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歌聲的翅膀 聆聽美妙的合聲 伍——歌與人生李谷一的音樂故事...

2021-01-09 知音李谷一的藝術天地

乘著歌聲的翅膀

聆聽美妙的合聲

接續:乘著歌聲的翅膀 聆聽美妙的合聲 肆

(十二)與劉秉義合作演唱《鄉愁》

劉秉義1935年6月出生於河北秦皇島,是我國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新中國成立後,劉秉義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兵團文工團、鐵道兵文工團擔任獨唱,196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1970年在中央樂團任獨唱演員。《我為祖國獻石油》《回延安》《沁園春·雪》《我為祖國守大橋》是他奉獻的藝術精品。1983年,劉秉義與李谷一、閔鴻昌一起,為中國輕音樂團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1981年,李谷一、劉秉義等在哈爾濱。

劉秉義既擅長演唱著名的歌劇選段和藝術歌曲,又能以嫻熟的技巧、細膩的方法演唱中國原創歌曲和民歌,是一位能掌握多種藝術風格的歌唱家。輕音樂團時期,有時在晚會上與李谷一搭檔表演花鼓戲《劉海砍樵》片段。

1988年1月,在北京第二屆臺灣歌曲演唱會上,劉秉義與李谷一合作演唱臺灣著名作曲家黃仁清作品《鄉愁》。黃仁清1937年2月出生於越南,祖籍廣西北海,17歲到臺灣讀書,1960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化學工程系後,一直從事染布工程師職業,1968年眼睛病變近乎失明,偶然機會轉入時代流行歌曲創作,隨即展開他的音樂創作道路,成為臺灣二十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流行歌曲風雲人物,標誌性造型就是永遠帶著一副墨鏡。他擅長寫通俗題材的歌曲,而且詞曲兼備,《你瀟灑我漂亮》《燃燒吧火鳥》《原野牧歌》《假如》等歌曲都是大陸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歌曲。黃仁清創作了許多思鄉的歌曲,《鄉愁》是其1984年作品,收錄在費玉清《夢駝鈴》專輯中。

臺灣作曲家黃仁清

劉秉義、李谷一《鄉愁》1988年北京第二屆臺灣歌曲演唱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劉秉義):為何揮不去,為何抹不走,懷念故鄉情,懷念故人愁。千裡遠、萬裡遙,何時能聚首?星光下、夕陽裡,天邊月如鉤。啊~鄉愁,啊~鄉愁,佔滿我心頭。(合唱):揮不去,抹不走,相思苦何時了,相思苦何時了?

(李谷一):為何揮不去,為何抹不走,懷念故鄉情,懷念故人愁。千裡遠、萬裡遙,何時能聚首?星光下、夕陽裡,天邊月如鉤。啊~鄉愁,啊~鄉愁,佔滿我心頭。(合唱):揮不去,抹不走,相思苦何時了,相思苦何時了?

對於一位個性突出的演唱者來說,唱好重唱歌曲並不容易,需要在對立中找同一性,重唱更注重的是協調之美。劉秉義是一位用西洋發聲法演唱的男中音,聲音結實渾厚、力度較強。李谷一是民族唱法裡摻和了西洋唱法,以民族唱法為主的女高音,她的聲音纖細清爽、穿透力強。

在演唱《鄉愁》時,劉秉義唱出的第一段,藝術氣息很濃,讓聽眾感受到這是一首男中音的藝術歌曲。副歌演唱,當李谷一的和聲唱進去時,李谷一刻意放低音量,依靠自己聲音穿透力強的強項,營造出從遠方飄來的若隱若現的效果來回應劉秉義的凝重的激情。第二段李谷一獨唱主歌時,注重發聲向西洋唱法靠近,聲音圓潤,氣息飽滿,劉秉義在和聲時,也對自己的演唱進行了調整,注重了腹腔與頭腔共鳴貫通,向李谷一的深情靠攏,並放低音量,形成一個託舉的效果。兩人的精彩合作,把這首歌處理得既藝術性很濃,又兼具流行性。

