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不好,到底該運動還是靜養?日常護心,試試這2大「強心劑」

2021-01-15 瀟湘晨報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發布:我國心血管病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推算患冠心病人數約為1100萬人、風溼性心臟病250萬人、先天性心臟病100萬人!而近幾年來,我國心臟病還逐漸趨於年輕化!

輕度的心臟病可能會造成早搏、心率不齊、心動過速等;而像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等情況,隨著疾病發展,可能會嚴重威脅到生命安全。

有些人認為患有心臟病應該多靜養,擔心運動會給心臟造成負擔;而有些人則認為應該多加運動,適當鍛鍊,才能使身體更健康。那麼,心臟不好,究竟該靜養還是多運動呢?

1 得了心臟病

運動和靜養哪一個更好?

科學研究表明,正確的運動方式可以給身體帶來很大益處,且與心臟健康有直接的關聯。

近期,權威期刊《循環》刊發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員發現:經過12分鐘的劇烈運動後,人體的代謝水平發生了劇烈變化,其中與心臟病、糖尿病和壽命減少有關的關鍵代謝物穀氨酸下降了29%。

堅持科學的有氧運動能降低和阻止心肌纖維化的相關反應,達到抑制心肌重構、預防心力衰竭等目的,且對受損心臟也有直接保護作用。

很多人認為心臟病患者不應該運動,但事實上,長期靜養反而可能會帶來許多危害。

一個方面,長期不動,體能和肌肉力量會逐漸下降,關節也會出現攣縮;另一方面,心臟病患者相對而言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甚至血管斑塊,長期不動只會使情況加劇,甚至還可能因血液循環不暢導致靜脈栓塞,引發肺栓塞等危急疾病。

2 運動是心臟的「保護神」

1 降低血脂

有一項關於17.7萬人的研究顯示,這群平均年齡53歲的人,平均心臟年齡卻老了歲,這意味著,心肌梗死、腦卒中的風險會提前發生,而罪魁禍首就是「13 高膽固醇」。

此外血液中的甘油三酯也是「隱形殺手」,它並不直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但會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變得小而密,更易沉積在血管內皮,從而誘發或加速動脈硬化。而堅持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含量。

2 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

世界衛生組織長期研究得出:騎自行車等運動可以促進血管新生和內皮修復,達到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減緩血管衰老的效果,有助於預防冠心病。

3 提高心肌缺血缺氧的耐受度

長期運動可以降低運動時的心率、血壓、心肌耗氧量,提高體能和心臟病患者對心肌缺血缺氧的耐受程度。

4 建立側支循環

冠狀動脈是心臟血流的主幹道,當其突然被血栓堵塞時,會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出現不可逆的壞死。

但冠狀動脈,實際上是很多支血管形成的一個供血網絡。如果在它逐漸狹窄時,其它正常的血管能伸出援手,建立側支循環,就能保證血流的暢通,並幫助心肌供血,救人一命。

而適當運動可以造成組織輕度缺血,刺激心肌組織的血管增生、擴大,建立側支循環,保證組織的血流供應。

3 正確運動

謹記「因人而異」

適度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力;緩解心絞痛症狀,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還可以降低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因此無論是健康人群還是心臟病患者都應該科學運動。

1 健康人群的運動法則:一三五七

健康人群運動,需要堅持每天1次,每次30分鐘,劇烈運動可以縮短到15分鐘,每周至少運動5天。

運動時心率最好達到(170-年齡)次/分鐘這個標準,可以上下浮動10次左右。如果不清楚自身的心臟健康狀況,建議去醫院做平板運動測驗。

2 心臟病患者的運動法則:科學評估

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心臟病的種類和嚴重程度不一樣,所適合的運動強度也不同,最好經過醫院的體能檢查和身體評估之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心衰和重症冠心病的患者可以在家進行6分鐘耐力小測試,簡單測試心功能:

▎6分鐘耐力測試

行走30米長度的距離,看能否在6分鐘內完成,或者在6分鐘的行走過程中感受會不會發生心絞痛,如果發生心絞痛說明運動過量了,隨時停下來。

但是無論是否患有心臟病、任何運動都需要循序漸進、力所能及,堅持下去。

4 日常保護心臟

試試2大「強心劑」

1 「心臟的加油站」

輔酶Q10,被稱為「心臟的動力之源」、心臟的加油站」,可以幫助心肌細胞獲得充足的氧氣,輔助預防或緩解一些突發性的心臟疾病,還能阻止脂質和蛋白質的過氧化,清除自由基,保護心血管。

