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專訪餘秀華
《月光落在左手上》新版
很多讀者早早在演講大廳外排隊等候。坐得滿滿當當的人群中,有一位男讀者站起來提問後不忘大聲喊,「餘秀華老師,我愛你。」這個大型追星現場的主角,不是娛樂明星,也不是青春文學「偶像」作家,而是一位詩人。
11月15日,詩人餘秀華來到成都文軒BOOKS書店,做了一場詩歌分享會。雖然吐字發音有點艱難,但她妙語如珠,幽默風趣,多次逗得現場哈哈大笑,掌聲雷鳴。
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刷爆朋友圈,餘秀華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之後出書也是一本接一本。餘秀華這次來成都,帶來的就是她第一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新版、她的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出版後呈現熱銷態勢,至今銷量已經近40萬。有人說,這是中國新詩自海子以來,單本詩集銷量最好的。餘秀華的經歷還被導演範儉拍成了紀錄片,斬獲了國內外多項大獎。日本《朝日新聞》兩度報導了她的事跡,瑞典方面也有人邀約她去做詩歌分享會。據出版社透露,餘秀華的作品英文版已授權美國出版公司,預計將在2021年9月上市,由企鵝出版集團發行。
出名帶來的好處實實在在:比如經濟條件的改善和自由度的提升。有了錢,她給家裡修了新房子。跟前夫離婚時,對方要錢,她也能拿得出。雖然現在,愛情是會讓她苦惱的課題,但對目前的生活,「雖然還是有很多麻煩事」,她總體是滿意的。
熱鬧背後,餘秀華要面對日常瑣事,生活的艱辛。在採訪之餘,她無意間提到,買的書架在家裡還沒組裝,「圖紙並不複雜,但是我的手不靈便,裝不好。」父親年紀大了,1996年出生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平時不在家。
19歲的餘秀華,被父母安排結婚。走過了一段痛苦的婚姻生活後,2015年,她主動把婚離了。在紀錄片《搖搖晃晃的人間》中,餘秀華表現出對離婚很決絕的態度。提到她很「勇敢」,餘秀華頭擺得很厲害,「不不不,其實我不勇敢。我糾結了很久。如果我勇敢的話,我那婚早就離掉了,也不會拖了那麼多年,承受那麼多痛苦。」
如今,她慶幸自己把婚離了,「如果我沒離婚,那我現在面對的壓力,還要加上他的那一部分。」離婚最大的原因,她提到「孤獨」,「比如當我遇到難處的時候,我的前夫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說我的不對,說我做的不夠好。我想,他也不是不願意幫我或者理解我,而是他沒有那個能力,沒有那個理解力。很孤獨。」
成名必然會帶來一些困擾。2020年國慶期間,餘秀華發了一條微博:「國慶假期期間來訪者概不接待。特別是『順道』來看我的人!我可不是誰消遣的對象。」
可貴的是,她寫作的心態很穩,對名利看得透,「就寫詩來說,永遠不要拋棄掉初學者的心態。一旦有那種『我是大咖』那種心理,一個詩人就基本完蛋了,寫不出什麼東西了。」
「詩歌會一輩子都是我的拐杖。人會有很多焦慮,會有被拋棄和拋棄人的時候,什麼都靠不住的時候。但詩歌不一樣,當你需要它的時候,它就在那裡,它一定會出現。你不需要它的時候,它就靜靜地待在一邊。詩歌是很美好的存在。」但對詩歌的這份信賴,餘秀華也並不想誇大。
有讀者提到,比起前期的作品,成名之後的詩作,風格變得沒有那麼多強烈的衝擊力了。餘秀華這樣回應,「這幾年,沒有了婚姻的羈絆後,我還是輕鬆了太多。沒有壓抑,就沒有爆發。但是,人的生活,不是為了寫作而準備的。也許,我之後寫的作品會很平庸。試想,誰會願意天天掙扎在生命的死亡線上,去成全別人對文學作品的要求?我認為,這是生命的本末倒置。我寧願平庸,也不願犧牲生活來換取詩歌。我首先是個人,然後才是個詩人。生活永遠比文學重要。生活應該放在寫作前面。沒有生活,就沒有詩歌。」她又提到海子,「我挺希望海子是活著的,哪怕是平庸地活著。」
