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靜的批評:馬斯克的腦機奇蹟,何時能夠實現?

2020-09-04 報人劉亞東

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知識分子

圖一:大腦內植入了Neuralink公司的腦機接口設備的一頭小豬(左上)及由腦機接口設備實時測量而得到的小豬大腦內神經活動(圖片來自Neuralink)

- 編者按 -

8月28日,埃隆·馬斯克投資的Neuralink發布了一個可植入顱內的無線腦機接口設備。馬斯克表示,Neuralink和腦機接口技術在治療抑鬱症、失眠、疼痛、癲癇、失明、失憶、中風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方面的巨大潛能。神經生物學家饒毅對此評論說:這些潛能是可以實現的,但前提是時間不是現在,人物不是馬斯克。

撰文 | 孫睿晨

責編 | 陳曉雪

美國加州當地時間2020 年8月28日下午,埃隆·馬斯克投資的神經技術初創公司 Neuralink 在公司位於加州總部召開發布會,並同步在網上進行了直播。繼2019年7月的產品概念和模型發布會之後,這是該公司第二次召開與產品相關的發布會。

在會上,馬斯克本人帶領公司團隊展示了公司最新的產品技術:一枚硬幣大小、可植入顱內的無線腦機接口設備(the LINK),一臺可以完成自動將該腦機接口設備植入人腦的手術機器人,以及一頭顱內植入了該腦機接口設備的行動自如的小豬。

埃隆·馬斯克是一位著名的連續創業者。他前瞻性地創立了 Zip2, PayPal,特斯拉,SolarCity, SpaceX, Hyperlook等企業。這些企業均在各自所在的行業裡創造了巨大的價值。在馬斯克的光環加持下,2016年創立的 Neuralink 公司和它的最新植入式腦機接口設備自誕生起就受到了廣泛關注。

但是,從本次發布會所披露的信息來看,Neuralink 公司的產品所應用到的技術均為目前已有技術。目前,腦機接口技術的瓶頸在於對神經元活動的準確快速的編碼和解碼。遺憾的是,在這次的發布會中 Neuralink 並沒有提及這方面的技術進展。

01 未提及向大腦輸入指令這一動作

Neuralink 公司創立時的目標,是實現超大通量的人腦與機器之間的雙向信息交互。這涉及到從大腦讀出數據和向大腦輸入指令這兩個動作。

馬斯克在現場向觀眾介紹了三隻小豬。這三隻小豬中的一隻,其大腦在兩個月前植入了 Neuralink 公司的最新腦機接口設備。目前設備已經該小豬顱內正常運行兩月餘。另外兩隻小豬中,其中一隻小豬的大腦中曾經植入腦機接口設備(後被移除);另一隻小豬的大腦沒有被安裝過腦機接口設備,作為對照。

現場展示中,觀眾可以觀看植入了 Neuralink 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大腦內的神經活動實時信號。之後,馬斯克通過視頻展示了他們的團隊可以將這些神經信號與受試者的行為數據結合,實現對小豬神經信號下一步的運動軌跡做出準確預測。這意味著他們已經能夠從大腦中獲取信息,並進行初步的信息解碼。與此同時,他們通過這個實驗也初步證明在受試者的大腦內植入該設備的安全性。

現場一系列在雙光子顯微鏡下拍攝的大腦螢光影像表明,該植入設備可以對大腦內部的神經元施加電刺激,引起局部神經元產生響應。但是,馬斯克沒有介紹刺激這些神經元,具體會導致受試者產生哪些動作行為、生理、心理上的變化。這意味著,在向大腦輸入指令的這方面,Neuralink 仍然在探索。

02 1024個電極通道與手術機器人是亮點

不過,此次展示的腦機接口仍然是有亮點的,那就是設備的體積雖小,但設計的電極通道更多了,達到了1024個,這意味著更小的大腦創傷的風險,卻可進行更多的大腦活動監測。

圖二:Neuralink公司自主研發的硬幣大小的無線腦機接口設備(圖片來自Neuralink)

腦機接口技術起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 [1]。經過幾十年的研究,面向運動功能的基於肌電信號的腦機接口技術(多用於假肢)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以人工耳蝸為代表的面向感覺功能的腦機接口也大大改善了許多患者的生活。近年來,面向中樞神經系統的腦機接口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目標。

腦機接口技術可分為植入式與非植入式。Neuralink 公司的產品設計屬於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而該技術具有神經信號測量更精確、更實時的優點。另外,植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能夠觸及大腦深處的腦部組織,可對起源於這些區域的相關腦部疾病提供了可能的治療方案。

