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陸續地有網友朋友給攻略君發來照片,照片中的人們喜氣洋洋,著裝鮮豔,排起長龍~結合現在的月份日期,我解釋道:「他們是在慶祝節日」,這個是西藏很多地方都會舉行的儀式——望果節,通過這個名字大家可以「望文生義」一下,望——期望、希望、願望,果——果實、瓜果,所以這個節日飽含人們對果實的期待與希冀。
前面也說過,這是西藏很多地方都會慶祝的節日,所以「望果」的藏式解釋是這樣的:望——農日,果——轉圈,連起來可以翻譯成「在田地邊上轉圈的日子」,而望果漢語是藏語的音譯,不管是藏語譯法還是我們漢語的譯法,感覺都挺符合表達慶祝豐收的願望。
望果節不同於其他節日它沒有統一的時間,而是隨各地農事季節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是在青稞黃熟以後、開鐮收割的前兩三天舉行,歷時一至三天。所以,望果節的日程都以鄉為單位,根據當地的農作物成熟情況由鄉民集體議定,可以每個鄉單獨舉行慶典也可以幾個鄉合作慶祝。
因為是慶祝青稞等農作物成熟,所以慶祝地有幾個代表,分別是山南市、日喀則市、拉薩市,其他地區比如阿里地區,因為自然條件也不適合大批種植農作物,所以很少會看到阿里會為了慶祝望果節而舉行各類活動。
雖然據說望果節的歷史有1500多年,但是之前一直沒有把它作為一個節日來慶祝,而只是作為開鐮收割前的一種活動。
5世紀末,人們慶祝望果節是這樣的:農民繞田轉圈,由手捧香爐、高舉幡杆的人作前導,由高舉纏繞哈達的木棒和羊右腿的本教教主領路,領著持青稞穗或麥穗的本村鄉民繞地頭數圈後,把各種穀穗插在糧倉和神龕上,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屆時,身穿各色藏袍、腰系彩綢帶的藏胞打著彩旗,畢恭畢敬地抬著青稞穗、麥穗紮成的豐收塔,塔上繫著潔白的哈達,敲鑼打鼓,帶著美好的祝願,唱著頌歌,繞地頭轉圈,祈求豐收。
8世紀前後,望果節被加入更多的宗教色彩,至此以後,為預祝豐收,包括「繞田遊行」和「慶典」兩部分內容的「望果節」,才被列入藏族農區的正式節日,在節日期間可以欣賞到賽馬、射箭、藏戲等活動。
今年慶祝望果節的日期是怎樣安排的呢?我們往下看。
今年最早慶祝望果節的是山南市貢嘎縣傑德秀鎮,選擇在7月16日。
熱鬧的馬術現場
7月28日,西藏山南市桑日縣舉行「望果節」儀式,身著節日盛裝的村民們,吟唱古老的歌謠祈求豐收。
7月30日山南市乃東區頗章鄉雪村開始慶祝望果節的到來。
8月2日,在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桑達村,農民群眾身著節日盛裝進行賽馬表演歡度「望果節」。
所以此時去西藏旅遊的遊客們,很有可能趕上某地的盛典哦。瑪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邊的藏區旅行專家,更多藏區旅行資訊、小眾旅行線路、無人區線路歡迎關注公眾號:川藏線 (就 川藏線 三個字,加黃V認證的那一個),我們一起發現大美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