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推選中國沿海水鳥中最珍稀的鳥種,相信擁有全球極危 (CR)身份的中華鳳頭燕鷗和勺嘴鷸會毫無懸念地拿下「狀元」與「榜眼」。那麼,若要再選一種可以進入前三的鳥兒,會是誰呢?是同屬極危(CR)的白鶴、青頭潛鴨?還是瀕危(EN)的丹頂鶴、黑臉琵鷺?恐怕都不是。前二者雖在沿海地區偶有記錄,但其「主場」是在內陸的湖泊溼地,歸入沿海水鳥稍顯勉強;後兩者知名度雖大,但因種群近年穩中有升,已有建議將其降級為易危(VU)的聲音傳出。那麼,
誰才是那個萬眾矚目的「探花」呢?與全球各國各地區通過GDP總量多寡進行排名不同的是,那些上了IUCN紅色名錄的鳥兒,
它們是以無奈的「比慘」來排序的——「鳥丁」越少,「江湖地位」就越高,從無危、近危、易危、瀕危到極危、野外滅絕和滅絕,這樣的劃分正好詮釋了什麼叫「物以稀為貴」。而就物種的全球種群數量而言,小青腳鷸已知最高估計數量在1300隻以內,珍稀程度僅次於中華鳳頭燕鷗(100+)和勺嘴鷸(600+),不計迷鳥的話,可在中國沿海水鳥裡排第三位。按中國媒體報導瀕危物種時的慣常寫法,小青腳鷸正是「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的少數幾個物種之一。像這樣蹭大熊貓知名度來為其他物種的保護背書的宣傳模式雖然挺好,但筆者更喜歡這樣的比較:地球人口約75.8億,小青腳鷸按1300隻計,
平均583萬人才能擁有1隻。這樣一比,它有多珍稀、該不該好好保護,大家心裡更有數。
先來科普一下。小青腳鷸的英文名為Nordmann's Greenshank,別稱諾氏鷸,學名為Tringa guttiferr,是鴴形目丘鷸科鷸屬鳥類。在IUCN紅色名錄裡被列為瀕危(EN)等級,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列入附錄I名錄,在中國目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顧名思義,小青腳鷸與常見的青腳鷸較為相似,但體長要比32釐米長的青腳鷸小2釐米。由於其腿部、頸部相對較短,體型上要顯矮胖些(青腳鷸顯得更瘦高)。除此之外,與青腳鷸相比,小青腳鷸的喙分兩色(基部黃色,嘴端黑色),且更粗更厚,喙部弧線上揚角度也不同,其腿腳顏色更黃,且三趾連蹼(青腳鷸為兩趾連蹼),頭也顯得更大,整體羽色偏淺,展翅時可見翼下為白色(青腳鷸翼下為深色細紋),飛行時腳伸出尾後較短,叫聲更粗獷,這些都是二者的主要區別。而最為特別的一點是,小青腳鷸是選擇在落葉松等樹上營巢的,這與青腳鷸及絕大多數鷸類在地上營巢的做法截然不同(與以地面營巢為主、偶爾會利用樹上其他鳥兒舊巢的幾種鷸也不同,小青腳鷸是靠自己在地面找地衣苔蘚、在樹上拔枝條來築巢的)。
至於習性,小青腳鷸與青腳鷸比較相近,也多以溼地淺水區的小蟹小蝦小魚為食。不同的是,由於青腳鷸分布更廣,內陸和沿海地區均可見,而小青腳鷸則與勺嘴鷸一樣,是走海岸線遷徙的,僅能在沿海地區的濱海溼地見到。目前已知小青腳鷸夏季於西伯利亞的庫頁島和鄂霍次克海灣等地繁殖,冬季經日本、韓國及中國沿海地區遷徙至東南亞、南亞各國越冬。在「東亞-澳大利亞」國際遷飛路線上,江蘇的東臺條子泥、如東小洋口等黃海邊的濱海灘涂溼地,正是小青腳鷸在漫長遷飛路上已知最為重要的中途停歇地、換羽地和「加油站」。2013年10月,調查人員在這兩個地方共記錄到1117隻的歷史最大值,其中940隻是在東臺條子泥記錄到的。而在此前的上海附近,也曾記錄到單次至少870隻的數量。此外,在中國東南沿海的不少地區,從浙江溫州到福建福州、泉州、廈門,廣東汕頭、惠州、深圳、陽江、湛江,海南,廣西北海、防城港,以及臺灣、香港等地,都有過數量不等的記錄。筆者所在的汕頭,最大的一筆記錄為10隻(2020年4月),而在香港,歷史上曾有過最高58隻的記錄(1993年4月),近年最大單筆記錄多數在10-20隻之間。以上這些提到的都是在小青腳鷸遷徙過境期間的記錄。而其在越冬地的記錄資料,目前仍很缺乏。在其主要的越冬地孟加拉國,1988-1989年的冬天曾記錄到300隻,其後冬季記錄到的數量較少;1988年在蘇門答臘東面記錄到21隻,其後於2005、2007-2008、2008-2009隻有很少量的記錄, 2012年3月則記錄到12隻;1992年,在印度南卡納塔克邦也記錄到25隻。