不過,目前已有的植入式腦機接口通常由金屬製成、體積相較神經元更大,容易引起大腦內部的腦組織損傷,進而觸發免疫反應與引起愈傷組織的形成(又稱植入感染),而愈傷組織在大腦中可以引發癲癇。

目前唯一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批准、可長期植入大腦的微電極陣列,是美國猶他州 Blackrock Microsystems 公司生產的 「猶他」 式電極。這款微電機陣列最多允許同時裝載128個通道(電極),可用於測量大腦中局部區域中多處神經元的電信號。

Neuralink 設計的植入設備有1024個通道(電極),大大多於 「猶他」 式電極的通道數。

在發布會上,馬斯克介紹:「如果你使用非常精細的電極,並且能夠非常小心地將其植入大腦組織,(而)手術機器人一邊這麼植入電極時還一邊對大腦組織拍照,這就能確保(在植入過程中)避開所有靜脈或動脈血管,因此(植入我們的產品)不會產生任何明顯的腦損傷。」

圖三:Neuralink公司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圖片來自Neuralink)

但僅僅避開血管並不能避免植入感染—— 神經元的局部被破壞時,本來就會觸發位於其附近的神經膠質細胞產生免疫反應。也就是說,即使是 Neuralink 公司設計的這款設備,仍然有引起腦組織損傷、引發植入感染的可能性。

圖四:「猶他」式電極(圖片來源:Blackrock Microsystems公司官網)

另外一個亮點則是 Neuralink 能夠在手術中準確避開血管的手術機器人。馬斯克在介紹說:「我們的希望是使得這個機器人能夠完成全套腦機接口設備植入手術,包括切開頭皮,取下(植入部位的)頭骨,插入電極,放入設備,完成縫合,然後病人就可以離開了。我們想要的是(這樣的)完全自動化的手術系統。」 Neuralink 在去年發表的一篇白皮書中介紹了該手術機器人的部分技術細節 [2]。

對於 Neuralink 所展示的最新技術,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研究員洪波博士評論說:植入上千根電極的手術機器人是一個很大的創新,而無線微型植入器件的工程突破也值得肯定。但是,從 Neuralink 團隊展示的信息看來,洪波表示,他們對於神經信息編碼的研究還非常初步。

「現場主要展示了神經放電可以預測小豬四肢運動能力,而這實際上是業內很成熟的運動信息腦機接口解碼技術」,「從科學意義上評價,沒有什麼新意和突破。」 洪波向《知識分子》評論道。洪波的研究方向主要為人腦語言網絡、神經編碼以及微創腦機接口。

他認為:「未來這個領域的發展,要重視神經編碼機制的研究,不搞清楚大腦的編碼, 相當於不理解大腦的「語言」, 也就不可能實現人腦和計算機之間的通信。」

馬斯克在發布會上表示,Neuralink和腦機接口技術在治療抑鬱症、失眠、疼痛、癲癇、失明、失憶、中風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方面的巨大潛能。

洪波認為,治療這些疾病的可能還是馬斯克的暢想。「據我了解,他們團隊並沒有開始這方面的嚴肅的研究。這些疾病的治療研究一般要在人體驗證,馬斯克團隊目前的腦機接口設備還不能開展人體試驗。」

他指出,其挑戰主要是兩方面:一是要解決人體試驗的安全性問題,目前的微電極材料沒有證明在人腦中可以長期安全;二是這些疾病的神經機制各不相同,需要在搞清楚發病機制的基礎上,針對性地開發神經調控的編碼,才能有效治療。

洪波認為,當然,Neuralink團隊的上述兩個工程創新,有助於實現治療這些疾病的長遠目標。

神經生物學家饒毅則直接指出:這些潛能是可以實現的,前提是時間不是現在,人物不是他(馬斯克)。

值得注意的是,馬斯克在發布會開始時說到:「我們召開這次發布會的主要目的是招人,(而)不是拉投資。「馬斯克在去年的發布會上也表達了同樣的意願。Neuralink 公司成立以來總共獲得了1.58億美元的投資,其中1億美元來自馬斯克本人。

據美國醫學健康類媒體STAT在8月25日的報導,Neuralink 團隊最初的八名研發人員中的五位已經離職。在團隊內部,加快推出產品的美好願望與進展緩慢的科研現實之間的矛盾一直存在。目前,Neuralink 公司有近一百名員工。[3]

參考資料

1. Jerry J Shih, et al. 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in Medicine. Mayo Clin Proc. 2012 Mar; 87(3): 268–279. doi: 10.1016/j.mayocp.2011.12.008

2. Elon Musk, An Integrated Brain-Machine Interface Platform with Thousands of Channels. https://www.jmir.org/2019/10/e16194/

3. https://www.statnews.com/2020/08/25/elon-musk-neuralink-update-brain-machine-implants/

