境迷幻。法語版《小王子》1943年在美國出版。評論界和讀者對這本書感到意外。一直寫飛機的聖埃克蘇佩裡這次寫了一篇童話!童話往往是大人講給孩子聽的故事,而《小王子》是把故事講給大人聽。那幾句不無幽默的獻詞是理解這本書的鑰匙。

隨著歲月的推移,《小王子》的寓意在嚴酷的現實中愈來愈明顯。茫茫宇宙中,目前知道只有一個星球住著人,也只有一個人類文明,人的感情也全部傾注在這個星球上。在這個孤單、桀驁不馴的地球上,人既堅強而又脆弱,文明既可長存又易毀滅,這取決於人的智慧。

聖-埃克蘇佩裡,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飛行員。他從小渴望冒險,12歲就跟隨一位飛行員第一次飛上天空。

21歲,從小嚮往天空的聖-埃克蘇佩裡終於有了一次圓夢的機會。他應徵去服兵役,但由於服役期間的限制,他只能在軍隊裡擔任地勤維護人員。他不得不採取各種措施,勤於學習飛行課程。終於,在1921年6月18日,他走進了嚮往已久的駕駛艙。同年12月31日,安東尼通過考核,正式取得了空軍飛行員資格。

26歲,聖-埃克蘇佩裡加入法國拉特科埃爾航空公司,負責駕駛郵務機。自此,他成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飛行員。

30歲,聖-埃克蘇佩裡被派駐阿根廷,負責開拓南美航線。在那裡,他和同伴們屢次與風暴搏鬥、與死神擦肩,最終實現了人類夜間飛行的創舉。《夜間飛行》就描述了這段難忘的經歷。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孩子,但只有少數人記得。

「大人們建議我把這些開著肚皮或是閉著肚皮的蟒蛇圖畫放在一邊,不如把興趣放在地理、歷史、算術和語法上。就這樣,我在六歲的時候,放棄了畫家這個美好的職業。……我不得不選擇另一個職業,於是我學習了駕駛飛機。」——《小王子三部曲1:小王子》

