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促進創新T細胞療法開發 哈佛大學團隊開創高通量T細胞...

2020-12-06 同花順財經

今日,TScan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該公司的一篇學術論文在著名科學期刊《細胞》上發表。這篇論文描述了對T細胞的生理靶點進行迅速和無偏倚篩選(unbiased screen)的突破性技術。這一技術是TScan Therapeutics公司開發治療癌症和傳染病的創新T細胞受體(TCR)免疫療法的基石。

在適應性免疫反應過程中,細胞毒性T細胞(CTL)表面表達的TCRs通過識別由主要組織相容性I類複合物(MHC-I)呈現的抗原片段,激活CTL分泌細胞因子和細胞裂解分子,從而殺死靶點細胞。這一T細胞反應不但是抵抗多種傳染病的必要手段,而且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過繼性T細胞療法的基石。因此,如何對驅動T細胞活性的抗原進行系統性分析是開發基於CTL療法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由TScan公司科學創始人,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教授Stephen Elledge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開發出名為TScan的高通量,全基因組篩選平臺,來篩選出T細胞已經成功識別的抗原。這一平臺的運作機理如下:

研究人員首先在靶細胞中表達候選抗原庫,然後從患者或者志願者體內獲取T細胞。

他們將這些T細胞與表達不同候選抗原的靶細胞混合在一起培養。這時候,T細胞上表達的TCRs會與某些候選抗原結合,並且激活TCRs。

TCRs被激活的T細胞會向靶細胞中分泌細胞毒性顆粒,而這些細胞毒性顆粒會激活靶細胞中存在的報告基因(reporter gene)。

報告基因被激活的細胞會發出螢光,通過流式細胞儀(FACS)可以被分離出來。

對被分離出來的細胞中編碼抗原的基因片段進行測序,就可以找到被TCRs識別的抗原,對它們的特徵進行進一步研究。

▲TScan技術平臺的設計原理(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利用這一技術,通過對大量記憶T細胞的分析,找出多個被T細胞識別的巨細胞病毒(CMV)抗原。而且,他們還使用這一技術,成功發現了一種自身免疫性T細胞識別的抗原。研究人員表示,這一技術可以被用於傳染病、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免疫療法三個領域。在傳染病領域,它可以系統性分析幫助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免疫反應的抗原,從而為疫苗開發提供寶貴的信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TScan能夠發現自身免疫性T細胞識別的抗原的特徵。最後,在癌症免疫療法領域,TScan具有多種用途:它可以幫助對腫瘤新抗原進行篩選,找出最可能激發T細胞免疫反應的新抗原;它可以用於找出孤兒TCRs的靶點,從而開發新一代T細胞療法;它還可以用於發現治療性T細胞療法的潛在脫靶活性,從而避免意外的細胞毒性。TScan Therapeutics公司近日剛完成數額為4800萬的B輪融資,基於這一平臺開發創新T細胞療法。

「雖然細胞毒性T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發現和消滅癌細胞的主要細胞類型,但是直到最近,我們還沒有對T細胞識別的多肽抗原進行全面和系統性考察的手段,」Stephen Elledge博士說:「TScan技術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天然T細胞對癌症的免疫反應,為設計更為安全和有效的T細胞療法提供洞見。」

[1]TScan Therapeutics Announces Pioneering Publication in Scientific Journal Cell Describing New Methods to Identify Targets for T Cell Receptor Immunotherapy.Retrieved August12,2019,from https://www.tscan.com/tscan-therapeutics-announces-pioneering-publication-in-scientific-journal-cell-describing-new-methods-to-identify-targets-for-t-cell-receptor-immunotherapy/

[2]Kula et al.(2019).T-Scan:A Genome-wide Method for the Systematic Discovery of T Cell Epitopes.Cell,https://doi.org/10.1016/j.cell.2019.07.009.