製版編輯 | 皮皮魚

相關焦點

  • 馬斯克腦機接口負責人認為,將來能實現某種程度的永生
    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是馬斯克投資的一家重要的公司,它希望能將人腦與外部計算機連接起來,以應對人工智慧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最近Neuralink的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霍達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些他個人的想法,其中他提到,腦機接口充分發展之後,能實現某種程度上的永生。這如何理解呢?
  • 首個即插即用腦機接口系統誕生,不再擔心「記憶」被格式化
    近年來,多項植入式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統研究給了癱瘓者便利生活的希望。但以往實驗中,癱瘓者的操控能力往往隔一段時間就會 「格式化」,需要重新訓練大腦來習得這種能力。實際應用中,大量的日常訓練會磨損癱瘓者的耐心,腦機接口設備的實用性也大打折扣。
  • 陳根:腦機接口是與非,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
    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2017年,馬斯克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兩年後,馬斯克和他的Neuralink團隊發布了其首款產品,即「腦後插管」新技術,通過向大腦植入電極的方式來讀取大腦信號,並宣布了他們進一步開發腦機接口的計劃。
  • 馬斯克是怎麼站在巨人肩上做腦機的?
    2019年7月,馬斯克向公眾透露腦機接口裝置的研究進展,表示Neuralink已研製出一種「像縫紉機一樣」的機器人,能夠將超纖細的線植入大腦深處,最終將能夠讀寫大量信息。《中國電子報》記者曾第一時間邀請業內專家對相關技術的可行性、難點與應用前景進行解讀,專家們曾對記者表示,該技術距離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攻克的難題還有很多。
  • 馬斯克說的腦機接口怎麼回事?
    馬斯克說一年內就能給人接上腦機接口?Neuralink是個什麼公司?目前全世界正在開發的腦機接口技術能夠完成什麼?而侵入式腦機接口包括將設備通過外科植入使用者的顱骨,需要醫學專業人員的輔助。馬斯克的腦機接口顯然屬侵入式腦機接口。當羅根問到異物放入體內的風險時,馬斯克回應,「排異的潛在風險非常低。」「人們會用心臟監測器等來監測癲癇發作、大腦深層模擬、人工髖關節和人工膝關節等等,我們對排異反應的原因已經很清楚了。」馬斯克的Neuralink是個什麼公司?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馬斯克希這個設備的系統將用於創建他所描述的「數字超級智能[認知]層」,從而使人類能夠與人工智慧軟體「融合」。他表示:「腦機接口可以解決失明,可以解決癱瘓,可以解決聽力,控制智能設備,僅通過與皮層接口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過這個「腦機接口」並沒有那麼神奇,這個技術早就出現了,腦機接口的研究根據作用方式不同,可以分為非侵入式和侵入式兩種。
  • 動動「意念」,音樂直流大腦,馬斯克腦機接口一年內植入大腦或將實現
    果然,對於馬斯克而言,沒有什麼是不可實現的。無需耳機,直通大腦熟悉馬斯克的朋友可能了解,2017年,他便對腦機融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8位聯合創始人共同創辦了Neuralink公司,其研究目標是如何通過內置晶片、電極等設備,將大腦與外界AI系統結合起來,實現對人腦神經元的實時控制。這一瘋狂的想法果然符合鋼鐵俠的腦洞。
  • 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技術使人類實現長生不死的夢想更進一步
    如果證明人的思維就是完全的腦電波,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技術做到讀取人的腦電波並進行存儲、分析、解讀,不就可以實現人的思維永生嗎?在這種意義上,如果完整記錄、讀取並保存一個人在物理壽命死亡結束前幾十年的腦電波思維,是不是就實現了長生不死呢?
  • 你能夠相信嗎?馬斯克在他的「豬隊友」進行腦機接口,並完美成功
    科技的發展速度是我們無法能夠想像的,當你正在感嘆科技的發展水平之時,殊不知,更為先進的技術正在悄然來襲,目前人類正處於科技大爆炸時代,我們無法能夠推測下一步會有什麼翻天覆地的技術到來。人工智慧、AI絕對能夠榜上有名,現實版的鋼鐵俠,科技狂人馬斯克曾預測:等到2025年,AI能夠全面超越人類,如果到時候人類沒有開發出人腦連接到計算機的技術,人類則會淪為「寵物,」通俗的講,如果不能夠戰勝,就融合他們。
  • 馬斯克的腦機計劃你支持嗎?
