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狗尾巴草,不知道你是不是最先想到《詩經》中:「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 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無思遠人,勞心怛怛。 婉兮孌兮。總角丱兮。未幾見兮,突而弁兮!」這一傲嬌行為呢?還有餘光中先生借狗尾巴草來描敘自己的生死觀:「總之誰也拗不過這樁事情,至於不朽云云;或者僅僅是一種暗語,為了夜行,靈,或者不靈,相信,或者不相信,最後呢誰也不比狗尾草更高……一切都留在草下,名字歸名字,骷髏歸骷髏,星歸星,蚯蚓歸蚯蚓。」
在大多數詩人的眼中,狗尾巴草是勇敢且有趣的形象,但是很多人沒有想到,農村隨處可見的狗尾巴草,原來有這麼多藥用功效,被農民所嫌棄,而中醫卻當成寶,這是為何?
據《本草綱目》中記載,「莠草秀而不實,故字從秀。穗形象狗尾,故俗名狗尾。其莖治目痛,故方士稱為光明草、阿羅漢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