來源: 藥明康德

相關焦點

  • 新型CAR-t細胞療法在兒童神經母細胞瘤的早期治療中顯示良好的效果
    美國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由倫敦大學學院(UCL)研究人員開發的一種針對癌症腫瘤的新型CAR t細胞療法,在患有神經母細胞瘤(一種罕見的兒童癌症)的兒童身上顯示出了良好的早期效果。
  • 科學家發現人體製造健康t細胞的分子關鍵
    科學家在《實驗醫學雜誌》上發表報告,指出一種基因和蛋白質家族對免疫系統中成熟和功能完備的t細胞的形成至關重要,這一發現可能有助於為多發性硬化症和ibd等免疫疾病帶來新的療法。為了使T細胞活化和成熟,科學家們說AP-1必須幫助打開染色質,染色質是DNA的扭曲結構,它纏繞並在細胞核中凝結,從而控制細胞。這刺激了一系列的基因和分子程序協同形成細胞。在科學家抑制早期CD4 T細胞中AP-1的實驗中,染色質並沒有按照預期打開,T細胞也沒有正常形成或功能。
  • 胞外囊泡可作為抗原特異性細胞療法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該團隊在三種慢性和復發性MS小鼠模型中測試了囊泡的功效。結果顯示,在症狀出現之前和疾病發作之後注射該藥物均可改善臨床疾病。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療法抑制了中樞神經系統中浸潤的CD45+和CD4+ T細胞的數量。
  • T細胞生物工廠發現,一舉抗擊疾病!
    ,用於發現體內攜帶特定疾病的細胞,然後產生針對患病細胞的治療蛋白。資深作者Parijat Bhatnagar博士是位於加利福尼亞門洛帕克的SRI國際化學生物學中心細胞醫學主任,他和同事們設計了t細胞「生物工廠」來直接針對體內的細胞疾病,同時最小化對周圍健康細胞的損害,這項研究發表在《先進生物系統》上。
  • 哈佛大學利用細胞療法+CRISPR技術成功對抗肥胖
    近年來,細胞和基因療法已成為肥胖症研究的熱門課題。近日,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細胞療法與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結合成功對抗肥胖。這是肥胖症治療的一項重大突破。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和相關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據統計,肥胖今年在全球死亡人數將超過COVID-19。
  • 新型過繼細胞療法!新基與Immatics達成$15.9億協議,開發T細胞受體T...
    2019年08月31日訊 /生物谷BIOON/ --Immatics是一家致力於發現和開發T細胞定向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與新基(Celgene)達成了一項戰略合作及選擇協議,開發新型過繼性細胞療法(adoptive cell therapy)用於多種類型癌症。
  • 免疫T細胞「乾性」促進抗腫瘤效應機制獲揭示—新聞—科學網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基礎臨床協同研究中心教授狄文團隊和研究員鄧劉福團隊揭示了免疫T細胞的「乾性」促進抗腫瘤效應的作用機制,
  • 西湖大學謝琦團隊等利用CRISPR篩選,改進CAR-T細胞治療膠質母細胞...
    CAR-T細胞療法是一種新型的精準靶向腫瘤的免疫療法。從腫瘤患者外周血分離T細胞,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將針對腫瘤細胞表面抗原的CAR(腫瘤嵌合抗原受體)導入T細胞表達並回輸患者體內,CAR-T細胞通過能夠特異性識別腫瘤細胞的抗原並通過免疫作用釋放大量的多種效應因子,高效地殺滅腫瘤細胞。CAR-T細胞治療已經在血液腫瘤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在實體腫瘤中進展相對緩慢。
  • 我國醫學團隊破解T細胞耗竭之謎,助力醫學研究
    當前,以抗PD-1及抗CTLA-4抗體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療法,在臨床實體腫瘤治療上實現「0」到「1」的突破,也開創腫瘤免疫治療新篇章。與之相呼應,採用人工嵌和受體的CAR-T細胞回輸治療B細胞白血病,更是取得空前成功。「這種治療方法主要依賴活化的T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其核心是T細胞。
  • ...國科學家揭示表達SOSTDC1的濾泡輔助T細胞促進濾泡調節T細胞分化
    2020年8月29日訊/生物谷BIOON/---濾泡輔助T細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TFH)是CD4+ T細胞,在淋巴器官的生發中心中促進B細胞抗體的產生和B細胞記憶反應。這些活性又受到濾泡調節T細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 TFR)的制約。
