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匯】一體式溼電在燃煤電廠的應用分析

2020-12-06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大氣網訊:通過對一體式溼電的應用工程案例的分析,認為在吸收塔上採用一體式溼電具有技術先進性,有助於燃煤電廠實現煙囪出口的「超淨排放」。

關鍵詞 :一體式 ;管式 ;玻璃鋼 ;超淨排放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環保要求的提高,特別是2014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通知》,並正式將新建燃煤發電機組汙染物推到了大眾的視野之內,這也直接拉開中國燃煤電廠實施超淨排放的序幕,溼法脫硫出口煙氣攜帶的霧滴、氣溶膠等汙染物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溼式電除塵器布置在溼法脫硫吸收塔出口、煙囪入口,可對吸收塔出口的汙染物進行 「終端攔截」,進一步降低煙囪出口排放,達到「超淨排放」的標準。

1 溼式電除塵器技術1.1 工作原理

溼式電除塵器的工作原理與電除塵器基本相似,在高壓直流電源的作用下,電場陰、陽極之間形成非均勻的高壓電場,電暈線周圍產生電暈區,電暈區中的空氣發生電離,從而產生大量的負離子。煙氣進入溼式電除塵器內,粉塵粒子與負離子相碰撞而荷電,帶電粒子在高壓電場力的作用下,向收塵極運動並沉積在陽極管內壁上釋放電荷。大量霧滴在陽光的照射之下直接衍生成了液膜,並在重力的作用下又重新地進行了集液槽集中處理,只有這樣,煙氣中霧滴和塵粒才能夠被淨化。當陽極管內壁的粉塵堆積到一定厚度時,開啟噴淋系統對電場陰、陽極進行水衝洗,恢復電場的除塵性能。

但是溼式電除塵器運行溫度在煙氣的露點以下,內部煙氣、液體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因此,在選材時必須考慮採用抗腐蝕性能強的材料,以保證溼式電除塵器正常運行和使用壽命。

1.2 溼式電除塵器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環保要求的提高,在前端乾式電除塵器和溼法脫硫組合無法滿足排放要求的情況下,溼式電除塵器被大量地應用到鍋爐尾氣的治理工藝中,出現了「脫硝+乾式除塵器+溼法脫硫+溼式電除塵器」的煙氣治理工藝。工藝路線圖如圖1所示。

圖1 增加溼式電除塵器的煙氣治理工藝流程圖

在溼法脫硫後增加溼式電除塵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前端乾式除塵器和溼法脫硫組合無法滿足排放要求的問題。根據溼式電除塵器陽極板形式存在極大差異,具體可以包括金屬板式溼電、導電玻璃鋼管式溼電等方面,而且這些溼電都需要用應用業績來說話,也算是獲得了一些運行經驗。其中,金屬板式溼電和導電玻璃管式溼電應用業績較多。2013年,在燃煤電廠開始使用金屬板式溼電並投運一段時間後,金屬板式溼電的弱點逐漸暴露,而導電玻璃鋼管式溼電由於形式多樣、布置靈活、綜合性能優異,迅速崛起,成為燃煤電廠主流的溼電形式。

1.3 溼式電除塵器的結構和布置形式

溼式電除塵器的結構與乾式電除塵器相類似,均有相應的進出口喇叭、殼體、灰鬥、電場陰陽極等基本的結構,其主要區別在於,乾式除塵器採用機械振打清灰,而溼式除塵器採用水衝洗清灰。金屬板式溼電通常採用臥式,煙氣水平進風水平出風 ;而導電玻璃鋼管式溼電

採用立式布置,煙氣方向為上進下出或下進上出。目前,燃煤電廠溼式除塵器的布置形式主要有以下2種類型:

(1)分體布置。這種布置形式溼式電除塵器與FGD的吸收塔相對獨立,需要有額外的場地,可以採用臥式或立式結構,便於安裝和運行維護,同時布置方式也更為靈活。

(2)一體布置。一體式溼電放置在 WFGD 上方,殼體可與FGD的外殼一體成型,不增加佔地面積。殼體採用玻璃鋼一體成型或「碳鋼+玻璃鱗片」防腐。由於為立式結構,陽極管一般為管式,材質可選用PVC、導電玻璃鋼或不鏽鋼材質等,其中以正六邊形的導電玻璃鋼材質居多。衝洗水為脫硫工藝水,間歇式噴淋,衝洗後的廢水直接下落,與吸收塔上方的機械除霧器衝洗水混合,回流至下方吸收塔的漿液池,進入脫硫系統循環利用。

2 一體式溼電關鍵技術的研究

2.1 緊湊型結構設計

溼式靜電除塵工作原理與普通的電除塵相同,因此,對於溼式電除塵對粉塵的去除機理,仍然可按電除塵器的除塵效率計算公式(多依奇公式):

S 主要是作為集塵面積而存在,而ω則是粉塵在電場中的理論驅進速度,理論驅進速度是能夠直接將粉塵在電暈場中運動的難易程度的指標反映出來。在設計煙氣量一定的前提下,集塵面積S 是由除塵器的結構所決定的,且與陽極管的長度、電場有效截面積和電場風速相關。因此,在一體式溼電選型設計時,電場有效截面積受到吸收塔截面積的制約,從而影響電場風速的選取。

由於吸收塔的空塔流速一般在3~4m/s,而溼電內部的電場風速為2~3m/s,所以溼電殼體的直逕往往大於下部吸收塔的直徑,這對溼電和吸收塔的結構設計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如不能解決結構設計問題,那麼一體式溼電無疑就是「空中樓閣」。

2.2 高效的噴淋系統

一體式溼電採用間歇式噴淋技術,二者能夠直接通過電場陽極管和陰極線來進行噴淋清洗處理,覆蓋率幾乎可以直接達到200%。控制系統可根據機組的負荷調整清洗時間和頻率,以保證清洗效果,充分保證系統的穩定性。

2.3 供電電源的選擇

高壓供電電源採用L-C恆流源和高效的火花控制裝置,這也可以直接避免出現閃絡拉弧這一情況,整體的電場在運行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更加趨於穩定。在電網輸入的交流正弦電壓源當中,還是應該將L-C恆流變換器利用起來,並經過升壓、整流處置之後,為電場供電。所以,L-C電源被加到電場本體上去的其實就是電流源。其所輸出的電流保持不變,供電水平也會直線上升。

3 燃煤電廠一體式溼電的應用及性能

鄭州市鄭東新區熱電有限公司 2#爐 200MW 機組前級乾式除塵器為電袋複合除塵器,除塵器出口排放≤ 30mg/m3,煙氣脫硫系統採用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溼電布置在吸收塔上方,殼體採用碳鋼+玻璃鱗片防腐,正六邊形導電玻璃鋼陽極管。本項目於2016年1月1日開工建設,2016年6月竣工,並於2016年7月12日順利投運。後經第三方測試,在100%負荷時,燃燒設計煤種煙囪出口的排放值為1.99~2.26mg/m3,達到了設計保證值要求(≤5mg/m3)。