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拾憶

隨著電視文化產業的發展,歌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流行曲多為「銀屏之聲」,產自各大電視晚會。這一時期李谷一的重唱曲目以自己的經典曲再現為主,一首《劉海砍樵》,她與柳石明、葉矛、劉秉義、武力等歌唱家多次演唱過,另外,邀請一位現場觀眾與之對唱《劉海砍樵》,活躍現場氣氛,也是李谷一喜歡的表演形式。

(一)與葉矛合作演唱《劉海砍樵》

葉矛(後改名葉毛)1959年出生在湖南長沙,1972年考入湖南省京劇團,因為喜歡唱民歌,1981年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畢業後,與廖莎組成了男女聲二重唱民歌手組合,1985年在首都舞臺上脫穎而出,1986年調入海政歌舞團。葉茅以唱民歌為主,聲音高亢嘹亮,行腔自如,韻味十足。

關於《劉海砍樵》唱段的相關情況,在前面的《李谷一音樂故事—放歌春晚〈難忘今宵〉》一文中有所介紹,是一首經典的戲曲對唱選段。李谷一與葉矛兩位湖南人,又是民族唱法的組合,自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1992年,李谷一與葉矛錄製了《劉海砍樵》唱段,並拍攝了類似現在的MV,李谷一沒有出境。現在看當年的製作水平確實太初級了。

李谷一、葉矛:劉海砍樵

02:04來自知音李谷一的藝術天地

《劉海砍樵》

(李谷一):我這裡將海哥好有一比呀!(葉矛):胡大姐,(李谷一):哎!(葉矛):我的妻,(李谷一):啊?(男)你把我比作什麼人羅?(李谷一):我把你比牛郎,不差毫分哪。(葉矛):那我就比不上羅!(李谷一):你比他還有多咯。(葉矛):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嘍喂。(李谷一):劉海哥你是我的夫哇。(葉矛):胡大姐你隨著我來走羅,(李谷一):海哥哥你帶路往前行哪,(葉矛):走羅嗬,(李谷一):行羅嗬,(葉茅):走羅嗬,(李谷一):行羅嗬,(合唱):得兒來得兒來得兒來哎哎哎。

(葉矛):我這裡將大姐也有一比呀。(李谷一):劉海哥,(葉矛):哎!(李谷一):我的夫,(葉茅):啊?(李谷一):你把我比作什麼人哪?(葉矛):我把你比織女,不差毫分哪。(李谷一):那我就比不上哪!(葉茅):我看你儼像著她羅。(李谷一):劉海哥你是我的夫哇,(葉矛):胡大姐你是我的妻羅,(李谷一):海哥哥你帶路往前走哇,(葉矛):我的妻你隨著我來行哪。(李谷一):走羅嗬,(葉矛):行羅嗬,(李谷一):走羅嗬,(葉矛):行羅嗬,(合唱):得兒來得兒來得兒來哎哎哎。

李谷一與葉矛的演唱,從聲音、行腔、技巧上看,都處在兩人的黃金時期,他們配合默契、演唱風趣活潑,遺憾的是節奏顯快,編曲和配器有些不倫不類。製作水平不足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內地音像製作通病,聯唱盛行,扒港臺磁帶盛行,是音像製作「焦躁氣」。

(二)與吳雁澤齊唱《祖國萬歲》

吳雁澤

吳雁澤是國家一級演員,民族聲樂男高音的代表人物。1940年3月4日出生於淄博市博山區,1964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1964年從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留校任教。當年他響應中央的號召,與著名演員謝芳對調,被分配到武漢歌舞劇院,歷任武漢歌舞劇院歌劇團團長、歌舞劇院副院長、院長、武漢市文化局副局長、武漢市文聯副主席。吳雁澤有著散發著天鵝絨般光澤的嘹亮高音,成名較早。1965年武漢排出一版舞蹈史詩《東方紅》,同樣獲得廣泛讚譽,吳雁澤演唱的《讚歌》,同樣受到了周總理的稱讚。他演唱的《清江放排》《一灣灣流水》《龍舟競渡》和創造性演唱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已成為男高音廣為傳唱的優秀曲目。

