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句詞最能表現男子漢氣概?

2021-01-13 春城花草香

如果說武將裡詞寫得最好的,非辛棄疾莫屬,如果說詞人裡武功最好的,非辛棄疾莫屬。

這說明什麼?說明你在辛棄疾的詩詞裡既能體會出飛揚的文採,還能夠體出他獨特的男子漢的氣概。

辛棄疾的這句盡人皆知的「醉裡挑燈看見,夢回吹角連營」出自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詞以寄之》的開頭兩句。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破陣子」是一個詞牌名。很明顯,通過詞的名字我們得知,這首詞辛棄疾是寫給一個叫「陳同甫」這個人的,那麼,這個陳同甫是何許人也呢?

陳同甫本名陳亮,與辛棄疾同為南宋人,也是南宋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力主抗金,三次上書朝廷,被人誣陷,三次入獄。

辛棄疾本身也是主張抗金的,所以在政治抱負上,他和陳同甫是英雄所見略同,又都在文學上有所建樹,成為好友並寫信發表感慨不足為奇。

整首詞的大意解析

夜裡醉意朦朧,借著燈光仔細觀看我那把鋒利隨我徵戰的寶劍,它寒光閃爍,削鐵如泥。

夢裡回到昔日的營寨,號角聲此起彼伏。但見,已經分發完乾糧的士兵浩浩蕩蕩,綿延不斷,隱約都能聽見塞外的音樂忽遠忽近。

這正是秋天沙場點兵之時。

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的飛快,來回穿梭,弓箭的嗖嗖聲像驚雷一樣響。敵我雙方廝殺正酣。

此時的「我」,一心想著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能夠建功立業,可憐現在已成了白髮人!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辛棄疾在詞的前段中充分展現了自己對往昔戰場戎馬生涯的留戀。多麼希望有一天能夠重回戰場。

下半段表達了自己還沒有完成收復大業志願的遺憾之情,同時又感嘆自己已經力不重新,衰老將近。

為什麼說這首詞最有男子漢的氣概

這裡面有幾種元素,分有形和無形兩種。

無形的有辛棄疾遠大的為國分憂的抱負,有暮年英雄的失落感;有形的有寒光閃爍的寶劍,奔跑鳴叫的戰馬,發射的劍弩,硝煙瀰漫的戰場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志向遠大男子漢標誌性的元素。

這首詞是辛棄疾向友人陳同甫抒發著自己現在不能報效國家的一種感慨和無奈。

確切的講這首詞是一位老邁英雄的感慨。全首詞讀起來讓人覺得特別有氣勢和畫面感。也讓人感慨歲月不饒人,青春易老而日月永恆。這對於有高遠志向老英雄來說,只能「空悲切」

如果拿這首詞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比,形成鮮明的反差,一個留戀在煙花柳巷,感嘆在溫柔鄉,而一個思念戰馬蕭蕭的殺敵戰場。不可同日而語。

至此,宋代文人也根據詞的氣勢和氛圍等形式,把詞劃分為「婉約派」和「豪放派」。

婉約派是指以柳永等人為代表的,善於抒發兒女情長等惆悵思緒基調的詞,而「豪放派」則是以辛棄疾等人為代表的善於表達山高雲闊,志存高遠豪邁氣質的詞。

實際上,即使是辛棄疾描寫鄉村景色的詞也特有別韻律和節奏,爽淨有力。如:他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結束語

辛棄疾,別號稼軒居士,南宋官員、將領,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辛棄疾一生命運多舛、壯志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恢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的風格大都風格沉雄豪邁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

