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數學家已有了結論
在20世紀初期,「龐加萊猜想」橫空出世。這是代數拓撲學中帶有基本意義的命題,全球聞名的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於2000年將之列為「世界七大數學難題」之一。該研究所還為這七大難題開出了每題100萬美元的高額獎金,希望它們早日被高手破解。許多數學家甚至是數學愛好者都把這些世界級難題做為研究方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聲稱證明了某道題。然而,這些人的「證明」最後都被證明經不起推敲。
出生於聖彼得堡的佩雷爾曼也對「龐加萊猜想」很感興趣,幾十年來,這位頗有名氣的數學家一直離群索居,在聖彼得堡斯蒂克洛夫數學研究所一間普通的工作室裡苦思冥想,最終得到了結論。1992年11月,他首次在網際網路上公開了他的研究報告,4個月後,他又發布了第二份報告。
即使解題也無意拿獎
最近幾年來,佩雷爾曼的研究引起了同行們的重視,幾位數學大師主動發電子郵件與他交流心得。2003年4月,應華裔數學家田剛的邀請,佩雷爾曼在麻省理工學院做了三場演講,並大獲成功,聽過演講的專業人士普遍認為,他的證明工作是極富創造性的。據悉,通過這些年來的進一步研究,佩雷爾曼可能在今年再次通過網際網路公布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目前,有關專家正在對佩雷爾曼的證明報告進行審查,預計審查工作將在2005年全部結束。
現在,佩雷爾曼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有希望獲得百萬美元獎金的數學家了,然而,9月6日,這個生性靦腆的天才卻做出驚人之舉,他主動給克萊數學研究所發了一份通知,明確表示自己對金錢毫無興趣,更不想成為什麼百萬富翁,所以即便他真的破解了「龐加萊猜想」,他也絕對不會去領這筆獎金。
□「龐加萊猜想」手稿之一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
■P(多項式算法)問題對NP(非多項式算法)問題
■霍奇(Hodge)猜想
■龐加萊(Poincare)猜想
■黎曼(Riemann)假設
■楊-米爾斯(Yang-Mills)存在性和質量缺口
■納維葉-斯託克斯(Navier-Stokes)方程的存在性與光滑性
■貝赫(Birch)和斯維訥通-戴爾(Swinnerton-Dyer)猜想
新聞連結「龐加萊猜想」
法國人龐加萊(HenriPoincaré)被稱為「最後一位數學全才」,在他留下的巨大科學遺產中,有一個屬於代數拓撲學中帶有基本意義的命題,這就是困擾了數學家整整一個世紀的「龐加萊猜想」。
龐加萊是在1904年發表的一組論文中提出這一猜想的:「單連通的三維閉流形同胚於三維球面。」它後來被推廣為:「任何與n維球面同倫的n維閉流形必定同胚於n維球面。」我們不妨藉助二維的例子做一個粗淺的比喻:一個無孔的橡膠膜相當於拓撲學中的二維閉曲面,而一個吹漲的氣球則可以視為二維球面,二者之間的點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係,同時橡膠膜上相鄰的點仍是吹漲氣球上相鄰的點,反之亦然。有趣的是,這一猜想的高維推論已於上個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分別得到解決,唯獨三維的情況仍然像只攔路虎一樣趴在那裡,向世界上最優秀的拓撲學家發出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