1999年10月,李谷一與吳雁澤在中央電視臺國慶五十周年電視晚會合作壓軸齊唱了雄壯的進行曲《祖國萬歲》。

《祖國萬歲》(凱傳詞、關峽曲)

(齊唱):五星紅旗召喚你我,向著環宇我們高歌。中國邁開跨世界步伐,九州潮湧波瀾壯闊。旗幟下的風景這邊更好,陽光下的祖國生機勃勃。迎接中華偉大的復興,再續神州輝煌的史冊。祖國萬歲!萬歲祖國!祖國萬歲!萬歲祖國!萬歲!萬歲!萬歲祖國!

《祖國萬歲》由凱傳作詞,關峽作曲。關峽1957年6月生於河南開封人,1985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在校時以《大提琴狂想曲》獲美國齊爾品作曲比賽二等獎,《第一弦樂四重奏》獲全國第四屆音樂作品比賽二等獎。關峽現為中國交響樂團團長。

《祖國萬歲》歌詞洗鍊大氣,旋律威武昂揚。李谷一和吳雁澤以齊唱方式演唱《祖國萬歲》,三軍儀仗隊、坦克、飛彈模型在行進的雄壯樂曲聲中噴薄而出,展示了中國強大的國力。在一派雄勁剛健、莊嚴肅穆的畫面中,李谷一靚麗的女聲仿佛是一道亮眼的光芒。

(三)與武力合作演唱《鄉裡妹子進城來》

武力是二十世紀八十年比較出名的一位歌手,湖南長沙人,當過兵,當過汽車公司司機。1984年考入湖南廣播電視藝術團,1986年獲得第二屆青歌賽第6名,1988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1997年淡出歌壇。

武力與李谷一結緣於1986年青歌賽,兩場比賽中李谷一都為他打出最高分,離京前他鼓足勇氣給李谷一寫了一封表示感謝的信。李谷一對武力印象深刻,很喜歡他的聲音,推薦他參加很多北京的演出,並在1990年中唱錄製《李谷一新歌+經典》裡,帶著武力一起錄製湖南民歌和花鼓戲《鄉裡妹子進城來》《瀏陽河》《劉海砍樵》《劉三姐》《手拉風箱》,漸漸的武力有了名氣。武力出道時期,樂感很好,音質醇厚乾淨,有湖南著名男高音何繼光的感覺。武力因為父親在長沙出車禍,癱瘓在床,需要有人照顧,1990年後回長沙,辭去歌舞團工作,在歌廳唱歌,讓李谷一為他惋惜不已。

《鄉裡妹子進城來》(湖南邵東民歌,何紀光整理)

鄉裡妹子進城來,鄉下妹子冇穿鞋,何不嫁到我城裡去?上穿旗袍下穿鞋。

城裡伢子你莫笑我,我打赤腳好得多,上山挑得百斤擔,下田撿得水田螺。

鄉裡妹子進城來,肩挑手提路難捱,何不嫁到我城裡去?出門三步有人抬。

城裡伢子你莫笑我,我打赤腳好得多,冇得田家勤耕種,你冇吃冇穿冇法活。

這是一首湖南邵東民歌,由著名歌唱家何紀光整理,歌曲風趣活潑,用湖南方言演唱,充滿了濃鬱的生活氣息。武力與李谷一的組合,為傳統民歌和戲曲賦予了新時代氣息。

(四)與梁曉天合作演唱《母子》

梁曉天是著名演員梁天的兒子,1992年出生於北京。33歲的梁天抓破頭想出一個名字:「就叫梁小天吧。」妻子孫鳳英堅決反對,但梁天已經想得不耐煩了,最後兩人各讓一步,把「小」改成了「曉」。2010年,梁曉天以617分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外語系,讀大三時作為優秀生前往英國交換留學。

梁天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梁達是人民日報副主編,母親是著名小說《人到中年》的作家諶容,哥哥梁左、妹妹梁歡都是北大的才子才女,能編劇,在影視界也頗有作為,梁左2001年5月突發心肌梗塞去世。

