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生平:自認不會活太久,但有「孩童般強大而難以駕馭的自我」

2020-12-04 DeepTech深科技

3月14日註定是人類文明史上最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既是人類之光愛因斯坦的誕辰,卻又帶走了另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

2018年的3月14日,科學界中最耀眼的明星史蒂芬·霍金去世了,享年76歲。他的見解奠定了現代宇宙學的基礎,並激發了全球數百萬觀眾對此的興趣。

他的家人在當地時間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他在劍橋的家中死亡。

霍金的孩子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我們感到深切的悲痛,我們深愛的的父親今天去世了……他的勇敢和堅持以及他的才華和幽默激勵了全世界的人們。」

「他曾經說過,如果它是你所愛的人們的家園,它就稱不上是一個宇宙,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生平

對於共事的科學家和親人們來說,霍金的直覺和幽默感讓他不再被他殘缺的身體和合成的聲音所束縛,他象徵著人類思想的無限可能。

霍金在 1963 年21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被送到了華格納。醫生認為他最多只能再活兩年。但是,霍金所患的是一種比平時惡化緩慢的疾病。他活了半個多世紀,足以讓他的疾病成為他的標誌之一。 沒有它,霍金的知名度肯定會降低很多。

圖丨霍金在微博的最後回復,對中國青年寄予希望

霍金曾估算過,他在牛津大學本科三年期間只工作了1000個小時。他在其自傳《My Brief History》中寫道:「你應該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就得到輝煌的成就,不然就接受你的局限性。」他的期末成績都在一等和二等之間徘徊。

他深信自己被視為一個麻煩的學生,他告訴他的維權審查員,如果他們給他一等成績,他就會到劍橋去攻讀他的博士學位。如果是二等成績他就留在牛津。他們選擇了一等。

那些生活在死亡陰影中的人往往從生活中體會最多的人。對霍金來說,他的晚期疾病的早期診斷,以及目睹的醫院裡一個白血病男孩的死亡點燃了一種全新的目的感。「雖然有一朵烏雲籠罩著我的未來,我卻驚訝地發現,我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加享受生活。我開始在我的研究上取得進展。」在熱切地開始他的職業生涯時,他宣稱:「我的目標很簡單。那就是對宇宙完全的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以及他為什麼會存在。」

他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使用拐杖,但長期以來一直使用輪椅。在他放鬆時,他因在劍橋的街上狂野駕駛而臭名昭著,更不必說在大學舞會上故意壓過學生的腳趾和隨意旋轉。

霍金的首次取得重大突破在1970年到來,當時他和Roger Penrose 將黑洞數學原理應用在整個宇宙上,並顯現出一個奇點,一個時空曲率無限的區域就在出現我們遙遠的過去:宇宙大爆炸的時刻。

Penrose發現他甚至可以在霍金無法言語時與霍金交談。似乎每次Penrose誤解的時候,那都是一個笑話或者是晚餐邀請。但最主要的是,霍金絕對不會讓任何事情阻擋他的道路的堅定決心。「他認為他不會活得太久,所以他真的希望儘可能多的完成他的工作。」Penrose 說道。

霍金在與Penrose 的討論過程裡,霍金有時是帶著挑釁、甚至是對立的態度,Penrose 回憶,在某一回的會議晚宴上,霍金說了一連串引起爭議的言論,並宣稱白洞只不過是時間倒過來的黑洞。「之後我們有很長的爭論。」彭羅斯對衛報這麼說。

霍金繼續研究黑洞,並在1974年利用量子理論宣布黑洞應該散發熱量並最終消失。對於正常的黑洞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快速的過程,比宇宙的時代要長得多,太陽質量蒸發的黑洞。但在生命的盡頭,迷你黑洞以驚人的速度釋放熱量,最終以百萬噸級氫彈的能量爆炸。霍金指出,宇宙中的微型黑洞,每個重達10億噸,但不超過質子。

他提出黑洞輻射熱的看法,激起了現代宇宙論中最具熱烈的辯論之一。霍金認為,如果一個黑洞能夠蒸發成輻射浴,那麼一生中所有的信息將永遠消失。它與量子力學的一個最基本的定律相矛盾,因此許多物理學家不同意。霍金相信,信息被存儲在黑洞的事件視界中,並在黑洞輻射時被編碼回輻射。

霍金的學生、現任南安普敦大學(Southampton University)理論物理學教授Marika Taylor,仍記得霍金向他的學生們表示,對於信資訊悖論(information paradox)有不同想法時的情境。他正在酒吧與他們討論工作,Marika Taylor注意到他正在將他的語音合成器調到最大聲,並大吼了一聲「我要出櫃(I’m coming out!)!(但其實霍金只是為了吸引大家注意而這麼說),「我要出櫃了,而且信息可能沒有丟失」。當時整個酒吧的人都看向他們。「霍金有種奇異的幽默感。」Marika Taylor如此形容。