  • 中國醫學科學院黃波團隊破解T細胞耗竭之謎—新聞—科學網
    可喜的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黃波團隊揭示了這一科學問題。研究發現,腫瘤部位細胞因子IL-2是誘導殺腫瘤的CD8+ T細胞進入耗竭的驅動因子,從而喪失殺腫瘤細胞的能力。相關研究於1月12日0時在線發表於《自然·免疫》。
  • JCB:細胞核內鈣信號可改變T細胞應答有助開發免疫抑制療法
    2016年11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組成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可以區分「自己」和「非己」的蛋白分子。相比之下,免疫細胞會對機體自身的分子產生耐受。這種不應答狀態或者稱為無反應性受到一個鈣控開關的調節,之前研究報導這種鈣信號開關參與許多腦部功能的調控。來自海德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和免疫學家共同發現了該信號。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B上。研究發現細胞核內鈣信號是T細胞接觸外來分子之後觸發免疫應答所必需的信號。
  • Cell|高通量文庫敲入方法用於基因組工程化的細胞免疫療法
    導語:2020年4月16日,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Theodore L. Roth等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Pooled Knockin Targeting for Genome Engineering of Cellular Immunotherapies」的研究文章。
  • miRNA的跨界之旅——南京大學張辰宇團隊開創的細胞外miRNA領域
    目前也有多項研究正在開發能夠追蹤體液中這些細胞外片段的方法。在疾病治療方面,攜帶RNA的囊泡有望在治療心血管、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疾病時替代幹細胞療法,成為更安全也更簡便的治療選擇。2008年,張辰宇團隊在 Cell Research 雜誌發表關於miRNA可在人類和動物的血清和血漿中穩定存在的原創發現【1】。該研究開創了細胞外RNA研究的新領域,也成為所有血清miRNA生物標誌物研究的基礎。
  • Nature:鑑別出新型T細胞免疫療法靶點 有望幫助開發抵禦癌症和自身...
    2020年5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CRISPR screen in regulatory T cells reveals modulators of Foxp3」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對調節性T細胞進行CRISRP篩選或有望揭示Foxp3分子的調節子
  • 哈工大研究團隊首次揭示人體內的細胞「警察」,為T細胞免疫療法...
    ,它們就像「警察」一樣,抓住壞細胞並把它消滅掉……北京時間29日凌晨,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自然》上在線發表了題為《人T細胞受體-共受體複合物組裝的結構基礎》的研究文章,該研究首次揭示了人體內T細胞表面的特徵性標誌T細胞受體(TCR)複合物的結構,該研究為開發基於
  • 科學家在腫瘤中鑑別出幹細胞樣T細胞 其或能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識別...
    2019年1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通過利用機體自身的免疫細胞來開發的特定抗癌療法如今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諸如此類免疫療法能夠讓惡性階段血液癌症或實體瘤患者產生持久的抗癌反應,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反應,對於很多種癌症而言,腫瘤中細胞毒性T細胞(殺滅癌細胞的免疫細胞)的存在往往與個體的抗癌反應和生存直接相關,但卻並不能預測患者機體的抗癌反應
  • 創新T細胞癌症免疫療法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藥明康德/報導日前,Iovance Bio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國FDA授予該公司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LN-145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治療在接受化療後的復發、轉移性或持久性宮頸癌患者。宮頸癌在35-44歲的女性中最容易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