相關焦點

  • 原著與電影版的《小王子》告訴我們回歸童真、追求自我的重要性
    01從童話故事到勵志電影:我們為什麼要追求自我,回歸童真小說《小王子》是基於一次成年人對於生命與生活的反思,而並非簡單地為兒童所創造的小說,而由於其有具有幽默性的故事敘說手段,讓它成為一本小孩承認都喜歡的小說。小孩陶醉於其中的故事,成人陶醉於其中的暗含的人性。
  • 《小王子》:這個世界太複雜,需要簡單和童真
    為了紀念和他朋友的友誼,於是他把這個故事寫成了下來,講給我們這些曾經都是小孩的大人聽,這個故事的名字叫《小王子》。《小王子》自問世以來,全球發行語言已超過100種,銷量僅次於《聖經》。它的語言媲美《聖經》,乾淨純粹。但比《聖經》要輕盈,中文譯本只有兩萬多字。作者以小王子孩童般的眼光,透視出了成人世界的荒誕。用純淨童真的語言,寫出了人類的孤獨和悲劇。
  • 《小王子》友情是什麼?愛情是什麼?童真是什麼?答案在這裡!
    《小王子》友情是什麼?愛情是什麼?童真是什麼?答案在這裡!在看這個電影的那一刻,我們就是那個回到平行世界裡的老人,和老人一樣的獨特的品質,哪怕拼到最後用儘自己最後的力氣也要回到小王子的沙漠裡面再看一眼小王子,這個電影給我腦海的一點就是,它帶給我們視覺上的衝突,還有這個故事編寫的方式,我們在這個法國的動畫片中看到,這個電影其實是講兩個故事的,一個是給孩子們聽的一個是給大人聽的,給孩子的那一個故事,當然是一目了然,而給大人們的那個故事則充滿了悲傷
  • 始終熱淚盈眶,永遠保持童真——《小王子》讀後感
    終於在國慶節假期即將結束的時候讀完了英文版的《小王子》,其實這本書挺適合一個人在孤獨的時候讀的,就像此刻的我一樣,一個人在一間小出租屋裡待了6、7天,正因為這樣孤獨的心境讓我對這本書有了無比深刻的感受。成長,這個詞於我的腦海中又有了新的定義。究竟經歷過什麼才是真正的成長?
  • 《小王子》的真正寓意到底是什麼?
    在這個成長過程中,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而在《小王子》中曾出現的:會說話的狐狸、吞大象的蟒蛇、藏在盒子裡的山羊….看到這些屬於童年想像的思想瑰寶後,我才幡然醒悟道:原來我們失去了原本屬於自己的那份「赤子之心」。它們是最純真的愛好、最豐富的想像、以及最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 《小王子》:關於易烊千璽最喜歡的童話書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聖·埃克蘇佩的作品《小王子》。
  • 《小王子》:童趣的語言背後,是對荒誕的批判,對純真的讚美
    這種敘述方式能夠全方位地,以脫離故事中任何人物的視角來描寫人物、推進故事的發展。可它也會使讀者產生距離感。《小王子》卻可以獨樹一幟,充分利用兩種不同視角的優勢,在不同人稱之間隨意切換,遊刃有餘,絲毫沒有違和之感。
  • 《小王子》留給大人的童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明流樹洞 ,ID:q5664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小王子》像一部童話故事;也有人說《小王子》猶如透亮的鏡子,照出了荒唐的成人世界,她在提醒我們,只有愛,才是最高的哲學,才是我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 華為nova7 Pro X小王子限定禮盒熱銷 喚醒心中童真
    成年人的你,是否還保留著那一份童真?在世界著名兒童文學作品《小王子》開篇,就有這樣一個點題故事:飛行員小時候畫了一幅蛇吞象的畫。大人們不以為然,都看不到內在,只認為是個帽子。而在沙漠遇到的小王子,看到那副畫第一眼便認出是一條蛇吞下了一頭大象。之所以小王子可以一眼看出這幅畫的本質,是因為小王子倡導的——"看東西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
  • 《小王子》:從存在主義角度解讀影片中主角的心路歷程
    由此可見,《小王子》是一部具有深刻內涵的優秀作品。2015年,這部文學作品被「 功夫熊貓之父 」導演馬克·奧斯本改編後搬上了電影熒幕。導演以全新的故事結構來構思電影,對作品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和嘗試。小女孩生活在著媽媽為她精心規劃的人生大計中,但一場意外讓她認識了隔壁的老飛行員。她在和老飛行員相處的過程中知道了小王子的存在,並在最後拯救了成年的小王子。在此過程中,她逐漸找回了童真,學會了反抗,最後按著自己的自由意志成長蛻變。影片的另一條線索圍繞小王子的故事展開。
  • 《小王子》的故事,不但讓我體會到了愛情,還有人生