霍金的一系列激進發現,讓他在1974年當選為皇家學會,當時他只有32歲。五年後,他成為劍橋數學的盧卡斯教授,可以說是英國最傑出的主席。霍金擔任了30年的職位後,又成為理論宇宙學中心的研究主任。

霍金的開創性貢獻一直持續到80年代。宇宙暴脹論(The theory of cosmic inflation)認為宇宙經歷了一段驚人的擴張時期。在1982年,霍金率先證明了量子漲落,也就是物質分布的微小變化,可能通過膨脹引起宇宙中星系的擴散。在這些微小的漣漪中,撒下我們所知道的恆星、行星和生命的種子。「這是科學史上最美麗的想法之一,」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Max Tegmark說。

《時間簡史》一書使霍金崛起成為明星。這本書於1988年首次發行,在《周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暢銷書排行榜上長達237周,創下金式世界紀錄(Guinness Book of Records),賣出1000萬本,並被翻譯成40種語言。

擁有「一個孩子般的強大而難以駕馭的自我」

霍金在確診病症兩年後,於1965年和他在大學的情人Jane Wilde結了婚。她第一次遇見他是在1962年,那時他一頭亂糟糟的棕發正沿著聖奧爾本斯街道低著頭蹣跚而行。她的一個朋友警告她是在加入一個發了瘋的家庭。她在2013年出版的《無限旅行:我與史蒂芬的生活》一書中寫道,21歲的她年輕純真,她相信史蒂芬對珍惜她的。

1985年,在前往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途中,霍金因為感染被送入醫院。病情危急以致醫生詢問簡是否要放棄治療,她拒絕了,霍金也因此搭機前往劍橋的Addenbrooke醫院進行氣管切開術。最終,手術挽救了他的生命,但同時他也無法再發聲了。有三個孩子的他們於1991年離婚。霍金的病症日益惡化,而他需要簡,他還拒絕談論他的病況,這些對他們之間的關係都是無法承受且具有毀滅性的。簡在書中寫道,他有著「一個孩子般的強大而難以駕馭的自我」,這使得他們之間的夫妻關係如同「主人」和「奴隸」一般。

四年後,霍金與他的貼身看護Elaine Mason結婚。Mason的前夫曾設計發明了第一個安裝有霍金使用的語音合成器的輪椅。但這場婚姻僅維持了11年,後來,劍橋警方就這期間一系列針對霍金的襲擊事件進行調查。由於霍金一直否認Elaine參與此事並拒絕與警方合作,調查最終無疾而終。

霍金也許不是他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但他絕對是宇宙學領域的傑出的人物代表。雖說這世上沒有誰能完美地代表一切科學價值,霍金仍榮獲有愛因斯坦獎、沃爾夫獎、科普利獎章以及基礎物理學獎。可惜,他的一生最終與諾貝爾獎無緣。

他十分喜歡就科學理論立下賭約,儘管他曾賭輸了。1975年,他與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打賭稱第一個被發現的黑洞——明亮的X射線源——天鵝座X-1,並不是黑洞,而賭注就是如果他輸了,他得為索恩訂閱一款名為《閣樓》的色情雜誌。1990年,黑洞存在的證據已無可辯駁,他也因此輸掉賭約。1997年,霍金和索恩聯手以一本百科全書為賭注與John Preskill打賭:黑洞可以破壞吞噬信息。最終,霍金於2004年承認賭輸了。

在2012年,他與密西根大學的Gordon Kane打賭稱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不可能被發現,最終也輸了一百美元給對方。