根據在俄羅斯小青腳鷸繁殖地收集的調查數據進行的初步分析表明,小青腳鷸這一物種的種群確實正在迅速減少,這樣的結論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須對其受威脅狀況重新作出評估。實際上,至少在2013年在印尼召開的那次勺嘴鷸工作小組的會議上,就已有專家提出將小青腳鷸在IUCN紅色名錄的受脅等級提升為「極危」,此後也陸續多次有提及,但均為口頭提案,理由主要是在越冬地記錄數量少,在繁殖地則受到油田開發的不利影響等等。
通過對國內外一些資料和信息進行分析可知,人類城市化的推進、大面積的繁殖地及過境停歇地與越冬地的開發、繁殖地烏鴉等天敵捕食鳥蛋、沿海灘涂互花米草的入侵、人類活動的幹擾、非法捕獵活動、環境汙染等諸多因素,都對小青腳鷸的種群繁衍造成不利的影響。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小青腳鷸目前已知僅選擇在庫頁島和鄂霍次克海灣等地繁殖,這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之庫頁島油田的持續開發,更加劇了其繁殖地的喪失或破碎化的危險,這無疑是導致小青腳鷸瀕危的一個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其他很多不利因素對鴴鷸類水鳥的影響其實都是「共性」的,本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為何對小青腳鷸的族群影響這麼大?筆者推測:會不會與小青腳鷸選擇在樹上營巢這一特殊的繁殖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從巢區的選擇來說,樹上築巢受限於繁殖地可選棲木的多寡,應該不如其他大多數在地面營巢的鴴鷸類的選擇範圍大。此外,選擇在樹上營巢是否會造成小青腳鷸的成鳥群體比在地面營巢的其他鴴鷸更分散(資料顯示,小青腳鷸在樹上是散落的單對或3至10對的巢),沒法像在地面集群繁殖的鳥類一樣可在面對天敵時群起而攻,有效實行聯防戰術,從而更容易給烏鴉等天敵以可乘之機,使之能各個擊破,得以順利掠食它們的鳥蛋,最終導致其繁殖成功率偏低?或者還存在其他不為人知的特殊原因?這些有待科學家們的研究去解開謎團。
目前,國際上關於小青腳鷸的調查研究包括歷史數據等資料奇缺,據悉研究小青腳鷸的專家也很少,顯然小青腳鷸不像境況相似但被列為極危等級的勺嘴鷸那樣受重視、研究更充分、保護更到位(包括採取偷蛋計劃等人工繁殖措施促進其種群的壯大,安裝衛星跟蹤器進行遷飛路線的跟蹤,以及開展國際合作聯合監測等),這一點,亟需引起國際鳥類學界和IUCN等自然保護組織的關注和重視。
眼下除了需要鳥類學家們對小青腳鷸展開更多的科學研究,開展國際合作也是保護它們的重要課題。如能儘快評估並在符合標準的情況下提升小青腳鷸受脅等級至「極危」,使小青腳鷸的保護得到各國的進一步重視,在科研、保護及國際合作等方面借鑑勺嘴鷸項目的模式,或將這兩種鷸的有關工作結合起來進行,那樣將有可能對小青腳鷸的保護產生明顯的效果。另外,如能廣泛發動「東亞-澳大利亞」遷飛路線上各國的鳥類調查人員、觀鳥者,找到更多小青腳鷸的繁殖地、停歇地與越冬地,將有助於更準確地掌握其遷徙路徑與分布點,從而呼籲沿途各國各地區對其棲息地尤其是濱海灘涂溼地、海岸線加以重點保護,這無論是對小青腳鷸這個物種,還是對所有高度依賴濱海溼地生存的物種(也包括人類)來說,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在中國,近年國家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利好」消息不斷傳出——
▸2018年,國家海洋局出臺「史上最嚴圍填海管控措施」;
▸2019年7月,包括條子泥在內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首個、全球第二個潮間帶溼地世界遺產。這意味著對這片關鍵性的濱海溼地的保護有了更高層次的保障,對保護小青腳鷸、勺嘴鷸等瀕危物種將發揮重要作用;