1998年1月,北京電視臺根據女作家池莉的中篇小說《太陽出世》,拍攝了十集同名電視連續劇。講述了一對趕時髦、吊兒郎當的青年結婚、生子的故事。由梁天導演,謝園、戴嬈、謝東、範琳琳、孫鳳英、梁天、臧天朔等眾星主演。

1999年1月,北京電視有線臺與香港鳳凰衛視聯合拍攝了一部五集賀歲情景劇《心想事成》,用電視劇的形式,通過一個四合院裡幾個主要人物之間的簡單故事,自然而幽默地把豐富多彩的歌、舞、雜技、京劇、小品等藝術表演融進劇情,毫不做作地表現出來。由梁左編劇,梁天導演,莫岐、臧天朔、馬羚等眾星主演。

2007年,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江蘇盛世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北京電影學院電視劇製作中心三家影視製作中心,根據池莉的兩個中篇小說《不談愛情》和《太陽出世》,改編拍攝了22集電視連續劇《不談愛情》,講述男女主人公莊建非和吉玲一對家庭背景差異懸殊的戀人,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對待自己兒女的戀愛也採取截然不同態度的故事。電視劇由梁天導演,葛優、梁天、黃梅瑩、于洋等眾星主演。

以上三部電視劇共同之處都是由梁天導演,都用了由李谷一與梁天的兒子梁曉天演唱同一首插曲《母子》。歌曲由梁天的妹妹梁笑作詞,臧天朔作曲。

《母子》(梁笑作詞、臧天朔作曲)

(李谷一):你就象太陽在我心中升起,你讓我忘記這世界還有不容易。啊,孩子,我多想給你一個美好的未來,雖然我知道,長大後的你,會急著和我分離。

(梁曉天):你就象太陽是我的唯一,你教我面對著世界上最大秘密。噢,媽媽,能否告訴我天空是黑還是白,雖然我知道,路要自已走,不能夠代替。

(李谷一):我要為你驅趕風雨,我不讓你受委屈。(梁曉天):我會與你常在一起,了解你的心底。(李谷一):無論何時你的心跳也連著我的呼吸。(合唱):走到哪裡,你的聲音總牽著我的記憶。

(李谷一):啊,太陽升起,我們在一起。啊,太陽升起,哦,太陽就是你!啊,太陽升起,我們在一起,啊,太陽升起,哦,太陽就是你!啊,太陽升起,我們在一起,太陽升起……

李谷一親切、溫暖的演唱與梁曉天稚嫩、跑調的童聲,組成了奇妙的互動之聲。為了與童聲對唱的需要,李老師在歌曲中間部分有幾句降低了音域,為總體意境犧牲了自己的華彩。兩次錄音時,梁曉天分別是6歲和7歲,從他的演唱可以聽出一個小孩在逐漸長大,但李谷一的聲音幾乎沒有任何改變,特別是最後一句「太陽升起」的「起」字,一個氣口長達19小節,音域之寬、實力之深厚,既是歌曲意境的需要,又顯示了她聲音的強大可塑性。

