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meta標籤時,之前只知道content和http-equiv、name等基本的屬性,知道最近在看google設計網頁的源碼,發現了一些更多維度的meta屬性,就有些不知所以然了,因此,再繼續對meta屬性和參數做一個總結。
本文非作者原創,屬於各網頁的一個總結,文章末尾將附來源連結。
1.定義
meta是html語言head區的一個輔助性標籤。meta標籤的作用主要有:1.搜尋引擎優化;2.定義頁面使用語言;3.自動刷新並指向新的頁面;4.實現網頁轉換時的動態效果;5.控制頁面緩衝;6.網頁定級評價;7.控制網頁顯示的窗口等;
2.html的總結
meta標籤的組成:meta共有兩個屬性,它們分別是http-equiv屬性和name屬性,不同的屬性又有不同的參數值,這些不同的參數值就實現了不同的網頁功能。
2.1 name屬性
name屬性主要用於描述網頁,與之對應的屬性值為content,content中的內容主要是便於搜尋引擎查找信息和分類信息用的。
meta中name的屬性語法格式為:
<meta name = "參數" content = "具體的參數值">
其中name屬性主要有以下幾種參數:
2.1.1 keywords—關鍵字
keywords用來告訴搜尋引擎你網頁的關鍵字是什麼。
<meta name = "keywords" content = "meta總結,html meta,meta屬性, meta跳轉">
2.1.2 description—網頁內容描述
description用來告訴搜尋引擎你的網站的主要內容。
<meta name = "description" content = "haorooms博客,html的meta總結,meta是html語言head區的一個輔助性標籤">
2.1.3 robots—定義網頁搜尋引擎索引方式
robots出現在name屬性中,使用content屬性來定義網頁搜尋引擎索引方式
<meta name = "robots" content = "robotterms" >
robotterms是一組使用逗號(,)分割的值,通常有如下幾種取值:none,noindex,nofollow,all,index和follow。
(1)none:搜尋引擎將忽略此網頁,等價於noindex,nofollow;
(2)noindex:搜尋引擎不索引此網頁;
(3)nofollow:搜尋引擎不繼續通過此網頁的連結索引搜索其他的網頁;
(4)all:搜尋引擎將索引此網頁與繼續通過此網頁的連結索引,等價於index、follow。
(5)index:搜尋引擎索引此網頁;
(6)follow:搜尋引擎繼續通過此網頁的連結索引搜索其他的網頁。
2.1.4 author:標註網頁的作者。
<meta name = "author" content = "martinyan">
2.1.5 viewport:用於移動端顯示網頁,將網頁寬度設置為視口寬度,並且可以設置縮放比例,是否允許用戶縮放等等。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 = "width=device-width,initial-scale=1.0,maximum-scale=1.0,user-scalable=no">//用戶不能縮放
2.1.6 renderer:雙核瀏覽器的渲染方式,用於指定雙核瀏覽器默認以何種方式渲染頁面。
<meta name="renderer" content="webkit/ie-comp/ie-stand"> //默認webkit內核/默認IE兼容模式/默認IE標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