4 結語

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日趨嚴格,在溼法脫硫後增加溼式電除塵器可實現對PM2.5、SO3、石膏霧滴和重金屬等汙染物進一步脫除,有利於改善電廠周邊的生態環境,成為燃煤電廠實現超淨排放的工藝路線之一。而與吸收塔集成的一體式溼式電除塵器,是在傳統結構上的一種創新,實現了脫硫-除塵一體化布置,有效解決了溼式電除塵器布置難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技術先進性,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技術匯】燃煤電廠入廠煤度電碳排放分析研究
    【技術匯】燃煤電廠入廠煤度電碳排放分析研究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電力行業節能》  作者:李海平  2020/12/24 10:01:00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引言2016年《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確定了全球中長期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中國在提交的自主貢獻文件中明確提出
  • 【技術匯】燃煤電廠除塵設備超低排放改造性能評價
    電力行業節能環保公眾服務平臺——權威、專業、創新的電力節能環保公眾號作者 |王文雙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院有限公司環保所新的環保政策要求燃煤電廠煙塵排放濃度低於5mg/Nm3以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為達到標準要求,黑龍江某燃煤電廠對其2、3號機組採用不同路線進行超低排放改造,對不同改造路線進行系統研究
  • 燃煤電廠主要節能技術
    導語  電力是世界上的主要能源,電能的生產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燃煤發電是電能生產的主要手段。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電能主要來自燃煤發電廠。由於燃煤電廠效率較低,大量的熱、二氧化碳和飛灰排入大氣,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因此,節能是電力企業當前的重要工作。
  • 燃煤電廠工業廢水零排放技術研究
    本文介紹了燃煤電廠生產運行系統中所排放不同性質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以及處理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路徑;分析了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的研究進展和實際應用情況,並對燃煤電廠廢水處理和水資源回收利用的發展趨勢做了展望。
  • 「技術匯」燃煤電廠SCR脫硝系統性能的試驗分析
    基於對 SCR 脫硝系統運行原理的分析,本文通過實驗檢測的方法,探討了該系統的常規狀態工作性能,之後分析了該系統的後期優化方案,從而達到全面清除氮氧化物的功效。關鍵詞:燃煤電廠;SCR脫硝系統;性能試驗SCR 脫硝系統運行過程,通過使用催化劑,並維持反應環境,可以將廢氣中的氮氧化物清除,生成物為氮氣和水,對環境無害。
  • 燃煤電廠溼法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技術進展
    隨著人們對汙染治理的關注度持續增加,近年來,溼法脫硫技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燃煤電廠煙氣脫硫中。脫硫廢水的零排放處理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我國的零排放處理技術正處於探索與實踐階段。本文首先介紹了我國零排放技術的現狀,然後分析了不同零排放技術的優勢和缺點,並指出了其今後的發展方向。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零排放工程案例解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近年來,燃煤電廠廢水的「零排放」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有效解決了電廠高汙染脫硫廢水中硫化物、氟化物、懸浮物、重金屬離子、COD 等汙染物對環境的嚴重汙染。國電漢川電廠位於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的下遊,地處長江流域環境敏感區域,國電漢川電廠作為國內首批實踐廢水零排放的企業,建成了國內首個百萬機組燃煤電廠零排放應用項目並實現平穩運行。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氯離子脫除技術研究進展
    摘 要:燃煤電廠脫硫廢水中含有較高濃度的 Cl-,過量的 Cl-會影響脫硫效率、降低石膏品質、導致設備的腐蝕加劇,因此,Cl-的脫除是制約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文章介紹了脫硫廢水的組成特性,綜述了化學沉澱法、吸附法、離子交換法、電解法、氧化法和萃取法等脫硫廢水除氯技術的最新進展。
  • 高硫煤超潔淨改造技術路線探討及應用
    在此背景下,對於燃用高硫煤的煙氣脫硫裝置選擇何種技術路線進行超潔淨改造也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合理分析了中、低硫煤和高硫煤超低排放改造的技術路線,並在某燃用高硫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成功應用,具有重要的推廣意義。
  • 超低排放燃煤電廠有色煙羽成因及治理技術的經濟與環境效益分析
    超低排放燃煤電廠有色煙羽成因及治理技術的經濟與環境效益分析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中國電力》  作者:朱法華 孫尊強等  2019/8/21 9:21:23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在滿足超低排放要求的燃煤電廠,普遍存在的是白色煙羽,有少數燃用中、高硫煤的電廠會出現藍色煙羽。重點分析了藍色煙羽和白色煙羽治理技術及其投資、運行費用以及其經濟性和環境效益。對於白色煙羽的治理,其汙染物減排效益有限,甚至有可能增加汙染物排放,不宜全面推廣。