關於霍金的十個重要記憶

1、與Roger Penrose一同在奇點理論有了前無古人的開創性研究

2、共同發現關於黑洞的四個物理法則

3、黑洞散逸霍金輻射他最著名的理論

4、他為宇宙膨脹理論貢獻了理論基礎

5、他與James Hartle共同提出了關於宇宙初始狀態的重要模型

6、他與Thomas Hertog共同提出由「top-down cosmology」理論

7、他最知名的著作是時間簡史

8、他也創作了黑洞與嬰兒宇宙隨筆及果殼中的宇宙等著作

9、他榮獲包括皇家天文學會(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金獎章等在內許多獎項

10、霍金也是BBC投票選出前100名最偉大的英國人之一

相關焦點

  • 霍金生平:自認是「麻煩學生」,不會活太久,但有著「孩童般強大而難以駕馭的自我」
    生平對於共事的科學家和親人們來說,霍金的直覺和幽默感讓他不再被他殘缺的身體和合成的聲音所束縛,他象徵著人類思想的無限可能。霍金在 1963 年21歲時被診斷出患有運動神經元疾病,被送到了華格納。醫生認為他最多只能再活兩年。
  •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霍金生平簡介成就巨大
    物理學家霍金去世 霍金生平簡介成就巨大   IT之家3月14日消息 今天根據英國天空新聞等多家媒體的報導,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IT之家為大家整理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的生平。
  • 霍金的生平事跡介紹 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
    史蒂芬霍金作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宇宙學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大家第一次認識到霍金也是從他身殘志堅的故事開始的。那麼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就讓我們看下霍金的生平事跡吧。
  • 霍金簡史:老照片回顧霍金生平
    大約婚後兩年,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是個男孩,名叫羅伯特。1970年,女兒露西出生。簡在參加教會合唱團期間認識了管風琴演奏家喬納森,並逐漸發展出超越普通朋友的友情,而多年來照顧霍金起居的女護士伊萊恩也不可避免地介入了霍金的生活,在這樣的情況下,霍金和簡的婚姻最終在1990年走到了盡頭。客觀地說,霍金與簡的婚姻,從一開始,就不是普通的婚姻,他們能維持25年之久,並且養育了三個孩子,已經是莫大的奇蹟。
  • 談戀愛太久難以修成正果,多半和這些原因有關
    01很多人說談戀愛太久,比那些談戀愛一兩年的更難進入婚姻,難以修成正果,因為彼此太了解,而往往更多的是看到對方的缺點,所以沒有了結婚的衝動。確實,大多進入婚姻的人,談戀愛時間都不會太長。五六年年已算久,再不結婚就到七年之癢了。
  •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生平
    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生平 2018-03-14 14:48
  • 人物|霍金的傳奇一生
    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的大學學院攻讀自然科學用了很少時間而得到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
  • 霍金傳記片《萬物理論》首曝預告
    時光網訊 由《走鋼絲的人》導演詹姆斯·馬什執導的霍金傳記片《萬物理論》今日曝光首款預告片,預告中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童話般的愛情和霍金大病來臨的前兆,在跳躍的一幀幀畫面裡,牽動著觀眾的每一根神經。影片聚焦於霍金劍橋求學階段與同學簡·王爾德之間的感情故事。
  • 《掌控自我》:識別情緒五大「雷區」,摸透情緒,輕鬆駕馭自己
    後來在讀朱建軍的《掌控自我》,才明白老公的這個行為叫:情緒的遷移。心理學中稱為「踢貓效應」,指的是一種消極情緒像傳染病一樣擴散。對於情緒,往往我們很難駕馭,生悶氣,發牢騷,甚至產生深深的沮喪和抑鬱。有句話說的好:一個人戴著面具生活的時間太久,當你想拿下來的時候,卻發現面具已經牢牢的固定在了你的臉上,怎麼也拿不下來!當你戴面具的時間久了,你就會忘記原來自己長什麼樣子。其實,偽裝情緒就像我們戴面具一樣,時間久了,自己都分不清哪些才是自己真實的情緒。
  • 霍金生平一大遺憾,跟柴契爾夫人有關係
    1942年,霍金出生於英國牛津。在很多人的認知裡,以為霍金天生就有身體方面的殘疾,坐輪椅度日。為表達慰藉,上帝才會為他打開一扇窗戶,讓他擁有常人無法企及的智商,獲得如此多的科學成就。其實不然。少年時候的霍金與常人並無不同,直到21歲,他才被檢測出身罹患肌肉萎縮症,其後身體慢慢不受控制乃至全身癱瘓。癱瘓之後的霍金仍然有著常人所不及的豁達和毅力,也正是憑藉如此,不但打破了醫生說最多只能活兩年的預言,並且在科學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便到晚年之後,霍金也有著「老頑童」的稱號,經常做出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 霍金去世:輪椅太小,留不下有趣的靈魂,他終於去宇宙參加派對了.