作者:範芒 編輯:馬大帥mbc1209

接續:乘著歌聲的翅膀 聆聽美妙的合聲 陸

相關焦點

  • 《歌聲的翅膀》關注孩子成長 解開音樂教育密碼
    這首引發討論的《我只是個孩子》,來自於江蘇衛視的一檔兒童音樂節目《歌聲的翅膀》,如果我們打開這檔節目尋求答案,兒童音樂教育,或許是我們要找的指路良方。  當我們討論「音樂教育」,我們在說些什麼  在《歌聲的翅膀》的第一期節目中,兩歲半的小男孩王子辰登臺,有板有眼地演唱了一首豫劇歌曲《誰說女子不如男》。
  • 這三首歌由小蟲專門為李谷一打造……
    點「山西音樂網」欣賞好聽音樂 《龍文》、《那溪那山》、《山水》,這三首歌均由臺灣音樂人小蟲,為歌唱家李谷一量「聲」打造。 李谷一、小蟲《那溪那山》 李谷一、小蟲《龍文》 李谷一、小蟲《山水》
  • 春晚連唱9首歌,鄧麗君在她面前也是小歌星,李谷一的傳奇一生
    她曾在春晚舞臺上一口氣連唱9首歌,當評委選出蔡國慶,鄧麗君在她面前也是小歌星。今天帶大家走進李谷一的傳奇一生。出名後,李谷一轉戰歌手,於1980年發表了單曲《鄉戀》,這首歌柔美溫情,她新穎的半生演唱方法掀起了一段新的文化浪潮。但沒過多久,歌曲《鄉戀》就遭到了一些人的口誅筆伐,他們已去掉不符合當時的社會基調,將她列為了不良歌曲的行列,開始了無邊的封禁。
  • 【文苑之窗】伴著美妙的歌聲
    【文苑之窗】伴著美妙的歌聲 2018-09-14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曲成名謝青:音樂老師的逆襲,李谷一的高徒,卻走錯路抑鬱去世
    李谷一大家都認識,她跨時代的成就帶給很多觀眾美好的回憶,春晚上的經典至今無人能夠超越。而她最器重的學生有兩個,一個是女學生韋唯,另外一個就是男學生謝青,只不過如今很少人知道謝青這個歌手了。01音樂老師謝青出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一個普通的家庭,小時候家裡很貧困,謝青能夠在這樣的家庭背景和那個時代媒體娛樂不是那麼發達的大環境下堅持對音樂的熱愛是非常難得的。
  • 聆聽大自然美妙的聲音
    走進課文,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吧!大自然有許多美妙的聲音。水是一位音樂家,他喜歡玩打擊樂器,這樂聲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柔美。雷是一位音樂家,他最喜歡擊鼓,這鼓聲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威力。樹是一位音樂家,他最喜歡在風中彈鋼琴,這琴聲讓人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
  • 趙建明:聆聽草原歌聲 回望沙場點兵
    說來也怪,生下來缺少文藝細胞和五音不全的我,從軍後受環境的影響,卻十分鐘情於軍旅歌曲和草原歌聲,可能是因緣結情,凡是軍人就得學唱軍歌,不管是飯前、點名,還是集會都同唱一首歌,每逢重大集會還要組織部隊拉歌,用來激勵官兵鬥志,那雄壯的旋律已深深鐫刻在每個軍人的骨子裡和血液中。
  • 乘著歌聲的翅膀飛翔! 「燃燒激情、建功平度」2020合唱大會落下...
    歌曲《走向復興》,曲調昂揚向上、振奮人心,洋溢著愛國熱情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傳遞著眾志成城的鬥志、堅定無比的信念、創造輝煌的夢想,隨著對歌曲理解的深入,當旋律響起,建設平度的熱情被點燃,建設平度的信心乘著歌聲的翅膀
  • 《歌聲的翅膀》:中國歌舞片展翅飛翔
    在此背景下,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策劃、天山電影製片廠創作拍攝的歌舞片《歌聲的翅膀》,其藝術探索頗值得關注。該片以撲面而來的民族特色、精彩紛呈的歌舞呈現、別具匠心的敘事策略、正大宏闊的價值追求、沁人心脾的新疆大美,在中國歌舞片創作路徑上進行了開拓。《歌聲的翅膀》講述了江寒、迪力夏提、加爾肯三個年輕人組成的石榴籽樂隊,在一次重要的音樂比賽中進入了複賽。
  • 聆聽影視歌童星—蔡閏羽那宛如天籟的美妙歌聲及探究她的成長曆程
    影視歌童星蔡閏羽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小姑娘,如果你聽過動畫片《小恐龍阿貢》中的主題歌《阿貢》就會明白蔡閏羽的歌聲是多麼的美妙動聽了,她用歌聲把小主人公阿貢的善良、活潑、幽默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使得孩子們在喜歡觀看這個動畫片同時,更加喜歡蔡閏羽演唱的《阿貢》主題歌。
