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某一個夜晚,重複日復一日的課程,從寂靜幽深的小區散步回家,信手打開電視機消除一天的工作辛勞,螢屏定格在2021賽季CBA常規賽第一階段時代中國廣州與蘇州肯帝亞兩軍對壘,比賽到了最後一節的一半時間,比分便拉大到了20分左右,早早進入垃圾時間,再也無心觀戰,於是漫無目的搜索頻道,被內蒙古電視臺夜晚新聞,中蒙兩國在二連浩特國門舉行蒙古人民贈送武漢人民3萬隻活羊捐贈儀式所吸引,看著滿載羊群的車隊入關後緩緩馳過草原的畫面,記憶中《我從草原來》的歌聲款款而來,將我的思緒由遠及近地拉回到了漸漸遠去的軍營,厲兵秣馬的草原生活。
30年前,從舊時煙雨江南走出的白衣少年,歷年27載軍旅歲月的風塵染白了霜鬢,如今已人到中年回到了起點,對人生嚮往已有所看淡,但在腦海深處經常不經意間浮現的,仍然是與大部隊一起駐紮朱日和基地沙場點兵美好時光,念想熱情豪爽的蒙古族同胞好客待人的點滴往事,藍天白雲下成群結隊的牛羊信步覓食,草原深處若隱若現的星星點點氈房,不遠處男主人手執羊鞭哼著蒙古長調策馬而來,氈房內女主人和老人小孩一起圍坐在火爐前將留有生命體溫的鮮奶,製作成奶皮、奶烙、奶豆過冬和休閒食品,房頂上垂吊著風乾的牛羊肉,屋內時不時地散發出陣陣誘人肉香,道路口忠誠勇敢的牧羊犬昂著頭像戰場上年輕的士兵一樣注視著遠方,時刻提防不速之客的到來,悠揚的馬頭琴隨著嫋嫋炊煙在時空中遊蕩,忽遠忽近地在耳際縈繞,不斷地撕拆著塵封已久在靈魂深處的草原情結。
說來也怪,生下來缺少文藝細胞和五音不全的我,從軍後受環境的影響,卻十分鐘情於軍旅歌曲和草原歌聲,可能是因緣結情,凡是軍人就得學唱軍歌,不管是飯前、點名,還是集會都同唱一首歌,每逢重大集會還要組織部隊拉歌,用來激勵官兵鬥志,那雄壯的旋律已深深鐫刻在每個軍人的骨子裡和血液中。而結識草原歌曲,可能要追溯到剛上調到軍區機關頭任職的頭兩三年,因開展業務熟悉部隊的需要,便深入到草原大漠深處調研,在離京去內蒙飛馳的列車上第一次聆聽到草原雄渾寬廣的歌聲,優美的旋律縈繞記憶深處,以後的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內蒙腹地,乘坐在越野車馳騁於廣袤無垠的草原,伴著歌聲在時空中漸漸遠行,心靈便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留下了與草原有個約定的衝動,念想有空陪著妻兒一道去尋訪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男兒血,英雄色。為我一呼,江海迴蕩。山寂寂,水殤殤。縱橫奔突顯鋒芒」的北國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住一住草原牧民氈房,體驗一下多才多藝的蒙古族同胞載歌載舞、大碗喝酒大快朵頤的感覺,也平添了工作之餘聽一聽草原歌曲的習慣。
生於夢裡水鄉的人都喜愛喝茶,在淡淡的幽香中品味生活,感覺人生如茶,有起伏才有淡定,有苦痛才有馨香。始終浮在生活的表面,體會不到人生的幸福;永遠躲在人生的谷底,沐浴不到明媚的陽光。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商業氣息很濃、追求物質利益的現實社會裡,大部分人因思想定力不夠堅定,隨波逐流,心浮氣躁,處於一種亞健康的生活狀態。你若真能擠出時間,拋開一切私心雜念,走進草原深處,去近距離觸摸自然,與牧民一起揚鞭牧馬,便會深感廣袤無垠的草原是淡泊的、寂靜的,也是紛擾的、歡騰的,才能真正明白這樣一個人生哲理,得意之時要淡定,學著把自己看得低一些;失意之時要堅定,學會忍受寂寞,努力沉澱自己。
上世紀90年代應徵入伍,在晉北一個小縣城前往皇城根下工作之前,滿腦子都是風吹稻花香和蓮葉何田田的水鄉印象,對於草原沙漠的印象沒有多大的概念,卻因21世紀初的幾場沙場點兵,有緣深入地理位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南部,那個名叫朱日和的小鎮。登上察汗敖包丘陵極目遠眺,一望無際的草原映入眼帘,心頭一下子就湧上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思古幽情,便與茫茫草原結下了深厚情義,也走進了大漠孤影靈魂深處。