    十幾歲的時候,霍金的成績從未居於班裡的前列,作業不整潔,老師對他的書寫感到絕望。但有意思的是,大家給他起的綽號居然是「愛因斯坦」。有個驚人的巧合是,這位偉大科學家逝世的這一天,也正好是愛因斯坦的誕辰。而獻身熱帶病研究的父親帶來的影響,使霍金認為自己作科學研究是非常自然的。「最聰明的孩子學數學和物理,不太聰明的學生物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給了我們,理解我們從何而來和我們為何在此的希望。」據說霍金特別喜歡設計複雜的玩具。
  • 霍金走了,他的書還在
    省圖有哪些跟霍金相關的書?以下是部分館藏本書從霍金的孩童時代開始寫起,涉及他在牛津的歲月裡所受的科學薰陶、對於量子力學和黑洞的突破性研究,以及《時間簡史》的誕生,將一位科學天才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了讀者眼前。
  • 雖然神秘敏銳,心高氣傲,但是想要駕馭天蠍座,也不會很難
    有一個星座讓很多人都心生愛慕,這個星座的神秘冷酷、細膩柔情都令人印象深刻,無法忘懷。但也有很多人難以觸碰到他們的真心,很是苦惱。其實,想要駕馭他們,倒不會很難。今天咱們就來好好分析一下天蠍座吧!舉個例子,曾經有個天蠍座男人,僅僅通過一張照片就發現了女友不忠的事實。整個分析過程非常精彩,不得不佩服天蠍座強大的推導能力和縝密的頭腦。雖然雙魚座的直覺力也很出色,但天蠍座更側重於尋找事實論斷,越冷靜,他們越敏銳。這種情況和雙魚座的靈氣悟性不太類似。心氣太高,絕不服輸說句實話,大多數星座都會出現心高氣傲的特質,但表現形式和程度是迥然不同的。
  • 霍金名言
    ——霍金  5.  在20世紀之前從未有人暗示過,宇宙是在膨脹或是在收縮,這有趣地反映了當時的思維風氣。一般認為,宇宙或是以一種不變的狀態已存在了無限長的時間,或以多多少少正如我們今天所看的樣子被創生於有限久的過去。其部分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傾向於相信永恆的真理,也由於雖然人會生老病死,但宇宙必須是不朽的、不變的這種觀念才能給人以安慰。 ——霍金 《時間簡史》  6.
  • 漸凍人一般只能活兩三年,霍金在發病後仍活了55年,為什麼呢?
    眾所周知,霍金是一位「漸凍人」——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21歲發病,當時,醫生診斷他只能活兩年,可他堅強地活到76歲,超過了預期值53年,這是什麼原因呢?霍金在21歲的時候,就因為這種疾病導致了肌肉萎縮,全身癱瘓,僅剩下三個手指具有行動能力。在一些電視畫面和圖片中,我們能看到霍金的樣子:他被禁錮在輪椅上,疾病已經使他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左低右高,不能說話不能動彈。漸凍症最大的影響在於對患者造成殘障,大部分患者從發病到去世,一般間隔兩到三年。
  • 55年前奇蹟般活了下來,網友稱不科學,難道霍金真是「傀儡」?
    宇宙之王」霍金在2018年3月14號的時候離開了人世,當時,許多人們都心痛不已,甚至還有不少媒體報導稱,科學蒼穹頂端的一顆巨星隕落了,而就在這個時候,有一種不和諧的言論出現,他們表示,其實霍金早在55年前的時候就已經去世了,而之後坐在輪椅上的只不過是傀儡,這是怎麼回事呢?
  • 霍金21歲便癱瘓了,被禁錮在輪椅半個世紀,為何會有三個孩子?
    霍金: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 史蒂芬·威廉·霍金,於英國牛津出生,乃是英國劍橋大學的著名物理學家,亦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以及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眾所周知,霍金的生平是極為富有傳奇性的。
  • 與霍金相比,楊振寧厲害在哪裡?
    但在物理學界,楊振寧的知名度其實是高於霍金的。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霍金和楊振寧的成就誰更高一些呢? 如果要論科普成就,霍金要勝於楊振寧。霍金所著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一系列物理學和宇宙學科普讀物暢銷全世界,這讓很多人愛上了科學,並且其中還有些人最終還成為了科學家。
  • 霍金是個偉大的科學家,他更是一個對愛情生活特別忠誠執著的人!
    就在幾個小時以前,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今天地上少了一個明星,天上從此多了一顆星星,他的智慧和忠告永在。霍金去世後,我們或許再也不會有霍金預言,但看過《時間簡史》的人都知道霍金的偉大。他生前都稱讚過《萬物理論》,這部電影要說完霍金的一生用一部123分鐘的電影真的是難乎其難,從萬物理論這部影片你不僅僅看到霍金是個偉大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對愛情生活特別忠誠執著的人!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癱瘓,不能發音。
  • 名篇︱《別鬧了,費曼先生》——保持孩童般的好奇之心
    他對物理和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專注執著的追求令人動容,他人生中那些像頑童似的惡作劇令人捧腹,他對科學的嚴謹治學與真知灼見也令人受益匪淺。提到物理學家,恐怕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高深莫測的嚴肅外表、不食人間煙火的孤僻性情以及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工作狂。可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理察·費曼教授的回憶錄《別鬧了,費曼先生》卻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物理學家的印象。