常吃輔酶Q10含量豐富的食物,可以為心臟提供充足的能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自主合成的輔酶Q10就會減少,不僅會影響心臟功能,人也更顯得「老態龍鍾」。

因此,日常可適當多攝入豬心、黑魚、豬腰、鮭魚、牛肉等食物來補充輔酶Q10,有需要時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充劑。

2 名列榜首的「護心」元素

鉀元素是礦物質中名列榜首的「護心」元素,可以抑制心肌的興奮性,控制心率;還能排出體內多餘的鈉,穩定血壓,減輕心臟負擔。像香蕉、番木瓜、香菇、土豆等都是富含鉀元素的食物,可以適當食用。

但腎病患者可能存在血鉀高的問題,不宜攝入高鉀食物。

【來源:北京衛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得癌後,該多運動還是多靜養?運動會加速癌細胞擴散?醫生告訴你
    運動有利於身體健康,這是公認的,癌症對健康的威脅非常大,這也是大家知道的。但兩者撞到一起,對於不幸得了癌症的人來說,運動到底是好是壞這個問題存在比較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得癌後,該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應該多靜養,不宜多運動,運動會加速癌細胞的擴散。
  • 心臟病都不能運動,只能靜養?專家闢謠:最新心臟病運動指南
    得了心臟病,是不是就不能運動了?只能靜養? 真的這樣嗎?當然不是!心臟病有很多種,並不能千篇一律的說心臟病都不能運動,而且運動也分很多種,強度不同,項目也不同。我們今天就聊聊心臟病和運動。但是這只是極少數極少數人。而且導致猝死的原因一方面是劇烈運動,也就是超負荷的運動,另一個原因是猝死在本身就有潛在的問題,平時沒有發現或沒有重視。運動心臟病學和遺傳性心臟病教授Sanjay Sharma說「運動引發心臟驟停或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極低。」所以即使有心臟病,在醫生評估後,也能運動,但是從來完全不活動的人或者心臟病晚期的人,在進行運動前應諮詢醫生的意見。
  • 心臟不好適合什麼運動?提醒:這3種情況下,不宜體育鍛鍊
    心臟不好的人,在這3種情況下,不宜進行體育鍛鍊,或對健康不利運動是最好的「抗衰老藥」,能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提高人體代謝功能,爭強人體的協調性。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適量的運動是可以抵抗衰老。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等諸多好處。但是,對於心臟不好的人來說,或許你需要注意。
  • 紐西蘭biostar葆星多功效護心膠囊為心臟加層保護傘
    心臟是人體的"發動機",生活中精神壓力過大、消極心理、吸菸、高血壓等都會直接影響到心臟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心臟病的關鍵。此外,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心臟功能健康與心臟中"輔酶COQ10"物質密切相關。
  • 運動受傷後該冷敷還是熱敷?很多人都做錯了!
    幾乎每個運動、健身的人都遇到過不小心受傷的情況。即使你不運動,日常生活中也難免會扭傷腳踝。大家都知道受傷了要冰敷或者熱敷來改善症狀,但很多人對這兩種方法都傻傻分不清,搞不懂什麼情況下該用冰敷,什麼情況下該用熱敷?
  • 闢謠:心臟病患者是運動好還是休息好?醫生告訴您答案
    運動和疾病息息相關,很多疾病的發生正是因為不運動的後果,因而很多患者都會被要求平時多運動,這樣病才能好得快。但是,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運動對身體是好還是壞呢?說起心臟病,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應該靜坐、靜養,但其實運動也可以給心臟帶來一定的好處。
  • 心臟不好的人,身體會有7種表現,若佔2個以上,提醒你該養心了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心臟健康。我們都知道心臟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心臟不好到底有哪些表現呢?讓專家來告訴我們吧!心臟不好的人,身體會有這7個表現,你若1個都沒有,恭喜!
  • 心臟支架黑幕頻出,支架到底該不該裝?
    心臟支架安裝一個少則八千一萬元,多則兩萬元,高昂的費用讓很多人質疑心臟支架使用的合理性,那麼心臟支架到底是救命的利器還是榨取患者金錢的幫兇?心臟支架,裝還是不裝?從心臟支架被發明出來那一天起,目的就很明確,那就是為了救命!
  • 心臟有問題就不能運動了?運動不光保護心臟,還有利於心臟病康復!