有詞集《稼軒長短句》等傳世。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鬆有趣的時光

相關焦點

  •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快來《帝國神話》裡沙場秋點兵吧!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快來《帝國神話》裡沙場秋點兵吧!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將軍與詞人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那時的願望簡單而又炙熱,辛棄疾的軍事才能也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說,時代埋沒英雄,那麼在那段歲月裡,蒙塵的寂寞刺痛著一名將軍的心。壯志難酬,總留下唏噓和一段悲歌。將軍與詞人,兩種不同的身份。
  • 原創丨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這就是因扎吉在賽前對他和米蘭感情最深刻的表達。不過,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因扎吉放棄抵抗的信號,因為越是米蘭名宿越是明白,對於那支能夠在歐冠賽場叱吒風雲的米蘭來說,還欠缺太多的砥礪。只有用最職業的態度去對待比賽,才能真正做到一個米蘭人應該做的。比賽的過程也印證了這一點,貝內文託在米蘭上半場託納利紅牌下場之後,就幾乎接管了比賽,全場23次射門的數據和數次威脅射門讓觀賽的米蘭球迷全程汗毛聳立。
  • 名師解讀丨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024.辛棄疾《破陣子》:了卻君10:54來自學學詩詞讀讀書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南宋】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看劍:抽出寶劍來細看。⑷夢回:夢裡遇見,說明下面描寫的戰場場景,不過是作者舊夢重溫。吹角連營:各個軍營裡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角:軍中樂器,長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銅製成,外加彩繪.名目畫角。始僅直吹,後用以橫吹。其聲哀厲高亢,聞之使人振奮。⑸八百裡:牛名。《世說新語·汰侈》載,晉代王愷有一頭珍貴的牛,叫八百裡駁。
  •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養兒子的家庭,別再苛求他要有男子漢氣概,成長順應規律
    在和娃爹共同養育這兩個小神獸的過程中,我們也在摸索男孩和女孩的不同教育模式。女孩子天生嬌弱,有女兒的家庭都是按照小公主來養的,無論孩子經歷「可怕的兩歲」還是「恐怖的三歲」,父母都能以「因為是姑娘」而寬慰自己。但在男孩子的家庭裡,普遍認為應該管教嚴格一些,兒子們可能就沒有這麼好「過關」了。嚴厲的訓斥是脾氣好的爸媽,如果是暴躁的父母,會直接一頓胖揍。
  • 辛棄疾為何受到歧視,歸正人是什麼意思?
    沙場秋點兵」是耳熟能詳的詞句,從這裡能看出辛棄疾非常熟悉軍營生活,實際上,辛棄疾確實出身於行伍。在這期間,連續寫了下《美芹十論》、《議練民兵守淮疏》等文上奏與朝廷。心懷故土,「夜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抱負卻與南宋苟安的朝廷格格不入。又因詩詞凌厲,常有譏諷之語,如「剩水殘山」、「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等句,對苟安的時局進行了批判。
  • 看清朝的下場就懂了
    辛棄疾曾說: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戰爭其實是兩個國家政治問題的碰撞,但是在戰爭前後,大家會發現溝通也從來沒有停止過。比如說使者,就是戰爭中經常跑腿的工作人員。像「兩國交戰不,斬來使」也經常出現在歷史典故以及各類歷史小說當中,那麼兩國交戰的時候,使者被斬殺了,會有怎樣的下場呢?
  • 辛棄疾這首經典之詞,道出了真正的「愁」,尾句更有意味
    在這其中,就如同我們心中的固勢思維,總覺得哪一類詩人就是哪一類詩詞的代表,好比提到王昌齡總會想到邊塞,提到柳永,總會想到那些風花雪月。辛棄疾也是如此。多少人是在「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豪邁軍旅生活中人認識這位豪放派詩人的,他的定位在豪放,但豪放的人,也有那柔情溫軟的一面。
  • 中國有3人稱得上「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他們是誰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文武雙全的人一直都是眾人敬仰也驚豔的存在,畢竟縱觀歷史,哪一位「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沒有受到後人的崇拜,這就是人人骨子裡的慕強,不過歷史上真稱得上文武雙全的人,歷史上真正的只有3位,像《三國演義》《水滸傳》中有虛構跟杜撰成分存在的肯定不能算數,那麼這3個人究竟是誰呢
  • 我的英雄學院72集:切島完成蛻變,不愧為真正的男子漢!
    我的英雄學院72集已經更新,第四季有很多閃耀的英雄角色,不過切島絕對算是一匹黑馬,在這一季中的表現尤為突出,而他的男子漢氣概,相信也會感動很多小夥伴。這整個戰鬥過程,十分精彩。在回憶中,切島從小就想要成為一名男子漢,但是無奈他的個性並不強,只是能變硬一點,更重糟糕的是,他的內心也很軟弱,在面對真正的危險時,就會嚇得不敢行動。雖然想要成為英雄,但想到自己的實力和內心,便十分猶豫。而他從小便很喜歡一位男子漢形象的英雄——紅賴雄鬥,給他帶來了啟發。紅賴雄鬥被問到面對危險和可怕的敵人時,難道不害怕嗎?
  • 推薦一篇人體生理科普知識的好文章:《男子漢氣概之迷》
    編者按:在此特向網友們推薦一篇1990年8月5日《參考消息》報刋登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一篇文章《男子漢氣概之謎》。編者認為,這是屬於人體生理科普知識方面難得一見的好文章。精力旺盛,向世界秩序挑戰的川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