    馬斯克是一個飽受爭議的人,有的人認為他是天才,有的人認為他是科學界的瘋子,馬斯克的腦機計劃一直是很有爭議的一個項目,有的人非常期待,有的人則是非常的擔心,畢竟被機器控制大腦無法讓人完全放心,但是在近期腦機實驗已經不斷成熟進步。
  • 馬斯克用活豬演示腦機技術:意念控制特斯拉或成真
    未來特斯拉不僅可以具備真正的自動駕駛功能,而且還可能會實現人類的意念控制,而這以前都將通過腦機技術得以實現。今日,馬斯克在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總部用活豬演示腦機技術,展示了硬幣大小的Neuralink植入物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
  • 被馬斯克吹上風口的腦機接口:「人機共存」是在玩火?
    如果時間能夠倒流回3年前,我們去街頭進行隨機採訪問大家是否知道什麼是腦機接口,絕大多數人的答案會是:這是什麼黑科技?但如果是在今天,相信聽說的人不在少數。這一巨大的轉變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媒體,還有最近被熱議的馬斯克和他的「三隻小豬」的故事。
  • 馬斯克攜「超級豬」亮相腦機晶片發布會,「超級人類」不再是夢
    首先,我們得批評下小馬同志,說好的北京時間早晨6點,準時召開發布會的,可是小馬同志時間觀念太差,硬生生遲到了40分鐘,把當時的與會者等得那是一個急不可耐,翹首以盼,望眼欲穿。 吊足了大家胃口,馬斯克才帶著Neuralink隆重登場。
  • 馬斯克的Neuralink 真的要把腦機接口植入你的大腦了?
    產品之後,馬斯克領導的腦機接口研究公司Neuralink又有新動向。  近日,馬斯克在Twitter上透露,Neuralink 正在研究一款能夠使用戶「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的產品。  不過,馬斯克的目標似乎不止於此。在被問及Neuralink的設備是否能夠「在需要的時候模擬催產素、血清素等化學物質的釋放」,馬斯克的回覆是「Yes」。  他表示,Neuralink「可以幫助控制激素水平,利用它們來增強我們的能力、減輕焦慮等」。  此外,馬斯克還在 Twitter 上透露了更多細節。
  • 腦機革命:馬斯克向左,陳天橋向右
    與馬斯克一樣,陳天橋也希望撬動人類大腦。治療腦疾病也是TCCI資助科研的出發點之一,但他對腦科學領域基礎研究的長期判斷,卻和馬斯克「唱了反調」——他首先反對的就是馬斯克的腦機研究對健康人也要進行「開顱」幹預。
  • 馬斯克透露腦機接口進展
    當地時間7月20日,SpaceX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其領導的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能夠實現「直接通過晶片聽音樂」的功能。這可能意味著無需耳機等設備,而能夠通過腦機接口將音樂直接傳遞進大腦。
  • 談馬斯克在「腦機接口」技術研發方面的最新進展
    2020年8月29日埃隆·馬斯克在Neuralink腦機接口晶片發布會上,宣布了該公司的重要進展:他們的腦機接口晶片只有一枚硬幣大小,已實現無損植入豬腦,它能夠讀取腦神經活動信息,實時無線傳輸腦電波的數據
  • 再談馬斯克腦機對接,「言過其實」還是「確實如此」?
    投稿來源:陳根距離馬斯克公布升級版腦機接口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已經一周有餘,但學界對於被命名為the Link v 0.9版的腦機接口討論仍在繼續。事實上,「腦機接口」作為前沿科技研究的熱點技術,一直頗受業界關注。
  • 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人類的大腦可以上網了!人類將實現永生?
    最近幾天網上被馬斯克新發明出來的「腦機接口」給刷屏了北京時間8月29日,馬斯克召開了腦機接口的發布會,向世界展示了一隻大腦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賽博朋克豬 腦機接口>這隻小豬大腦在被植入設備後,已有兩個月了,目前狀況良好,不僅活蹦亂跳,而且小豬每一個動作所帶來的大腦波動,都可以直觀的在大屏上顯示發布會上馬斯克拋出了他宏偉的構想
  • 星鏈計劃後馬斯克又發布"腦機接口",未來或能給大腦裝WiFi
    有「科學狂人」之稱的馬斯克,從來都是科技界的焦點,自他的星鏈計劃實現私人內測在全球引起轟動之後,最近,他又公布了一項顛覆人類認知的計劃。據發布會上介紹,這一晶片能夠感應溫度氣壓、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支持遠程數據無線傳輸;最新一代的手術設備,則是能夠在未來讓植入晶片手術在一小時內完成,全過程甚至像外科手術一樣簡單安全。發布會上,馬斯克在活體豬的身上演示了腦機接口的信號讀取功能,用來實驗的豬植入腦機接口已有2個月,十分活潑,與沒有植入設備的豬沒有什麼異樣。在某個方面證明了這種技術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