餘秀華似乎有獨特的上熱搜技能,隔三差五就會在微博上製造一些波瀾。2020年,餘秀華因「表白李健」、參加某短視頻平臺活動讀詩、關於詩歌尺度的討論,幾度登上微博熱搜榜。餘秀華特別善於在網絡上跟人言論交鋒,遇到難纏的人,毫不客氣回懟,被稱為「鍵盤俠剋星」。對此,她笑著說,自己之所以能夠「制服」鍵盤俠,是因為自己不怕惹麻煩。「小人還是很多,這也沒辦法。不過還好,我現在儘量克制,不在網上罵人。」說她發言「犀利」,餘秀華糾正記者,「應該說是『準確』。一個人能不能把話說準確,這是一種思維的能力。」
在愛情等話題上,餘秀華說話風格「很猛」。但談到文學本身,她馬上轉換到非常嚴肅認真的語調和神情。她的很多文學觀點很有見地。比如有人問她文學方面的話題,她非常真誠地回答,「任何寫作,要求我們有寬廣的知識面,取決於思考的方向、能力、深度。如果思考不夠深刻,那麼語言也往往是平庸的。同時,很多人能說得特別好,但是寫不出來。這說明,思想和語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有讀者問她,寫作遇到卡殼或者瓶頸期,是怎麼處理的?「不好意思,截至目前,我還沒遇到真正意義上的創作瓶頸。我寫詩不是因為有靈感才寫,而是當我覺得自己好像有點荒廢時光,要不要寫一首詩?我就打開電腦去寫了。」
愛情是餘秀華詩歌的重要主題。對待愛情,餘秀華依然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小女生,「跟簡單喜歡一個人不一樣,愛一個人,就變得很著急,同時又小心翼翼。愛情必然伴隨著痛苦。因為愛情會面臨很多具體的問題。會面臨很多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愛情這個東西,就是很『賤』嘛。你去追的時候他跑掉了。等你走了之後,那個人又捨不得,反正就總是不在一個頻道上。有時候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沒有愛情的時刻。」
會有一個「再也不渴望愛情的時刻」的到來嗎?「應該會有。但我也怕這個時候到來。因為那樣的話,就意味著我就是個老太婆了,真的老掉了。當想愛一個人的時候,靈魂是在上升,不是沉淪。這也是為什麼我愛過那麼多男人,我並沒有自我羞恥感的原因。能愛人,說明生命力還很旺盛。」
如果不外出,也不喝酒,餘秀華平常的一天,「八點就起來,澆花。」她喜歡養花,「了解每一朵花的習性,每天觀察它的變化。今天這個花要澆,明天那個花要澆。」澆完花,洗衣服,掃地,「這些搞好了就喝咖啡,看書。」周末兒子回家來,偶爾兩人聊聊,看到網絡上有關於餘秀華的新聞,兒子也會安慰她。
餘秀華對成都這個城市,印象很好,「我個人覺得比武漢好。這裡適合生活。」她也想去川西高原,看看雪山,「但我一個人不方便去,身體還是受限。希望有機會有朋友能帶我去。」她又說起成都男性的優點,比如尊重女性,「成都的詩人,很多我都認識。畢竟圈子就那麼大。成都的男人,對我還不錯。有時我想,不如搬到成都來。可惜我沒有這個條件。」
有一位男性讀者提到,很多男藝術家會有一個女性繆斯。於是問餘秀華,「怎樣的男性最會給她帶來靈感?」餘秀華說,「靈感,主要是我自己給的。是我自己在用心體會這些不靠譜的男人,寫出來的。不靠譜的男人,被靠譜的女人認真體會,才會產生詩歌。哈哈。其實,靈感的來源,更多的是來自場景,一朵花,一個場景,一首印象等。靈感,是人的所思所想,慢慢匯聚到一個臨界點產生的。哪有那麼多男性給我靈感啊,想得美!」
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實習生甘昕禕葉志虎
餘秀華,詩人。1976年出生於湖北鍾祥,因出生時難產腦缺氧而造成腦癱,致使行動不便。高中畢業後,賦閒在家。2009年,正式開始寫詩。2014年11月,在《詩刊》發表詩作。2015年1月,首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出版。之後出版有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們愛過又忘記》,散文集《無端歡喜》,小說集《且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