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歷史在發展,偶像崇拜也在發展。
之前的「娛樂圈」一直是單調的文學和書法作品,
只能一飽眼福,而耳朵不能得到享受。
於是,在唐代,一種新的形式開始在「娛樂圈」大放異彩,
這就是音樂。
杜甫曾在其詩《江南逢李龜年》中寫道: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而李龜年正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音樂家。
這說明,至少在唐代,
音樂已經成為「娛樂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盛唐的詩歌卻一直是「陽春白雪」,
除了白居易等少數人以外,
詩人們卻更願意呆在文藝圈,
而不願意在「娛樂圈」裡發展。
而到了北宋,「娛樂圈」出現了一位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頂級天王,
終於再次將北宋娛樂圈推上了歷史的高峰。
這個人的名字叫柳三變,也就是你們熟悉的柳永。
在偶像崇拜的歷史上,柳永可謂是創造了很多第一。
首先,他的作品主要是曾經的愛豆們不屑的「詞」。
在唐代,除了官方文化形式-詩歌以外,
另一種適合在「娛樂圈」發展的文學形式開始出現,
這就是詞。
雖然大家都很喜歡這種形式,
但大佬們卻不好意思說自己寫過詞,比如李白。
而柳永不僅大量寫詞,而且將它和音樂結合起來,
用歌聲和曲調將詞唱出來。
這種形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歡迎,也使得宋詞迎來了春天。
其次,他將粉絲群體擴展到了市井文化的邊緣-青樓。
雖然粉絲群體在魏晉就已經擴展到民間,
但愛豆們的粉絲往往還是以達官顯貴、士大夫為主體,
而柳永因為其特殊的遭遇,
其粉絲群體主要是-青樓歌妓、教坊樂工。
此時的北宋,才開始真正有了些娛樂圈的樣子。
而柳永,也憑藉其巨大成就,穩坐大宋「娛樂圈」頭把交椅,
即使是後來的詞壇領袖歐陽修、蘇軾等人,
也未必能蓋過他的風頭。
粉絲們對柳永的瘋狂痴迷似乎不亞於現在的追星族:
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
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
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如果把這句話翻譯一下:
偶像,給我個皇后我都不要,只想跟你生猴子!
據說,柳永死時一貧如洗,是歌妓們籌錢安葬,
還在每年清明相約祭奠,時稱「吊柳會」。
他們對柳永的這種崇拜和懷念,
是不是也與現在對張國榮、麥可的懷念很像呢?
所以,與其說柳永是一個詞人,
毋寧說他是北宋「娛樂圈」第一天王。
二、
到了明清時候,娛樂圈已經進入了多元發展階段,
而偶像的種類也開始變得多了起來
文字方面,詩詞歌賦已經過時,小說開始大行其道;
音樂方面,開始與舞臺劇融合,形成了多個戲種。
比如,《紅樓夢》在清代時,就已經圈了一大波粉。
有位商人的女兒,沉迷於《紅樓夢》,
廢寢忘食,因此患上癆病。
父母非常痛恨此書,於是將書燒毀。
女兒知道後,失聲大哭,說:
「奈何燒殺我寶玉!」
是不是像極了當年被父母燒掉的明信片?
而經過晚清、民國的發展,
到了上世紀80年
偶像崇拜已經成為一種無法阻擋的潮流,
開始進入全民時代。
試問,如今有誰沒看過影視劇、沒聽過幾首歌,
不認識幾個明星呢?
或許沒有瘋狂的崇拜,但至少對某些人有好感。
然而,歷史在發展,偶像崇拜也在發展。
如今被人所廣泛詬病的新興偶像崇拜,
開始顯現出不一樣的地方。
無論是司馬相如,還是左思潘安,
無論是柳永,還是曹雪芹,
抑或是上世紀末大家崇拜的明星,
都有著一個特點,
他們往往在某一方面有著超越常人的能力或天賦,
他們並不平易近人,而是在普通人面前十分高冷。
而這種現象,也正在逐漸的發生著改變:
現在的明星們,似乎最擅長的是與粉絲互動。
或許以前的偶像高冷,是因為他們把時間花在創作作品上;
而現在的偶像之所以作品稀少,是因為他們忙著與粉絲互動。
但不知不覺間,似乎正在創造著新的歷史:
偶像崇拜已經從對「神」的崇拜變成了對「人」的崇拜,
以前的偶像崇拜,是因為偶像們在某一方面難以被模仿,他們因此而「神化」;
現在的偶像崇拜,是因為愛豆們頻繁與粉絲們互動。
而這種互動,拉近了粉絲與愛豆的距離,從而將他們從神變成了人。
這是一個全新的變化,沒有歷史軌跡可尋,
但無疑,偶像崇拜史,會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
至於這種變化是好是壞,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了。
子彧說
可能有人說,將文學、音樂、戲曲等高雅的藝術,附上娛樂圈、偶像崇拜的帽子,仿佛背離了正統價值體系。
然而事實上,正能量也需要通俗的形式向普羅大眾傳達,而不應該隱藏在陽春白雪的高雅圈子裡,等待著失傳。
先說通俗化。文學、音樂、戲曲一直走在通俗化的道路上,而現在的「娛樂圈」的作品影視劇、流行曲不也是這些高雅藝術通俗化的一種形式嗎?
再說正統價值體系。唐代詩人以寫過詞為恥;唐宋文人以寫小說為恥;明清時人以上臺演戲為不入流;而宋人以寫詞為榮,明清小說家也不以為恥,而民國開始,戲曲名角也開始得到社會的推崇。
而20年前,被批判的演員、藝人、歌手,現在也成了教育流量明星的正能量。
也就是說,正統價值體系一直在變。並不一定是時人是否推崇,而要看其作品是否符合社會的普世價值,是否違背了人倫道德。
所以,娛樂圈和偶像崇拜好與不好暫且不論。而本文中的種種,在當時,的確就是一種偶像崇拜,而並沒有那麼高高在上。
故此說明。
本文純屬觀點,如傷害到部分人的感情,請您見諒,子彧無意冒犯。請輕噴。
文/子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