  • 燃煤電廠「超淨排放」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技術探討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我國作為煤炭消費大國,燃煤電廠一直是SO2、NOx和煙塵大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隨著《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的頒布,燃煤電廠為滿足「超淨排放」要求,石灰石-石膏法脫硫系統需要技術改造升級。本文介紹了目前先進的石灰石-石膏脫硫技術,為燃煤電廠煙氣達到「超淨排放」排放標準提供技術參考。
  • 生物質燃煤耦合發電技術應用現狀及未來趨勢
    北極星固廢網訊:摘要:國務院「十三五」提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後,如何較大幅度地降低CO2排放成為燃煤電廠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按照現有的煤電技術,僅通過提高煤電效率降低煤耗和CO2排放強度是非常困難的。燃煤電廠採用生物質與煤電耦合發電技術,是當前最可行的降低碳排放的措施。
  •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探討
    燃煤電廠脫硫廢水處理探討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在燃燒燃煤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對環境造成汙染的氣體或雜質,所以,在電廠系統中會增加一些處理設備,將這些有害物質進行清除,但是在清除的過程中,一些硫化物又會殘留在水中形成脫硫廢水,這些脫硫廢水也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 新疆燃煤電廠脫硫系統超低排放改造研究
    摘要: 為達到政府對新疆地區燃煤電廠提出的超低排放的要求,目前新疆各大發電集團都在對現役機組現有的環保設施進行優化改造.目前我國二氧化硫執行的排放標準是不超過200 mg/m3(100 mg/m3新建),而超低排放的要求是不超過35 mg/m3,降幅達到了87.5%(65%),對於疆內電廠目前的脫硫設施存在較大的壓力.以新疆地區燃煤電廠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全疆13家燃煤電廠脫硫系統的超低排放改造技術進行調查和分析
  • 105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技術路線的綜合選擇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 要:本文介紹了神華萬州電廠為實現超低排放所採取的綜合除塵技術路線,對溼式靜電除塵器和管束式除塵裝置的工作原理及兩者的技術性能進行了比較和分析,同時就常規靜電除塵器除塵提效改造和吸收塔內部流場均布優化工作做了闡述,重點分析了管束式除塵裝置改造實施方案和運行效果,為其他火電機組實施超低排放改造技術路線的選擇提供了有利借鑑和經驗支持。
  • 燃煤電廠實現「超低排放」合算嗎?
    協同治理路線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改造會增加設備投資,但優化工藝會有節能效果  根據電廠調研數據及《造價指標》編制原則核算,2×300MW燃煤鍋爐煙氣汙染物「超低排放」改造(採用溼式電除塵技術路線)總工程靜態投資為12475萬元,單位投資為207.92元/kW,其中建築工程費、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及其他費用分別佔比4.2%、79.8%、8.3%、7.7%
  • 山西大學程芳琴教授團隊:燃煤電廠白色煙羽消除技術現狀與展望
    燃煤過程中產生大量的SO2,對環境危害巨大,是造成酸雨、土壤酸化及水質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國家出臺政策,要求燃煤電廠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煙氣中SO2排放濃度不超過35 mg/Nm3。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簡單成熟,在我國燃煤電廠脫硫工藝中應用廣泛。該工藝通過石灰石漿液噴淋方式,使石灰石漿液與煙氣中的SO2直接接觸反應,從而脫除煙氣中的SO2。
  • 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零排放技術進展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燃煤電廠溼法煙氣脫硫廢水具有含鹽量大、腐蝕性強、易結垢等特點,是制約電廠廢水零排放的關鍵因素。從預處理、濃縮減量、末端處理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脫硫廢水的處理技術,分析各自的優劣,研究進展,並對煙道蒸發技術進行深入分析。最後通過工程實際案例,為燃煤電廠廢水零排放提供了參考。
  • 超低排放燃煤電廠和燃氣電廠綜合對比
    超低排放燃煤電廠和燃氣電廠綜合對比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中國電力  作者:徐靜馨 朱法華等  2020/2/19 10:30:06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燃煤和燃氣發電是中國火力發電的兩大主流形式。
  • 「前沿熱點」山西大學程芳琴教授團隊:燃煤電廠白色煙羽消除技術現狀與展望
    因此國家出臺政策,要求燃煤電廠進行「超低排放」改造,煙氣中SO2排放濃度不超過35 mg/Nm3。石灰石-石膏溼法脫硫技術簡單成熟,在我國燃煤電廠脫硫工藝中應用廣泛。該工藝通過石灰石漿液噴淋方式,使石灰石漿液與煙氣中的SO2直接接觸反應,從而脫除煙氣中的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