  •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相約改革開放...
    歌聲,繪就歲月長卷 「歲月如歌」,在普通民眾中廣為傳唱的歌曲,是一個時代最真切的藝術再現,體現了人民群眾內心最真實的情感。《歌聲激蕩40年金曲盛典》以40年中國音樂的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時間節點為線索,通過展現改革開放不同時期的音樂風貌。藉助那些在人們口頭傳唱、心頭縈繞的旋律,盛典再現不同時期中國音樂演進的特色風貌,展現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用幾十年的事時間走過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歷程,實現從落後時代到大踏步趕上時代、引領時代的歷史性跨越,展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中國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
  • 當金錢板對撞流行歌曲 讓音樂成為聆聽故事的鑰匙
    人們需要這樣一把鑰匙,去打開這扇門,紀錄音樂或許能成為一種新鮮的嘗試。音樂唱作人KE正在以這樣一種新鮮的形式,將真實的人物事件與生活融入歌曲中,讓音樂成為打開故事的鑰匙。「有很多人或許對這樣東西不感興趣,他不願意花時間去看紀錄片或者查資料。但音樂只要幾分鐘,或許就能開啟他心中的好奇之門。」KE解釋道。
  • 一場繪本故事與古典音樂的邂逅
    當音樂遇上繪本,我們的耳朵、眼睛、和心靈就被同時喚醒了!讓我們帶著繪本與音樂的翅膀,相遇在一個個美妙的故事裡······1月2日晚上,漣水縣圖書館舉辦國家圖書館繪本音樂之旅讓孩子們感受中華傳統節日的氛圍,用「音樂」向少兒讀者和家長們拜年!到場的孩子和家長們共度了一段美好的「悅讀」時光。
  • 700餘名師生同上一堂課,共唱一首歌!浙江高校開出首堂音樂思政課
    主講嘉賓是兩位大咖,一位是中國音樂家協會管樂學會主席、著名指揮家於海,另一位是中國音樂家協會管樂學會副主席、瀋陽音樂學院長笛教授魏煌。兩人講述《國歌》《我和我的祖國》兩部愛國主義音樂作品的精彩故事。他說,這首歌曲用逗號,不用頓號,就表示他們永遠在路上,發出了怒吼之聲,形成磅礴之勢。接著,於海動情地一字一句朗讀國歌歌詞,並細緻地講述歌詞節奏要求。
  • 經典懷舊老歌50年代到90年代,用心聆聽逝去的時光故事
    500首經典老歌50年代到90年代,用心聆聽逝去的時光故事烏蘇里船歌打靶歸來紅梅贊洪湖水浪打浪唱支山歌給黨聽-才旦卓瑪馬兒啊,你慢些走-馬玉濤情深誼長-鄧玉華誰不說俺家鄉好《紅日》我們走在大路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翻身農奴把歌唱-才旦卓瑪70年代知音-李谷一泉水叮咚響-卞小貞太陽島上-鄭緒嵐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於淑珍再見吧媽媽-李雙江我愛北京天安門-兒歌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卞小貞北京頌歌-李雙江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 《熱血合唱團》:劉德華首演音樂老師,用歌聲治癒人生
    直播預告 劉德華首演音樂老師 《熱血合唱團》:用歌聲治癒人生 電影《熱血合唱團》開課版預告
  • 金曲記憶①丨那一年,歌聲陣陣飄過瀏陽河
    編者按:歌聲唱響70年,有一些旋律總在耳畔響起,有一些金曲收藏著時代的記憶。新湖南小編與大家一起,乘著歌聲的翅膀,飛過湘江和麓山,回望湖南的那些年。今天,將帶大家回到20世紀50年代,回到新湖南剛「甦醒」的那些年。 文丨劉瀚潞 周陽洋(實習生) 19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伊始。人們沉浸在解放當家做主的喜悅中。
  • 金山一少年在聯合國受到彭麻麻接見 被贊天籟之聲
    ▲彭麻麻手扶肩膀的小盆友就是金山的陳哲宇    習大大和彭麻麻訪美吸引了全球華人的關注,細心的小編發現竟有一位金山的小朋友在聯合國接受了彭麻麻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夫人柳淳澤的接見和擁抱,彭麻麻在聽完他和小夥伴的表演後,稱讚道:「聽了他們美妙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