    這樣簡單的一個童話故事,因為它才六萬多字,很多人都以為這只是一本適合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但是它的累計銷量竟然達到了2億冊。事實上並非如此,這本書更適合大人來閱讀。在B612星球上,小王子擁有著獨一無二的一株玫瑰,他願意為這株玫瑰擋風遮雨,為它蓋玻璃蓋,也為它消滅蟲子。小王子也同樣在厭惡那棵無節制生長,存在著摧毀星球威脅的猴麵包樹。
  • 好書推薦《小王子》
    當你打開這本書的時候,請你了解《小王子》這並不是一本單純寫給孩子們看的童話書。它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書,書中寫的是關於我們每個生命的寓言故事。走進《小王子》讓你找回童真時的快樂。希望藉助《小王子》這本書,能讓每一個已經長大了的大人們回憶起童年時代的天真和快樂。故事中,小王子因為玫瑰花兒的嬌氣和任性負氣出走,離開了自己所在的那顆小行星,踏上了他的旅程。也因此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自以為是的國王、喜歡聽奉承話愛慕虛榮的人、荒唐迷糊的酒鬼、自私自利的商人、忠實卻又不知變通的點燈人和一個對世界一無所知的「地理學家。」
  • 成年人的童話——《小王子》讀後感
    小時候讀過《小王子》,但當時沉迷金庸古龍的刀劍江湖,對這本童話般的故事不以為然。長大後,重翻《小王子》,又是另一番感受。▼《小王子》創作於1942年,出版於1943年,當時正是二戰最關鍵的時刻。1940年法國戰敗,作者目睹法國空軍大潰敗。他認為,童年是盼望奇蹟、追求溫情、充滿夢想的時代,對比之下,大人死氣沉沉、權欲心重、虛榮膚淺。
  • 溫暖全球2億人的《小王子》,告訴我們的5個啟示
    關於《小王子》,有人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還有人說這是一個與愛有關的故事。無可否認,《小王子》確實一個無數人願意為之沉迷的故事。一.永葆童真和初心面對大人與小孩的悖論,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在《小王子》的首頁獻詞中這樣寫道:「這是一部獻給大人的童話。」因為,「每個大人心裡,都藏著一個小孩。每一個孩子心裡,也都希望有一個大人。」
  • 《小王子第一章》大蟒蛇吞象的故事,告訴我成年人的空虛
    《小王子第一章》大蟒蛇吞象的故事,告訴我成年人的空虛  當我六歲的時候,曾經有一次,我在一本書中看到過一張很神奇漂亮的圖片,這本書叫作「大自然的真實故事」,故事內容講述遠古森林裡的奇聞異事。  我被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住了,對叢林裡那些驚險的故事和奇怪的經歷陷入了沉思。幼稚的我拿起彩色鉛筆,在一番折騰之後,我成功地完成了我的第一幅畫作, 我的第一幅畫作就像這樣:  圖一:
  • 電影《小王子》:三個角色,三種不同的象徵意義
    《小王子》這部童話是閱讀率僅次於聖經的法國經典,感動了整個世界的大人。電影《小王子》在原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條新的故事線,讓原著更加豐滿。拍攝《小王子》這樣的經典名著是極其不討好的,稍有失誤就會被原著黨罵得狗血淋頭。然而導演馬克·奧斯本成功了,影片在坎城國際電影節放映結束時近2000名觀眾起立鼓掌,向影片主創致敬。
  • 《小王子》:每一個讀懂這本書的人,都是戴著面具的大人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寫成的著名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雖然是一本兒童文學,但是卻更能讓成年人受益匪淺。
  • 好書推薦:《小王子》 ——寫給所有人的童話
    《小王子》這部作品對於我們來說也許並不陌生,它最早應該出現在我們的小學時期,那個時候,它只是作為給孩子看的童話,其中略顯幼稚的插圖,更添了幾分童真。但是,人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十年後的我們再讀這部作品,卻產生了與十年前不同的感覺。
  • 電影《小王子》,這部成人的童話,你理解了多少?
    曾經有過的童真世界,回望,你是覺得幼稚還是懷念?《小王子》的故事人盡皆知。可能你看過書,或是看過電影,又或許都沒看過,但你一定聽說過,因為這是一部「大人的童話」。今天我們來悅享《小王子》的電影。這是一部動畫電影,2015年上映時引發不小的關注度。
  • 你從《小王子》中看到了什麼?它曾經感動到你嗎?
    看過《小王子》的人都說,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小王子,遲早會遇到屬於自己的玫瑰花和小狐狸。《小王子》的故事很簡單,小說的敘述者是個飛行員,他因飛機故障迫降在撒哈拉大沙漠,從而在那裡遇見了小王子,在和小王子相遇的時間裡,飛行員體會到了來自小王子身上的感染力,同時為失去的想像力和充滿著功利主義的大人們而感到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