▸2020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決定》,從源頭上遏制了非法捕獵;
▸2020年6月,在國家林草局、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小青腳鷸、勺嘴鷸和中華鳳頭燕鷗一起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無意外,這次修訂將會很快定調出臺,從而在法律層面上為小青腳鷸等瀕危物種的保護提供更大力度的支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鳥語花香才是美麗家園!期待小青腳鷸的保護等級能儘快得到提升,更期待它和中華鳳頭燕鷗、勺嘴鷸等瀕危物種一起走上轉「危」為安之路!2020年9月7、8、9日三天,我們希望攜手大家一起,
守護我們不可替代的朋友!
今年,我們加入了「99公益日自媒體合伙人計劃」,化身公益傳播大使,帶更多朋友們走近公益項目,走近 99公益日「一塊做好事」。
部分參考資料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20) IUCN Red List for birds.Downloaded from http://www.birdlife.org on 18/08/2020.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6. Tringa guttifer.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6: e.T22693225A93391729.Downloaded from https://dx.doi.org/10.2305/IUCN.UK.2016-3.RLTS.T22693225A93391729.en. on 19 August 2020Van Gils, J., P. Wiersma, and G. M. Kirwan (2020). Nordmann's Greenshank (Tringa guttifer), version 1.0. In Birds of the World (J. del Hoyo, A. Elliott, J. Sargatal, D. A. Christie, and E. de Juana, Editors).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Ithaca, NY, USA. https://doi.org/10.2173/bow.norgre1.01http://datazone.birdlife.org/species/factsheet/spotted-greenshank-tringa-guttifer1Collar, N. J., A. V. Andreev, S. Chan, M. J. Crosby, S. Subramanya, and J. A. Tobias, Editors (2001). Threatened Birds of Asia: th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ed Data Book. BirdLife International,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約翰·馬敬能,卡倫·菲利普斯,何芬奇. 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註:本文的撰寫得到香港觀鳥會馬嘉慧女士、餘日東先生,中山大學劉陽老師,國際鳥盟陳承彥先生,廈門「雎鳩生態」江航東先生,朱雀會雷進宇先生等人的熱心幫助和指正,謹此致謝!
歡迎小夥伴來留言區分享交流!點讚最高前四位將獲得我們送出的小禮品。【一等獎*1人,梭梭公仔一隻;二等獎*1人,定製集線包1個;三等獎*2人,機構記事本1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