    但實際上,運動不僅能保護心臟,還有助於心臟病患者的康復。 一、運動有利於心臟健康 許多研究都表明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運動鍛鍊對心臟是有好處的。其中,《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的研究發現,年齡在30歲到80歲之間,平時不運動的女性,患心臟病的風險比吸菸、超重,或患有高血壓的女性更大。
  • 中醫提醒:生活中3個細節,是心臟功能較弱的表現!早知早好!
    [生活中3個細節,能反應出心臟健康情況]心臟是人體最累的器官,一刻不能休息。隨著年齡的增長,壓力的增多,加上生活習慣的不健康,就會導致心氣越來越不足。心臟虛弱了,會有一些小報警,一起來看看!1、左手指痛,牙痛中醫認為:「心包」是心臟的一層保護膜,心不能受邪,當外邪入侵時,心包會代心受邪,導致心包出現病變。心包經起於胸部,經過上肢。
  • 還是試試這套腰部保健操吧
    疫情期間,很多人轉為了線上辦公,雖然贏得了更多的睡眠時間,但是活動量卻大打折扣。在家久坐的上班族,一天下來腰部會不舒服,甚至有些朋友腰疼得走不了路。你是否也在飽受這個困擾呢? 你知道嗎?有85%的人會經歷腰痛,發病率很高。
  • 睡眠不好,分享8個助眠小技巧,趕緊試試吧
    生活、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加不完的以及停不下的手機與電腦等等,總之導致睡眠質量差的原因有很多。人的睡眠好比蓄電電池,需要不斷睡覺來滿足蓄電要求。睡好了,身體好,心情好,人生才能好上加好!下面分享8個有助眠效果的小技巧,幫你晚上安然入睡,趕緊試試吧!
  • 健身知識:運動飲料到底該怎么喝?
    原標題:健康飲食:運動飲料到底該怎么喝? 夏季人體的新陳代謝相對比較快,運動能更好的促進血液流通,排汗排毒。夏季運動時,除了要注意不要在高溫時間運動,還要多補水,尤其是流汗時更需要補充鹽分和水分。運動飲料或許是不少運動達人的補水之選,但運動飲料怎么喝也是有講究的!
  • 心臟不好的人,四件事情建議少做,不妨來看看
    平時我們會發現有些人的心臟不太好,心臟不太健康的人,一定要記得保養身體。大家應該都聽到過,得了心臟病的人很多事是不能做的。這個觀點確實是正確的,有心臟病的人一旦做了某些事,是很可能讓生命垂危的,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警惕。一、心臟不太好的人,四件事情建議少做,不妨來看看1、不要總是生氣雖然人活著就會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但還是應該注意控制。
  • 心臟累了嗎?警惕!這些症狀說明心臟有事
    另外,劇烈運動、過度勞累時也會出現胸悶、心慌,但需要區別的是,非心臟器質性病變引起的胸悶、心慌持續時間不會很長,休息後可能就會好轉,而心臟病患者活動量大時會加重不適。因此建議,為了保險起見,出現該症狀的人應該去醫院進一步診斷,以明確是否有心臟病變。
  • 心肺功能好不好,憋氣試試就行!超過這個數,說明你挺厲害
    如何判斷心肺功能好與不好,心肺功能好對我們有什麼意義第一,一個人心肺功能好不好,可以表現在心跳的強度以及肺部容量還有血液循環這幾個方面,心臟的泵血能力和身體供養能力的效率,都是一個人心肺功能承受能力的指標,簡單來說,一個人的心肺功能越好,那麼他出現的疾病就越少,身體會越健康。
  • 心臟裝了支架後能運動嗎
    49歲的徐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症、冠心病,並在半年前接受了心臟支架治療。雖然裝支架已經很長時間,但他總感覺還有胸部不適等症狀,尤其在活動後感到疲勞、乏力,甚至還影響到日常生活起居。為此,他心裡一直有個疑問,裝了支架,還能像以前一樣運動嗎?
  • 做心臟支架是利大,還是弊大?心血管醫生給出最真實答案!
    每次提到心臟支架,都會激起千層浪,放過支架的人或家屬,絕大部分不會發表太多意見,因為他們親身體會過心臟支架。方式參加討論的大部分都是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支架,唯恐天下不亂的主。這部分人,談支架的一個中心就是支架太黑,回扣太多等等言論。
  • 心臟支架,到底是在救命還是奪命?
    心臟支架到底是救命良策還是催命符呢?放了之後,人能夠活多久?答案或許跟你想的並不一樣,早點了解早放心。放了支架,人還能活多長時間?放入支架後持續時間是因人而異的,有點人只能活幾個月,而也有的人則活了幾十年。
  • 心腦血管健康科普圖書《通絡護心腦》出版
    近日,由心血管病專家郭雙庚教授主編,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發行的心腦血管健康科普圖書《通絡護心腦》正式出版。步入21世紀後,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及老齡人口數量和規模的迅速擴大,心腦血管疾病成為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