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問題是公務員考試中經常考察的題型,無論是在國考或聯考中,幾何問題幾乎都是每年必考的題型。解決幾何問題的方法很多,下面華圖公務員考試研究專家選擇幾種常用的方法與廣大考生分享。
第一種:公式法
幾何公式非常的多,比較常用的有周長、面積、表面積、體積和n邊形內、外角和。解決幾何問題,首先這些常用的公式必須要記熟。對於規則圖形,直接利用公式法就可以解決。
浙江2010年第86題:如圖所示,△ABC是直角三角形,四邊形IBFD和四邊形HFGE都是正方形,已知AI=1cm,IB=4cm,問正方形HFGE的面積是多少?
這道題目要求的陰影部分的面積並不是規則的圖形,所以我們需要利用割補平移的方法先把它轉換成為規則的圖形,再進行計算。可以將四個小圓與大圓的切點相連,即在大圓內部構成了一個正方形,其中正方形內空白部分的面積正好等於正方形外部的陰影部分的面積,因此可以將陰影部分的面積看成是正方形的面積。由於大圓的半徑是8,則正方形對角線為16,則正方形的邊長為8,正方形面積為128。所以應該選擇選B選項。
第三種:幾何特性法
有一些幾何問題利用公式法、割補平移法都無法解決,需要用到幾何的特性。這裡介紹兩個特性:等比例放縮特性和最值特性。
一、等比例放縮特性:
若一個幾何圖形其尺度變為原來的m倍,則:
1. 所有對應角度不發生改變;
2. 所有對應長度變為原來的倍;
3. 所有對應面積變為原來的倍;
4. 所有對應體積變為原來的倍。
江蘇2009C類第14題:正四面體的稜長增長10%,則表面積增加( )。
A. 21%B. 15%C. 44%D. 40%
這道題目利用等比例放縮特性的第3條就可以解決,設正四面體原來的稜長為1,則現在的稜長為1.1,即稜長變為原來的1.1倍,則對應的表面積應變為原來的倍,即增加了21%,所以應該選擇A選項。
二、幾何最值理論
1. 平面圖形中,若周長一定,越接近於圓,面積越大;
2. 平面圖形中,若面積一定,越接近於圓,周長越小;
3. 立體圖形中,若表面積一定,越接近於球,體積越大;
4. 立體圖形中,若體積一定,越接近於球,表面積越小
國家2008年第49題:相同表面積的四面體、六面體、正十二面體及正二十面體,其中體積最大的是( )。
A. 四面體B. 六面體
C. 正十二面體D. 正二十面體
這道題目利用最值特性的第3條就可以解決,面數越多越接近於球,所以應該選擇D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