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場景相同的味道,不知道朋友們是否熟悉。昨天,兩隻新基金興全合興兩年封閉混合基金和前海開源優質企業六個月持有混合基金,一天吸引投資額達到430億元。而掛帥的分別是兩位女帥,陳宇和曲揚。
其實從去年年中開始,新發基金就連出爆款,2020年基金募集資金的規模已超上一次股市牛市2015年期間。有朋友說資金募集再多也沒用!說好的牛市呢?說好的大好行情呢?行情不好嗎?其實還不錯啦!至少寬基指數是迭創新高,不管上證50,滬深300還是創業板,在2021年算是給股民帶來了開門紅吧。你說它是牛市吧?可哪有讓大部分投資者他賠錢的牛市呢?
我們之前聊過此事,一般基金會將新募集來的資金投於那些讓自己賺了錢的且較為優質的標的上,畢竟誰都不想落後。記得去年有一位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經理,由於下半年重倉了券商股,令其管理的基金淨值增幅是遠落後於其它同類基金,最後2020年的淨收益率僅有20%多一點,結果這位基金經理就被辭退了。您沒聽錯,20%多的業績,被辭退了!
因此,由於大家都不想落後於人,所以只能投資於那些關注度高且一直在上漲的標的,如果股票價格崩潰了,那麼大家就一塊死,只要不落後於人,至少不會遭到職業棄掉。畢竟券商不僅看絕對業績,更要看相對業績。
如此一來,我們就看到了A股從沒有過的奇葩現象,就是指數漲,核心資產估值上百倍,而很多個股卻迭創新低,甚至跌破了2018年股災的最低值。讓那些高度重倉關注度較低個股的投資者是損失慘重,比損失更悲催的是,對比,比起那些重倉大市值高估值股票的人,自己的資產卻在走下坡路,感覺肯定是更加差勁,而且這樣的投資者不在少數。數據顯示,今天股市上漲個股僅有800多隻,與此相對應的是有3300多隻個股下跌,近千隻個股下跌超過5%,尤其是市值較小的企業,盤面幾乎都是綠色的。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天有30多隻千億個股創出歷史新高,龍頭集中化趨勢再升級。有人說這像極了17年,當時中國版漂亮50頻繁登上財經媒體的頭條,就在大家瘋狂追逐漂亮50的時候,18年的股災就開啟了,很多股票從18年春節後一直跌到年底,不少追投的朋友是又被股市傷害一次。
那麼目前的股市與17年底相似嗎?確實與17年底18年年初相似,甚至說經濟狀況也有些類似,都是經濟數據同步出現反彈,PMI、PPI和工業企業利潤均有所復甦。但不同的是,那時美聯儲正處於加息周期,全球貨幣開始緊縮,而目前全球貨幣泛濫是眾人皆知的事情,美聯儲把利率降到了0,下一次調息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的貨幣數據近期雖有小幅回落,但總體依然保持在相對高位。因此只能說目前與17-18年相似,但卻不完全一樣,所以不能因相似就說18年股災那一幕會出現。最好的方式還是均配,不管股市漲跌,總有能防守的資產就夠了。
至於投資集中化這個事怎麼破呢?估計有兩種可能。一個是漲出更大的泡沫。還記得尹正在《夏洛特煩惱》那部劇裡懟夏洛的話嗎?欲要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任何泡沫都會破裂,只要它足夠大。所以只要股票漲出08年那樣的泡沫,隨著一輪經濟周期的結束,自然就會令其破裂。當然,破壞力也會極大。
另一種可能就是投資有效率提升。有效率提升其實就意味著那些被錯殺的標的估值得到修復。老伊認為這種可能性很大,不是說所有正在下跌的個股都不具備投資價值,只不過有些公司的股價因為市場風格被錯殺而已,尤其是近期還出現了不少殺估值的個股,這其實是很好的撿便宜貨的機會。一般情況下,機構是不願意錯過這種白撿錢的機會,所以他們總會拿出一部分資金去抄底,只不過他們不願意抄在半山腰,所以還需要等恐慌情緒釋放乾淨,等那些持有不堅定的投資者走乾淨罷了。
有朋友可能會說,如此一來那些大市值高估值的個股是不是就會下跌呢?這個還真不好說,如果外部環境出現動蕩,像貨幣突然收緊,可能會有回調,但只看市場風格是真不好說,畢竟還有很多資金在等著進入股市。
至於未來哪種情況會出現?我們不用去猜,只要確定不管哪種情況出現自己都不吃虧就好了。
比如對於目前的市場狀況,投資者完全可以參考我們去年給出的投資策略,一部分資金用於風險較大的股市投資,一部分資金留在現金資產裡,這樣不管什麼情況發生,自己都有後手,如果股市下跌了,至少可以給防禦性資產一個抄底的機會。
至於個股應該如何選擇,就風格而言,還是均配最好。單就方向而言,老伊覺得最好的方式還是跟隨與價值同步,不要因為股票跌了就覺得它一文不值,也不要覺得股票漲了它就哪哪都好。
就比如近期一隻電商股,股價與高點相比下跌已超50%,這隻股票好不好老伊並不清楚,因為對於公司的經營模式老伊並不了解。但有意思的是,市場總要給股票下跌找到合適的理由,居然有媒體把此公司幾年前的一個研究院提到的未經證實的財務評論當成現在下跌的原由,你說這可笑嗎?這就好比,你今天肚子有點疼,會有人說這都是你三年前喝了太多的涼飲料造成的,雖然你已經三年沒碰過任何的冷飲了。
資本市場就是這樣,總有人要給出一個看似正確但總會被打臉的結論,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不判斷,合理分配資金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