從地理位置上看,朱日和地處大漠戈壁,歷來是絕佳的戰場,更被看作歷代大帝建功立業的軍事起點。在歷史的長河中,歲月老人見證了成吉思汗開始第一次西徵,問罪花剌子模;康熙大帝大閱兵後,徵剿噶爾丹;袁世凱擊潰外蒙叛軍。我首次來到朱日和訓練基地,長期戰鬥於此的軍校同學講述了她的英雄歷史和一代又一代官兵艱辛接力建設基地的故事,便決心想去尋找那道「成吉思汗邊牆」古蹟。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一道疑似邊牆的遺蹟。史載,這道邊牆由女真人歷經60年苦心構築而成,卻未能阻擋住成吉思汗的鐵騎。正是800年前,成吉思汗的鐵騎從這裡揚鞭遠徵,橫掃歐亞……也許,這是這片草原被稱為「心臟」的初衷和理由。
1957年,經中央軍委批准,於此組建一個加強坦克師戰術演習場,經過半個世紀的建設發展,如今成為亞洲最大、我軍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合同戰術訓練基地,是組織紅藍兩軍實兵實彈軍事對抗的理想之地,準備戰爭與阻止戰爭、進攻戰鬥與防禦戰鬥、戰爭發起形式的試驗場,培育了戰鬥爭精神,起到了檢驗部隊戰鬥力磨刀石的借鑑作用,從技戰術上時刻準備著戰爭在將來的某一天突然來臨。
2017年7月30日,慶祝建軍90周年的沙場大閱兵便在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展示了我們國家強大的國威軍威。這一天,朱日和,這個蒙語意思為心臟、勇氣、膽量的地方,再一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世人矚目的中心。這也是90年來,邁向世界一流軍隊的我軍,發出最強有力的「脈動」。
重拾記憶,細細回味,我有幸多次深入錫林錫林格勒大草原腹地——朱日和,貯立在古戰場,遙望漸漸遠去的戰場銷煙,以糧草官的身份參演了由軍委機關組織的國內外多兵種多軍種共同參與的實兵實彈對抗,與上合組織成員國軍隊進行聯合反恐軍事演練,引來了外軍朋友羨慕眼神,同臺競技中秀出了我軍強健的體魄、雄壯的肌肉,切身肌膚體會到了什麼是大國風範。
圍坐軍中帳運籌帷幄,一道道作戰命令,隨著參謀人員手中滑鼠輕輕一點,藉助無線電波和光纖快速下達,千裡之外精確制導武器枕戈待旦,空中戰鷹伴隨著轟鳴聲從頭頂呼嘯而過,遠處戰車鐵流滾滾炮火滿天,年輕的士兵宛如脫韁的野馬奮力衝向陣地,廝殺聲響徹九霄雲外。
在與基層官兵共同戰鬥中,增進了真摯無私的戰友情,體現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價值追求,培育了堅定果敢的工作作風,淨化了心靈空間,給我近三十年的軍旅生活留下了濃墨重彩一筆,增添了給子孫兒女講述我軍旅生活精彩豐富的素材。如今,兒子在軍營十幾年的潛移默化中,今年通過高考走上了投筆從戎報國之志的從軍之路,去追尋父親的足跡,實現人生理想。
隨著日復一日地嘹亮軍號時斷時續響起,去追趕朝陽從東方冉冉升起,穿梭草原深處看夕陽西下的軌跡,結伴暮歸的牛羊踩著牧羊人手中羊鞭舞動的節奏班師回營,靜坐窗前仰望藍天白雲,計數滿天星星。
軍營外人聲鼎沸,草原那達幕如火如荼,節目精彩紛呈,場內群舞翩翩、歌聲似海,美食琳琅滿目,箭射靶中、百步穿楊,身著民族服飾的「博克慶」揮舞雙臂、鬥智鬥勇;場外騎手立馬揚鞭,群馬爭奇鬥豔,動如脫兔,靜如處子,給人藝術與力量完善的欣賞。
站在草原上,落日的最後一抺餘暉使天空變成色彩斑斕的掛毯,映照在大漠戈壁深處,天空中繁星閃爍,綠綠的牧草從腳下延展到遠遠的天邊,就好像整個宇宙都是綠色,而在這望不到邊的綠色中,還盛開著美麗的花,不遠處戰車轟鳴而過,草叢中驚飛一群鳥兒,溝壑中竄出幾隻野兔,公路上三三兩兩的汽車緩緩而過,透過車窗傳來了《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在空寂的草原隨聲流淌,一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讓人陶醉,讓人忘返。這種草原民族傳統的呵護生命、澤被後代的綠色生態發展理念,極大程度地改觀了永續發展的自然生態環境,許多瀕臨滅絕的動植物得以保存,豐富了生命基因庫,不經意間出現在眼前,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線。
從沙地裡隨手揪一把沙蔥野味,約三五好友探覓一個蒙古包打個牙祭,炒個雞蛋香氣四溢,稱幾斤手把羊肉,點幾個羊雜、血腸在內的草原牧民特色菜餚,煮一壺奶茶,在大快朵頤大碗喝酒中感受曠野生活,有一搭沒一搭與老牧民閒聊草原軼聞趣事,共話偉大祖國百年滄桑變化,情到深處把酒言歡,給我餘生留下了美好回憶。每每想起,總就有一種莫名的衝動,夢想在將來的某一天,攜手妻兒再赴草原,在藍天白雲下策馬奔騰揚鞭牧羊。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