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Meta Description?Meta Description,或者稱作描述標籤,是html代碼中用以簡短描述網頁內容的一個標籤,其格式如下:
你在Description中所撰寫的內容,並不會呈現在網頁上被使用者看到,只有在網頁原始碼和搜索結果中,才能看到當中的文字。
這些內容,會出現在搜索結果的標題與網址下方,作為網頁內容的摘要。然而,在許多情況下,Google可能會從其他來源幫你生成更適合的網頁摘要,使結果與查詢字詞更相關。
如下圖的範例可以看到,Apple臺灣官方網站的所撰寫的描述完整出現在搜索「apple」的搜索結果頁面摘要中。
meta description是Google排名因素之一嗎?在2009年9月時, Google公告不使用關鍵詞(keywords)作為排名的因素之一,因為有太多填塞關鍵詞的作弊狀況出現。那meta description(描述標籤)呢?它是否是排名因素之一?
Google的John Muller在2017年12月的這次hangout直播中,明確的提到:
"Essentially, from a purely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these descriptions aren't a ranking factor."
也就是說,meta description並不是排名的因素之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該影片的29:41看起,相關段落約3分鐘
儘管不是直接影響排名的因素,但由於可能會出現在頁面摘要中,meta description還是會影響到點擊率,所以依舊值得好好撰寫,並觀察網站在主要的關鍵詞搜索結果中所呈現的摘要是什麼。
網頁摘要是如何產生的2017年中在Google部落格發布的這篇文章指出,在過去,Google頁面摘要的文字主要來自以下三個來源:網頁上的內容meta descriptionDMOZ listing(開放目錄專案)
網頁上的內容,是最常看到作為網頁摘要的文字來源,Google會提取與查詢字詞相關的網頁內容,組成摘要。
但有的時候,網頁上的文字內容並不見得能夠與使用者查詢的詞語十分相關,或是以圖片居多,這時候,meta description就是非常重要的文字來源了。
而第三點所提到的開放目錄專案,已經在2017年2月28日關閉了,Google也停止使用該目錄作為摘要的來源。因此,當網頁內容無法繼續增添時,meta description作為網頁內容簡述的重要性也就隨之提高。
如何優化meta description(1)具備敘述性、吸引使用者撰寫meta description的原則其實與title相近,也就是要簡潔、讓使用者容易了解並且與頁面內容相關。其實撰寫描述,就好像是在撰寫關鍵詞廣告的內容,說明頁面主題、具備易讀性、加入吸引使用者的文字,透過以上幾點來增加點擊率。在搜索結果內,查詢字詞會標註以不同的顏色,所以你可以在描述內適當的加入你覺得重要的關鍵詞,但是要保持句子的通順、避免填充關鍵詞。
(2)每頁使用獨特的meta description理想的網站,每一個不同的頁面都有其獨特的內容或功能要呈現給使用者。在網站的頁面使用相同的描述,無法針對各頁面的內容作準確的介紹。如果網頁數量眾多,可以先從重要的頁面如首頁、分類頁等先行撰寫。甚至,可以考慮提取部分頁面正文或是產品資訊。
(3)關於社群分享有一點可以注意值得注意的是,與title類似,在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平臺轉貼網頁連結時,若沒有其他的標籤或是手動修改分享時的描述,meta description會是預設文字,如下圖紅框處:
(4)有時候不寫meta description也沒關係當網頁瞄準的是1-3個搜索量高的關鍵詞,你可以針對使用者搜索相關字詞的動機,撰寫一個獨特的描述。當網頁瞄準的是長尾流量時,你可以考慮讓Google替你生成網頁摘要描述。Google會展示查詢詞附近的句子片段。如果無法產出通順且不重複的meta description,就乾脆不要寫,讓搜尋引擎生成。當然,前提是你的網頁上有足夠的文字內容可供搜尋引擎擷取。
(5)該寫多少字?技術上來說,你要在meta description寫多少字都可以,Google也不會因為你寫了過多的文字而懲罰你,畢竟它也不是排名因素之一。但過長的文字會被截斷,可能會讓你想表達的重要內容無法顯示,所以儘量保持在可完整顯示的字數內為佳。
在2017年12月初,Google進行了頁面摘要顯示字數的調整,從原本約160-180個字節加長到大約230-320個字節,以中文字來說,大概是80-90字增加到110-150字左右。以下節錄Google的官方聲明:
"The fact that our snippets have gotten longer doesn't change the fundamentals of writing a description tag. They should generally inform and interest users with a short, relevant summary of what a particular page is about. We now display slightly longer snippets, which means we might display more of a meta description tag. However, we never had a limit on meta description tag length before, as we covered earlier this year. So, there's no need for publishers to suddenly expand their meta description tags, if they feel their current ones are adequate. As a reminder, our snippets are dynamically generated. Sometimes, they use what's in a meta description tag. More often, they are generated by showing content from the page itself and perhaps parts of the meta description tag, as is appropriate for individual queries. "
簡單來說,如果站長覺得現有的meta description已經是恰當的,不用因為這項改變而刻意加長描述。你該做的是,針對重要的關鍵詞,搜索看看實際呈現的摘要描述為何,並站在使用者的立場思考,這樣的文字是否清楚描述網頁並吸引你點進去閱讀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